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周恩来一样的人?_风闻
温伯陵的烟火人间-温伯陵的烟火人间官方账号-读历史、谈世事、阅人物2022-01-11 09:03
作者:温伯陵
伯陵说:
聊一下青年周恩来的成长轨迹,
希望能对现在的青年有些借鉴。
1
周恩来是中国近代“完人”,他的道德功业始终被中国人民景仰,以至于不加姓名的“总理”称呼,往往是说周恩来总理。
之所以是道德功业的“完人”,以我的理解,和周恩来不偏不倚、什么事情都能妥善处理的风格有极大关系。
如果说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是“天授”,那么周恩来的道德和处事作风,是可以后天学成的。
今天我们就用周恩来的成长过程,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周恩来的觉醒非常早。
1910年,13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到奉天投奔伯父周贻赓,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人生路。
按他自己的说法:“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这也符合我们在《一个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里说的,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选一个好地方。
到奉天不久,周恩来便入读关东模范小学。
奉天是日俄争霸的地方,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天资聪颖的周恩来,很容易出现忧国忧民的情绪。
于是在魏校长提出“读书是为什么”的时候,有的同学说为了家父读书,有的说为光耀门楣读书,唯独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是从小听到大的。听的次数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个意思,都是讲普通中国人要对国家负起责任来。
也就是说,出身绍兴师爷家庭的周恩来,在民族矛盾激烈的奉天,产生了和古代士大夫相通的精神联系。
那个时代的革命家都想救国,但绝大部分人的精神源头,都来自于外国思想家,唯独周恩来承接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
这一点,对他以后的选择至关重要。
既然要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又该怎么读书呢?
当时的学生普遍喜欢理工科,想着学会数理化,用实业和科技报效国家,但周恩来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理工科,更喜欢思辨性质的文科。
于是周恩来养成读报纸阅文史的习惯,每天都要阅读《盛京时报》,并且把生活、时事、政治等内容圈画出来,做为重要的课外知识。
日积月累,周恩来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虽然对于时事内容,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见解,却已经能做到信手拈来。
对于初中年纪的人来说,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老师高盘之也介绍《革命军》、《警世钟》、《扬州十日记》等文史书籍给周恩来阅读,让他逐渐知道,中国为什么会沦落。
数十年后周恩来回忆道,没有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
可想而知,这些思辨性质的报纸和书籍,对周恩来有多么重要。
常年思辨明理,让周恩来写的文章非常好,每篇都被老师写上“传观”的批语,贴在学校的公开展板上,让其他同学们观摩。
但观摩文章怎么能学到精髓呢,文章的功夫都在文章外啊。
不过也正因如此,周恩来的老师赵希文才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我得多花点心血,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其实别说青年周恩来了,就算普通成年人能够思辨明理,也是一种常人难以超越的素质和能力。
周恩来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实在太正常了。
1913年,周恩来随伯父南下天津,随后到南开学校读书。
在南开学校,他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套精装版《史记》,日夜攻读不辍,他特别喜欢司马迁游览山河大川,然后记载见闻写史的往事。
于是周恩来读完《史记》,便要给同学们讲述,并且效仿司马迁的做法,游览天津周围的山川,增长见闻阅历。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
其中一个是学到知识讲给同学们听,不经意间实践了数十年后才出现的“费曼学习法”,这个过程中也有强化思辨记忆的效果。
另外一个是游览山川,和远在湖南的毛泽东,都做到了“知行合一”神同步。
所以说,优秀的人都很类似啊。
2
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周恩来已经可以阅读英文原著,于是便通读了《天演论》、《国富论》等经典著作。
尤其是《天演论》,对周恩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本书是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写的,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核心思想,提出“物竞天择优胜略汰”的观点。
甲午战争以后,严复翻译《天演论》,将其介绍到中国,很快便风行中国,成为有识之士的必读书,甚至是中学生的课外教材。
但很多老派学者特别反对《天演论》。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天演论》的思想源头,来自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没有感情的,一切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任何不必要的感情,都会影响资本增殖的效率。
那么这本书宣扬的世界不断进步,后浪一定能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其实就是纯功利的世界观。
而中国继承自春秋战国的孔孟之道,讲究仁义道德,认为天下百姓都刻苦自修道德的话,必然能成为大同世界。
