走在“封控”的路上_风闻
来者建强-仁者见智2022-01-09 19:27
距离我家500米的一个村子被“封控管理”了,我是在第二天早晨知道这个事的,当时我正走在去菜市场的路上,而被“封控”的村子就在这段路途的中点。
那天(1月6日)早上刚过七点,当我走近这个村时,看到一辆闪着警示灯的车停在村口,边上还站着几个戴着口罩和红袖套的。进村的路口被绿色的铁丝网阻隔了交通。
(被封控村的一个路口,1月6日摄)
这样的封锁场面快有两年没见了,此时再见还是不能立刻适应。所幸,去市场的大路没有穿越封控区,我的行程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心情受到了一点异样的扰动。
路过的一侧,有四个进村的路口,全都严严实实地遮上了铁丝网。平时,早起的村民们经常手端热气腾腾的碗,站在路口一边呼噜呼噜地吃着,一边你一句我一句热闹地聊着。而那天,路口只有漏风的铁丝网,不见有村民聊天。
与封控区域擦肩而过的一分钟里,我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加快步伐逃离闪烁的警灯。迎面而来一位跨着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年轻妈妈,在接近封控区域处放慢了车速,突然,毫无征兆地掉转车头,飞驰回去了。如果不是孩子忘了带作业本,那就不排除是被前方可疑的毒气吓退了。那一定是位警惕性很高的妈妈,大多数路人则像我一样默默地通过了。
路上,我拿起了手机,从一个聊天群得知这个村子和另外5个地方在前一天晚上7时被实施封控管理,启动区内全员核酸检测,起因是隔壁的一个县里发现一例阳性感染者近日到此有过活动。平时已鸦雀无声的聊天群顿时炸开了,连“僵尸”都上来吐露惊人的内幕。
在接近菜市场的街道上,车流与人流比平时明显减少了,可见群众对相关消息的高度敏锐性,而我是何等迟钝,典型的后知后觉。望着空旷的街道,以至于产生一种错觉,路面在昨晚被加宽了。
停在街道边的那些来自外地的商贩还在,但在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游移的惶恐。这种恐怖神情是平时很少得见的,完全不是城管或市场保安出来驱散他们时面带的表情。说实在的,对于每天8点过后的驱赶,他们早就习以为常,那一刻除了懊恼根本谈不上有什麽害怕。
在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位曾买过几次水果的外地商贩,他双手插在两侧的裤袋里,一动不动地站在满载沙糖桔的三轮车边上,可能因为冷的缘故而像猫似的耸着后肩,下巴埋进了大衣的衣领子里。
他和他的车孤零零的,我走过去,问沙糖桔怎么卖。他好像被我的问话激活了,赶紧的四下张望一番,才放心许多似的看着我,说道:“价钱一样的,还是4块一斤。”
前几天,我在他这里买的沙糖桔就是4块钱一斤。当我从一大堆的沙糖桔中动手挑拣时,可能因为冷的缘故吧,他一边开始上下抖动身体取暖,一边对我咕咕哝哝地说道:“昨天上午批来的沙糖桔今天怎么回事卖不动了,要不,整筐拿走,算两块钱一斤。”
这价格可真是随心所欲啊。4块钱一斤,转眼就变成了两块钱一斤。面对这样的跳楼价格,我没有占人便宜的兴趣。再则,那一整筐沙糖桔估重五十斤以上,要我一路提回家去实在累人。
“这个时节,多吃点沙糖桔好的。”商贩见我没有表露欲购整筐的意思,于是补充了一则疫情相关的最新消息,“没听说嘛,不止是进口的火龙果查出有问题,连进口的龙眼也刚被查出来不能吃。”
确实,附近有几家平时热销进口水果的店铺都贴出了“暂停销售”的告示。我全家都爱吃沙糖桔的。所以我想还是成全一下彼此吧。“等一下,你能不能顺道把车拉到我家附近去,我好整筐买一筐。”接着,我告诉了他地址。
“啊!是那个‘封控’的隔壁哦!”听他这么说,已经是在婉拒我的美意。若是换作平时,能出手一整筐的货,他该恨不得立马插翅飞到买家门口去了。
“封的只是那个村子,又没有封锁大路。你不敢过去啊?”我问得简直是多余了。他抱歉地朝我笑了笑。就那样吧,我挑了三四斤,付了14块钱。
(受重点管控的菜市场外围,1月9日摄)
此后连续3天,我依然每天早上去菜市场——直到我写完这篇(1月9日)——也未见那个外地商贩再出现。不仅是他一个,连他的那些北方老乡、卖不同果蔬的四五个摊贩也都一起消失地无影踪了。
外地商贩“消失”得如此干净,是很少得见的,城管平时大动干戈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却被一次“封控”实现了,实在令人唏嘘。不过,我仍有一点搞不明白,人们到底在怕什麽?
就在我买了沙糖桔回家的路上,路过与“封控”区相邻的一个村子,一男一女两位村民正在路边说着话。
“你说,要不要现在就去买些米回来?我听说,有些人昨天晚上就开始抢购了。”男村民如是说。
女村民扫着地,冷静地回道:“我不想去抢购,家里不缺这点粮,就算不去菜市场,冰箱还有肉,自己种的菜也可以割几根凑合一下。”
一个突如其来的“封控”降临到身边,确实有人惶恐不安,也有人坦然自若。结果当晚(6日)就公布了,那个村子的全员核酸检测为“全部阴性”。
(村里的一窝燕子,2021年6月5日摄)
虚惊一场后,沿路的光景并未能及时复原。
9日的早晨,阴雨绵绵,外来的摊贩依然没有再出现,而街道两旁却多了许多本地人摆的菜摊。这些冒着寒风和冷雨在户外摆摊的本地人我基本都熟识,他们中大多原在室内的市场有摊位。
“今天又冷又雨的,你们干嘛跑到外面摆上了,摆在里面不是暖和多吗?”我不解地问一位摊主。
“在里面没生意。”摊主连连摇头说道。
自从菜市场被重点管控近一个月来,市场四面平时方便人进出的几个门全都封闭起来了,只留一个大门作进出口,而且大门口多了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守。市场俨然变成了与病毒作战的一座“堡垒”,人流因此骤减,在里面卖菜的贩子比买菜的顾客还要多。
市场受到重点管控,摊主们也不无疑惑,封闭的市场里面密不透风,空气失去流通,这样做的本身又有多少安全保障可言。
(热闹活络的户外地摊,1月9日摄)
我只能用多买些菜的实际行动慰藉他们。当我拎着菜准备离开时,几位摊主聊了起来,有人说:“再封下去,里面只有死路一条。到外面来,风冻些,雨冷些,却是有生意的活路。”
吼吼,贫穷、辛劳、困苦,过去都不曾吓倒人们,而今天“关死”的恐惧却让正在富起来的人们挥之不去,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