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要会翻译,更要会paraphrase_风闻
外宣微记-外宣微记官方账号-2022-01-11 22:46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这两天,美国主要财经媒体集中报道了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戴利奧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番表态。比如,1月10日《华尔街日报》报道:
戴利奧说:
“Common prosperity is a good thing. It’s another way of saying prosperity for most people.”
第二句话是对“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阐释(paraphrase)”,以便让英文听众更好更快地理解何为“common prosperity”。
这句“paraphrase”很有必要。因为,“Common prosperity” is not a commonly used phrase in English. 换句话说,It’s not something you hear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华尔街日报》文章开篇一句这样写:
Ray Dalio backed China’s push for “common prosperity,” or greater equality.
“greater equality"亦是对“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简单阐释,目的是方便《华尔街日报》的读者理解。
熟悉中国政治文化的读者也许知道,“共同富裕”一词是50年代毛主席首次提出。2021年初,当这个概念再次被官方提出,立时受到外界各种解读和猜测。尤其,当概念重提,阐释未跟上,解读和猜测更会走向漫无边际。(参见旧文)
以“共同富裕”为代表的诸多中国特色时政话语表达,或简称“提法(formulations)”,常常面临“阐释力”不足的问题。
文刀君在前文(参见)曾提到,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下,很多提法具有“固定性”,轻易变不得,反映到英文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不得不戴上一副“紧箍咒”,这是译者常常体会到的“无力感”。但,国际传播工作者却不能仅仅满足于“译出来”,还得学会“讲出去”。提法的“壳”固然不变,但它的内涵必然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当译法之外的阐释跟不上,或者阐释拙劣,会直接影响关键提法的对外传播效果。
戴利奧对“common prosperity”作出阐释后,进而指出,美国以及很多贫富差距大的国家都需要“common prosperity”。英文读者恐怕也很难否认戴利奧此言的客观性。
走笔至此,文刀君推荐本号读者读一读牛津大学中国史教授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的新书:
书中提到晚清中英关系史上多位译者,比如,在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访华使团中担任翻译的小斯当东(George Staunton)与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有意思的是,这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迥异。
小斯当东的风格是,抓住原文大意,用目标读者听得懂的方式去处理。他的目标是:make the text readableand Chinese ideas acceptableto an English audience.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小斯当东的做法有一个好处:规避了中英文化中的某些内在冲突,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大减少了沟通阻力。
马礼逊是传教士,曾把圣经译成中文,对圣经文本的虔诚决定了他的翻译态度:追求极致的准确并拒绝“paraphrase”。然而,马礼逊在极力追求对等、处处寻找同义词的过程中,也把中西文化鸿沟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处理方法,在当时的中英文化交流中是一把“双刃剑”:既解决问题,也制造问题。沈艾娣在书中评价道:
Thescrupulously precise translation of Robert Morrison contributed to the problems by exagger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沈艾娣教授这本书对今天的国际传播工作者亦有启发。在文刀君看来,国际传播工作者要兼具以上两种技能:要有马礼逊的严谨和极致追求,这是翻译之道的本质要求;同时,要有小斯当东的文化敏感,善于变通,让“中国理念”在目标读者中走得开、走得更远。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若是对文化差异钝感,只会抱着“官方译法”搞对外传播,不会用贴近目标读者的方式去阐释,很可能在做无用功,甚至如沈艾娣所言“contributed to the problems”。
在今天这个文化冲突日渐凸显的时代,细读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使团的细节,文刀君不禁想呼吁一句:千万不要只停留在“译出来”,还要善于“讲出去”。
提升阐释力,打通译后最后一公里,下面的路或许会更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