在这样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宣扬功利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于是便有了天子不与民争利、君子耻言利等教条观点。
这又是纯道德的世界观。
那些老派学者觉得,功利和道德是不能兼容的,这种只讲功利不讲道德的大毒草,肯定要破坏中国的淳朴民风,一定要坚决抵制。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已经陷入“二极管”思维,不进行思辨就一刀切。
但周恩来读书的时候,没有随大流成为二极管,而是对功利和道德进行思辨,得出一种兼容折中的答案。
他在《子舆氏不言利,司密氏好言利,二者孰是,能折中言之欤》里写道:
“今日的中国财尽德衰,单纯言利则德不足以副之,言义则民穷足以困之,强行把功利和道德分开,吾国必亡。”
真正合适的做法是:“两利皆举,国民之德可达于尧天舜日之境,国家富强比隆于欧美。”
既要国民道德水平提高,也要实现资本增殖。
这就是周恩来的思辨能力。
他从来不会非此即彼,对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要想办法打通彼此的内在逻辑,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微妙平衡。
于是在数年后,周恩来选择了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构建了人类世界大同的美好蓝图,道德和功利都兼容了。
而在数十年后的大革命时期,他也极力反对只革命不生产的做法,在天安门上和林总对线,要求工厂、农村和学校,不要因为闹革命耽误生产。
后人都说晚年的周恩来力挽狂澜,其实那个力挽狂澜的周恩来,早在青年时代便自我塑造成了。
终其一生,周恩来都没有改变过。
1916年,周恩来又把老子和赫胥黎做对比,写了一篇《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者孰是,试言之》的文章。
他很欣赏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也认为赫胥黎“物竞天择”的精神适合中国,于是他把老子和赫胥黎折中一下,提出“退让竞争主义”的观点。
退让不代表懦弱,竞争也不代表一味硬刚,而是退让中有竞争,竞争中有退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家仔细想想,这不就是辩证法和矛盾论嘛。
所以周恩来在文章里说,莽莽大地,其有倡老赫二氏退让竞争主义者,吾虽为之执鞭亦欣慕矣。
后来他终于遇到这个人,真的牵马执鞭了半辈子。
当然了,我们文章的主题不是毛周关系,而是说周恩来之所以是谦谦君子,能力道德都被中国人民景仰,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思辨能力,不做二极管,并且把这种能力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偏不倚才是君子作风。
我们普通人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非常优秀了。
比如女朋友遇到困难,不去埋怨她把事情搞砸,而是客观冷静的提出解决办法。
职场同事出现矛盾,不是急吼吼的站队表态,而是仔细分析双方的矛盾是什么,然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即便不能穿针引线调和矛盾,也能做到左右逢源。
这样的男人,他不香嘛?
这样的女人也很香,就是一般男人降伏不住……
3
人一旦有了极强的思辨能力,便能对自己的前途有明确的判断力,以及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1916年5月,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作文比赛,每个班都要推选优秀代表参加,于是周恩来做为丁二班的代表,被选去参赛了。
他抽到的题目是《诚能动物论》。
这个题目很难写,现在的大学生都未必能写出来,更不用说写好了,结果周恩来抽到题目起笔就写。
他先说了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然后列举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最后在结尾处写道:
“一人之智慧有限,万民之督察极严,其以一人手欲掩天下目,诚不啻于作法自毙。”
交卷以后,阅卷老师大吃一惊,这是什么神仙学生啊。
校董严修在卷后写下“用笔之遒劲、布局之绵密”的批语,并且亲笔写下“含英咀华”做成锦旗,送给周恩来所在的班级。
因为包括严修在内的阅卷老师发现,周恩来在作文比赛中,竟然能写下人民伟大统治者愚蠢的话,同时做出自己的判断:
千万不要以为能欺骗人民,要不然你就会发现,小丑竟是你自己。
这个刚满19岁的学生,太香了。
从这篇文章也能看出来,此时的周恩来,已经有了朴素的人民信仰。
既然有了人民信仰,那就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被私人驱使,做权贵资本家的跟班,而是顺理成章的产生“为人民服务”的念头。
事实上,周恩来参加作文比赛不久,便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了淮安见过的一位仆人,说他忠诚正直,特别尽心尽力。
随后周恩来笔锋一转,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少数人服务,只愿做天下的公仆,给四万万中国人服务。
可以说,后来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事业的起点就在南开。
4
现在回头来看,周恩来的成长轨迹有一条清晰的逻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辨。
不论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是做事风格和选择事业,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能力。
而能不能对事物进行思辨,是人能不能成事的标尺,正因为周恩来有这样的能力,严修才说他有“宰相之才”,将来能治国理政。
校长张伯苓也很欣赏周恩来,经常请他到家里谈话,要是谈话时间太长,还要留他在家里吃贴饼和煎小鱼。
这是打心底里喜欢周恩来。
说起这层关系,倒是和毛泽东、杨昌济的关系特别像……又一次神同步了。
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代表全体毕业生致答谢词,随后决定和同学们一起赴日留学,继续学业开拓眼界。
同年9月,他在东渡日本前,写下一首流传后世的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那个刻苦自修的青年周恩来,此时已是光芒万丈,即将开始长达六十年的救国之路。
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也可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