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日本女性百年血泪,《鬼灭》中的「游郭」从何而来?_风闻
动画学术趴-动画学术趴官方账号-2022-01-11 10:33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s
作者/ 菠萝的柠檬
编辑/ 若风
排版/ 阿糸
“对于性和金钱的渴求、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对于死亡和压迫的恐惧、对于他人的压榨都是非常原始和强烈的人类欲望。而从这些欲望诞生的空间就是——游郭。”
说到近日最受瞩目的动画新番,《鬼灭之刃》游郭篇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话题。自12月5日在富士电视台播放仅20分钟后,相关话题便霸占了推特全球热搜榜榜首,其在全世界的人气火爆程度可见一般。
鬼灭之刃「游郭篇」被炎上所引发的思考,扁平化媒体的炎上新闻所产生的风险
游郭篇的故事紧接着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讲述的是鬼杀队最“华丽”的男人音柱宇髓天元带领炭治郎小队潜伏到东京最繁华的不夜城——吉原游郭**消灭恶鬼的故事。
自决定开播时间以来,相较于整个游郭篇的故事本身,故事的背景舞台游郭反而首先成为了日本社交平台的焦点。在日本雅虎新闻等各大媒体网站,关于游郭篇的画面是否过于大尺度,以及如何向孩子解释“游女”这一复杂职业的问题被反复提及。
实际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游郭”这一公共场所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诞生了诸多以此为舞台的绘画、文学和影视作品,其中不乏大量被奉为圭臬的经典。
《鬼灭之刃》中的吉原游郭
《银魂》非常经典的吉原篇
同时,因为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众舆论里游郭文化相关的话题也同样非常敏感。例如,近期江户东京博物馆因为在游郭历史文化展览时使用了光鲜靓丽的宣传词而遭到观众投诉,最终撤销宣传并发公告致歉。
而围绕着《鬼灭之刃》游郭篇的网络争议问题,笔者认为显然需要置于这一历史脉络里去思考和探讨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篇文章通过回顾游郭的重大历史变迁和相关影视作品,从中管窥游郭这一公共空间的复杂性,从而了解《鬼灭之刃》游郭篇的相关争议和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关于介绍「吉原風俗図屏風」的推特投稿里不恰当的措辞表现
“游女天堂”游郭的诞生与繁华
“虽说如此,游郭并非只是色欲满溢、繁华靓丽的“异世界”…绝大多数游女过着困在牢笼里没有人权一生,或病死或年老力衰被抛弃,下场十分凄惨。”
如同字面所展示的一样,“游郭”(也写作“游廓”,为方便阅读下文用“郭”代替)一词直接解释即为“游女”的城郭,是通过水道、围墙、桥梁等建筑与日常生活的空间隔离、并迁入大量游女的公共空间。
《鬼灭之刃》游郭篇即以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的柳巷青楼“吉原游郭”为舞台,讲述了鬼杀队与鬼厮杀的故事的同时,也展示了大量游女屋鳞次栉比的繁华街景和极具日本古典文化的精致屋景。
实际上,游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晚期。1585年(天正13年),丰臣秀吉在大阪的街道上建造了聚集的游女的公共场所,这这被认为是“游郭”历史的开始。
而生活在这一空间里的“游女”相比“游郭”具有更加复杂和悠久的历史。据日本汉学家斋藤茂的考证,日本的“游女”一词最早可见于**《万叶集》中记载的“遊行女婦”(うかれめ),在平安时代则缩写演变为“游女”(あそび),其源头推测来自中国《诗经》****周南·汉广篇**的诗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遊女,不可求思。”
从奈良时期到平安时期,“游女”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神佛礼仪和传统艺技的传播。随着日本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女性的地位逐渐变低,失去了财产和地位的这类群体逐渐离开神社这样的高级场所,聚集于有着港口通商的土地,在船上接待旅客,同时以出卖性为职业。因此,到了中世后游女有着娼妇和艺妓的多重含义。
就像游女的话从古代开始就有的那样,“卖春”的行为也伴随着游女的发展历史而长期存在。但是在秀吉的政策之前,作为游女聚集的地方没有被官方认可,“卖春”的地方也被称为“游女屋”,散布在全国各地。丰臣秀吉在大阪建设的游郭被称为“新町游郭”,作为收容“游女屋”的公共空间而被建立。随后这一风潮在日本全国蔓延,1617年德川政权继承了丰臣秀吉的这一政策,收集了散落在江户市的几处游女屋,在葺屋町建立了倾城町。
