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草率创业 99%血本无归_风闻
舜耕山-唯愿祖国更强壮!居安思危,总比忘乎所以更保险……2022-01-10 10:20
我们正身处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说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市场经济的铁律是竞争。有位学者曾说过,市场经济中最勤劳也最可敬的,往往是那些被无数大中规模的企业压在生存境地最下层的那些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他们才是市场经济国家最最平凡的英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现代社会,职业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任何一个人想要致富奔小康,都需要具有“创业、创新”的心理准备、理性认识。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取得历史性进步,如今仍在用传统方式耕种的农民已经不多了,即便是一些租用耕地进行集中大面积种植的农户,倘若不具备“创业、创新”意识和必要的经营能力,轻易想要发家致富也很难。
年轻人自食其力,有创业创新的想法很可贵,值得肯定和爱护,但孩子和家长一定不可以头脑发热。尤其在北方,家长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普遍不如南方人。市场法则是平等互利、对等交换。书上得来终觉浅,要想挣钱,得靠真本事。天上掉馅饼的事,不是说没有,概率太低太低了,基本学不来的。
即便孩子宁死也不愿意跟着人打工,那么也要建议他从做一个小买卖开始练手,积累自己独立从商的经验(教训)和见识,千万不要以为像网络上那些大V、大咖讲得那么容易,人家只不过是让你听着嗨而已。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比顾客还懒惰,就挣不到钱;你比顾客还贪婪,你也很难挣到钱”,这话绝对实在,不是忽悠你。很多时候,家长拗不过孩子,但你可以把这话讲给他听,反正也不是你说的。
早年华为公司招聘新员工,据说有一门必修课,是要组织试用期的员工到市场上去体验如何做成几笔小买卖,目的是克服一些年轻人自以为经商赚钱很容易,想当然。有不少打工人工作了许多年之后,也未必清醒认识到,企业组织起来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创业乃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绝非匹夫之勇干的事。即便在20多年前,当时供不应求的东西还不少,倒买倒卖很盛行,你去研究研究那些创业者,真正白手起家的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早年城镇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经理人或负责人,另外一部分则是原来企业里的打工人或分销商,已经对一些行当很了解,掌握了一些门道、路子和技巧,结果由于单位体制机制僵化发展不景气,一半主动一半被动地“下海”的,从此再没有回头路。长期仍在“体制内”工作生活的人,往往根本理解不了一些事。
在1990-2010年的20多年的时间里,企业管理主要意味着对已经建立起来的、需要持续经营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虽然我们早已经知晓所谓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在那段时期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其最主要的因素是:超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国家各地最广大的乡村为代表的低生产力率领域 —— 可以勉强维持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农业领域 —— 转移或迁移到了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和工业领域、城建和基建领域。
自视甚高是我们作为人类的通病,无伤大雅。
但打着自力更生的旗号,倘若懵懵懂懂,想起一出是一出,美其名曰精益创业,不是啥事都能勇者胜,创业失败的概率几乎百分之百。仔细看看你小区周边楼下沿街的那些小卖店你就有数了,能坚持住经营三年以上的,都难得,赚没赚到钱另说。
年轻人有激情,不服输,肯干事是好事,独立创业还是要理性,打工从来不丢人,先踏踏实实积累自身的经验和质感,尤其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让人心甘情愿买你单的能力,必须在亲身经历中养成。否则,盲目创业,除了消耗父母养老的钱财外,还会丧失自己再度创业的勇气。越挫越勇,付得起学费,跌倒再站起来的人不多。
一旦出手,志在必得。自强不息,没有人愿意长期被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