这就是有名的“吉原游郭”的起源。
虽说如此,早期的吉原游郭诞生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安管理。关原之战的1601年(庆长6年)到大政奉还的1867年(庆应3年),江户地区多发大火。
作为江户大火比其他大城市多的原因,是大量的人口密集和贫困的底层人口的存在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混乱。因此,聚集了大量人口的游郭也是火灾的易发生场所。
在**《犬夜叉》里,秉性恶劣的武士为了报复大反派奈落的前世“鬼蜘蛛”,一怒之下放火烧了整个游女屋,也可以看作是作者高桥留美子**对江户时期吉原游郭火灾的历史事件借鉴。
1657年因为大火迁到浅草,吉原游郭得到了重生,经过幕府末期一直延续到昭和时期。
《犬夜叉》
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期(17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庶民文化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游郭”当中,不以日常社会里阶级地位的高低而以金钱的多少来划分客人等级,因此经商和书生子弟经常出没,游郭也由此成为众多日本通俗文学中意的舞台。
著名文学家井原西鹤的处女作**《好色一代男》**从主人公世之介的男性视角,用极尽感官刺激的文字描写其游历各国,在各地的游郭里进行所谓“好色修行”的故事。
《好色一代男》的故事充满了娱乐大众的风格和风俗人情的描写,被称作“浮世草子”,具有划时代的代表性和跨时代的影响力。例如,日本导演沟口健二的杰作**《西鹤一代女》**的故事和原名《好色一代女》便来源于井原西鹤的原作,但因为日本战后电影审查制度更名为《西鹤一代女》。
而国内动画爱好者众所周知的**《火影忍者》**的人气角色“好色仙人”自来也的原型,也可以追溯到井原西鹤的这部文学作品。
虽说如此,现实中的游郭却并非通俗文学中描绘的色欲满溢、繁华靓丽的“异世界”。因为男女间性行为的泛滥,滋生了梅毒、淋病等大范围传播的疾病。从事游女职业的也不仅仅是大夫、花魁这类备受尊敬且拥有极高人气和艺术修养的女性,更多的则是如同人口贩卖一般被迫卖身抵押还债、低贱出身的游女。
在东京,虽然有着吉原、洲崎这类被政府公认的游郭,但也存在这品川、新宿、八王子等诸多没有被政府承认的非公认的黑色地带。在这里的工作的女性,地位更加低贱,身体健康也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因此,绝大多数游女过着困在牢笼里没有人权一生,或病死或年老力衰被抛弃,下场十分凄惨。
当崇尚自由人权的西方文明强硬打开日本国门后,游郭自然成为了被批判和改造的对象。
《混沌武士》中展现了部分游女的悲惨生活
近代化冲击下游郭的发展与动荡
“据记载,在烧毁吉原各楼的时候,游女屋有三千游女在哭泣,求助的样子如同地狱一般,江户的“不夜城”新吉原也全部化为乌有。”
1872年,一艘载有清政府苦力的秘鲁商船玛丽亚·路易斯号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停泊在横滨。船上的中国苦力下船向停留在港口的英国军舰求救,希望能够逃离残酷的劳工生活。
英国使节定性事件为人口贩卖,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救助处理。日本政府与玛丽亚·路易斯号船长交涉为果,最终事件升级到外交层面。在政府间的谈判上,日本的游女被视为和中国的苦力一样,作为人口贩卖和人权践踏的职业被提及,这让世界认识到了日本人权问题的严重性。
以这次事件为契机,明治政府快速应对,于1872年下令将游女以被及同样的劳务合同所约束的人全部解放和立即解除赎金。这就是著名的“艺娼妓解放令”。
然而,游女的实际情况在这之后几乎没有变化。据日本社会学家田中优子考证,“艺娼妓解放令”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外交表演手段,是明治政府为了回避不平等条约、面向西欧各国进行敷衍的表面工作。
明治以后,日本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涌入了更多的平民百姓,游郭也因为多次的改造而不断变化。吉原游郭正门口的大门,到江户幕府末期仍然是木制的,进入明治之后就变成了铁制的门。
另外,为了满足新兴阶层的欲望,建筑物的大部分都采用奢侈的制作,其中名为“金瓶楼”的游女屋格调极高。在吉原的主要街道等,有铁格子覆盖如同橱窗一样的栅栏,从大街上走的男性客人从那里拉客,而在其中排列的游女被称为“格子女郎”。
这些吉原游郭的标志性建筑有不少在以大正时期的新吉原游郭为舞台的《鬼灭之刃》的游郭篇里得到了的展示。
《鬼灭之刃》中的“格子女郎”们
《银魂》中的“格子女郎”们
此外,角海老楼的时钟塔是新吉原的独特存在,从明治初期到末期(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存在将近30年的时间,但在1911年(明治44年)4月9日有名的新吉原火灾中被烧毁了。大火把现在时不时赏花的吉原江户町以及江户三百年的历史变成了一片焦土。据记载,在烧毁吉原各楼的时候,游女屋有三千游女在哭泣,求助的样子如同地狱一般,江户的“不夜城”新吉原也全部化为乌有。
1987年东映会社出品的五社英雄导演的代表作**《吉原炎上》**便以这场大火为题材,这也是第一部真正描写生活在吉原游郭里游女故事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一名游女和她身边几个女性悲惨的一生,最后的燃烧,烧尽的是浮华的建筑,也充满了人生无尽的荒凉。
吉原火灾
随着近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日本的大众娱乐逐渐转向电影院、歌舞厅等新兴娱乐场所。游郭也逐渐走向衰落,规模和人口不断缩小。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众多无所依靠的游女和本打算当游女的女孩,被日本政府贩卖到的东亚和东南亚等海外从事性服务工作,这类女性则被称作“南洋姐”。
1974年,日本著名导演熊井启拍摄的电影**《望乡》,改编自电影由山崎朋子1972年的小说《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底辺女性史序章》**,描写的正是明治初期九州天草群岛地区的南洋姐在东南亚婆罗洲山打根卖身的悲惨生活。电影里女性的悲惨生活与生活在底层的日本游女的生活并无区别。
这部电影因为其人道主义视角和对政府行为的揭露,获得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与70年代末引进到国内上映,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被中国大众熟知的日本电影。
战后游郭的衰亡与绵延
“远离了历史的摩擦和倾轧,存在于游郭的日本文化基因在当下的日本作品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全面接管了日本政府的行政权,为了扫除封建残余,游郭的废除也势在必行。1946年,GHQ(驻日盟军总司令)发布指令全面废除日本的公娼制度,并全面禁止人口贩卖,游郭作为公共场所的历史也正式结束。
然而,吉原、新宿等一部分的地区的游郭改建为了铭酒屋,虽然表面上在里面工作的女性从事着咖啡厅、饮食店等正规合法的营业,实际上暗地里依然从事性服务的工作。
这一类地区在地图上被红色的签笔圈起来重点标记管辖,因而被称作“赤线”。类似与国内一些城中村空间,生活在赤线里的人鱼龙混杂,聚集了不少收入微薄的性工作者,可以视作游郭历史的残余。
著名导演沟口健二的遗作**《赤线地带》讲述的便是生活这类灰色地带的女性,虽然为生活所迫,但为了遥不可及的幸福依然顽强地活着。电影里,沟口的镜头延续了《祇園歌女》和《祇園姐妹》这两部艺妓电影里的场面调度,始终从平视的角度展现那些卑微女性的生活。此外,聚焦这一题材的还有川岛雄三导演的《洲崎天堂红灯区》、神代辰巳导演的《赤線玉の井 ぬけられます》**等。
随着1956年《**卖春防止法》**的颁布,1958年赤线地带被完全取缔,游郭也真正地退出历史舞台。战后日本政府以曾经茶屋和酒屋云集的新宿为中心兴建的歌舞伎町成为了东京最大的欢乐街。
同时,城市规划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周围电影院、剧场等大型娱乐设施的建设的,催生了大量的情侣酒店、桑拿店和同性恋酒吧,在赤线废止后很多赤线的”客人”都转移到了这一新兴的娱乐街道。
随着日本风俗产业的兴盛,多元的亚文化共存的歌舞伎町,也成为了当下日本乃至亚洲最著名的红灯区。
虽说游郭已经彻底消亡,但游郭的形象却依然存在与各类日本作品中。川岛雄三导演、今村昌平编剧的**《幕末太阳传》用极具娱乐性的黑色幽默风格,讲述了一个小人物骗子如何在游郭里生存。电影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再现了《好色一代男》里描述地世界,将历史人物和战后日本现实都恶搞戏谑了一番;大岛渚震惊世界的代表作《感官世界》以游女为原型,讲述了一段禁忌的极致虐恋;铃木清顺导演的《肉体之门》**聚焦战后与游走在驻日美军之间的娼妓,花枝招展的服饰与周围破败的风景格格不入,电影通过典型的铃木美学,以游女的残骸讲述日本战后的历史…
这类作品虽然基于不同视角和类型,但无不指向的是故事背后庞大的日本社会和思想,具有严肃的社会性和批判性。
进入到九十年代后,底层游女的悲惨生活、政治格局的动乱似乎与进入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日本渐行渐远。
例如,蜷川实花导演的**《恶女花魁》,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安野梦洋子**的同名作品,讲述了吉原游全盛时期一个名叫“清叶”的小女孩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色彩构图、椎名林檎编曲的梦幻迷离的电子音乐,如同MV一般的电影剪辑将游女的生活描绘得纸醉金迷,充满了官能的享受感。
蜷川实花的电影似乎回到了江户时代风流文人笔下的浮华香艳的世界,如同陈凯歌在**《妖猫传》里用极具大唐气象的场面调度勾勒的青楼一般,极具东方传统文化的底色。此外,吉原游郭里诞生的“ありんす。”这类游女使用的寒暄用语也常见于诸如《不死者之王》**等奇幻异世界动画。远离了历史的摩擦和倾轧,存在于游郭的日本文化基因在当下的日本作品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结语
回到《鬼灭之刃》游郭篇,绚烂烟花下流光溢彩的花灯街景、鳞次栉比的游女屋、车水马龙的游客和举止慵懒的花魁……这种充满了静谧奇幻的景象,与当下对游郭世界的想象并无差异。
与之相对,故事反派上弦之六的堕姬和妓夫太郎悲惨的过去和令人动容的兄妹情,如同70年代日本社会派电影里备受压迫的底层百姓一般,这让浮华的外表染上悲情的现实色彩。
从这一角度来看,《鬼灭之刃》游郭篇里对游郭的表现没有只停留在浮华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故事背后的阴暗面,带有一丝复古的意味。而这种华丽和肮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伴随着当下日本社会关于女性主义的公知场合的论争、以及隐藏在游郭历史里的意识形态的残骸,是其在网络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吧。
生前拥有悲惨命运的兄妹俩
虽说如此,在笔者看来,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意见相左的争论和看法,才是一部有思考价值作品。《鬼灭之刃》这部漫画不同于大多数热血漫画的区别在于,大多数人物都有悲惨的过去,但是面对悲惨的现实人物没有按照认知主义的路线去理性地分析思考行动,而是跟随情绪的变化游走做出瞬时的决定,最终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情动力量。
这种具有流动性、如同古希腊悲剧式的情动力量十分契合吉原游郭这种充满官能享受之感、行行色色的人物欲望交织的特殊的公共空间。这是因为它的故事主题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普遍性的,但表达方式却是东方的、或者说是极具日本文化内涵的。不管是怎样的艺术或文化,其根源所在的动机越强,就越能让人心动。
对于性和金钱的渴求、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对于死亡和压迫的恐惧、对于他人的压榨都是非常原始和强烈的人类欲望。而从这些欲望诞生的空间就是游郭。当进入这样的空间时,不被这种原始的力量所牵动是难以理喻的。以早已消失的游郭为背舞台的作品,无外乎都是基于历史和现实个体对昔日的幻想,如同主题曲**《残響散歌》**的歌词一般:
无论多么灰暗的感情无论多么漫长的纠葛
都随歌散尽吧
只剩残响
参考资料:
1.《日本文化史》,叶渭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日本电影史》,佐藤忠男著、应雄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3.《只为女人拍电影:沟口健二的世界》、佐藤忠男著、陈梅,陈笃忱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
4.歌舞伎町の誕生を伝える「歌舞伎町建設記念碑」、歌舞伎文化新聞、2021.05.14
https://kabukicho-culture-press.jp/all/spot/4679
5.田中优子、明治政府が「遊女たちの解放命令」を出すキッカケになった「大事件」をご存知ですか?、現代ビジネス、2021.10.28
https://gendai.ismedia.jp/articles/-/88705
6.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遊女」の解説
https://kotobank.jp/word/%E9%81%8A%E5%A5%B3-144739
7.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赤線区域」の解説
https://kotobank.jp/word/%E8%B5%A4%E7%B7%9A%E5%8C%BA%E5%9F%9F-422669
8.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歌舞伎町」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AD%8C%E8%88%9E%E4%BC%8E%E7%94%BA
https://gendai.ismedia.jp/articles/-/88705
9.日本大百科-広辞苑無料検索-游女
https://sakura-paris.org/dict/%E6%97%A5%E6%9C%AC%E5%A4%A7%E7%99%BE%E7%A7%91/prefix/%E9%81%8A%E5%A5%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