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时很多人因分配的布票太少而买很多鞋带,拆开来得到细线再重新织成衣服穿_风闻
guan_16411897431513-2022-01-12 11:18
我是从下面这篇报道中得知这种事的:
线手套拆编出60年代最美花样
转自辽宁大连的报纸《新商报》2009年9月16日那一期的第15版
**摘要:**青年男女崇尚军装,夏天为保持一身绿色,拆了鞋带染成“国防绿”,单股线织成短袖单衣,别提多时髦了。……“那时候连织毛衣的针都是自己做的,把竹竿劈成细条,摁在墙上打磨。最难的活儿还不是这个,为了编织夏天的薄衣服,女孩买回各种颜色的鞋带自己拆开当线用,这可比拆手套难多了,需要一根一根地把细线抽出来,再系到一起,拆两副鞋带就要整整一天的时间。”薛金华说
织毛衣
■流行年代:上世纪60年代
■主题词:手套线织毛衣
■延伸词汇:自染毛线、飞机头、国防绿、忠字舞
■讲述人:薛金华、王淑云
时代背景
艰苦在先,火热在后,成了上世纪60年代大连人的生活坐标。物质的匮乏没有压倒这座城市对于美的追求,“双柳叶”毛衣、细腿裤、飞机头、一身“国防绿”……巧手改制的服装,点缀出大连人平凡中活出新意的劲头。提起上世纪60年代,南沙街道南沙社区薛金华老人回忆道,当时就算日子再苦,大连人也不输派头儿。
那年风靡工厂女工积攒白线手套织毛衣
“1960年,国家决定减少民用棉布供应,布票按人头发放,但实际数量仅够打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当时。虽然物质极为匮乏,但大连人仍能找到打扮自己的方法。”当年的大连石油七厂女工薛金华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为分配有限商品,全年人均限领的布票不足5尺,但衣服大能改小,旧能翻新,破旧衣服经过妇女之手,换个面、加个领子,又成了崭新款式;“文革”时期,青年男女崇尚军装,夏天****为保持一身绿色,拆了鞋带染成“国防绿”,单股线织成短袖单衣,别提多时髦了。
提起那个手工做衣的年代,最让薛金华兴奋的是当时的流行之最——拆手套线织毛衣。“买不到毛线,但女工们有招儿,工厂每月都会发放一两副白线手套,女工们纷纷积攒白线手套,拆了手套织毛衣,当时最流行的花式叫‘双柳叶’和‘双树叶’。更有爱美的女青年从商店买回染料,把白线染成绿色、淡黄色或咖啡色,织成毛衣穿在身上,无人不羡慕。”薛金华回忆,当年穿不上高档衣料,大连家庭里几乎人手一件手工花式毛衣,即使自己不会织,也会求朋友给织一件,公共场合里穿着展现自信,那在当时风靡全市。
手工织手套
把白线手套拆成线后,重新织成的“线衫”
赶潮记忆
姐妹们几夜不睡研究编织技巧
物质的贫乏没有压倒大连人,反而激发出了大家的创造力。薛金华说,织一件毛衣需要十副手套,大家就在一起商量,这次发的手套都给你,下次发的手套都给我,轮换着织。刚刚兴起织毛衣时,没有教编织技巧的图书,也没有人会织花样,很多时候,工厂里四五个姐妹挤在一个炕头上,几夜不睡研究编制技巧,有时织了整晚,却发现像蜘蛛网一样不规则,第二天又拆了重织,连续几个晚上,直到满意为止。
“那时候连织毛衣的针都是自己做的,把竹竿劈成细条,摁在墙上打磨。最难的活儿还不是这个,为了编织夏天的薄衣服,女孩买回各种颜色的鞋带自己拆开当线用,这可比拆手套难多了,需要一根一根地把细线抽出来,再系到一起,拆两副鞋带就要整整一天的时间。”薛金华说,虽然累在手上,但美在心里,“麦穗”“柳树叶”“双树叶”“网眼”“空心豆腐块”……这些女孩们研究出来的编织花样,上世纪70年代末都被收录进编织技巧的书中,成为日后的流行参照。
……(中略)
抚摸着手中积攒近五十年的毛衣,薛金华感慨,这里的每一件手工毛衣都代表着当年的流行,同时也标榜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大连,织毛衣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针对艰苦生活的一种优雅对抗,而是紧跟时代、追求自我的一种象征,这与大连人多少年来热情洋溢的生活状态有关。”薛金华说,现在,大商场里卖的毛线大多都十分高档,羊绒线、驼绒线销量很好,经常,买线织一件毛衣比直接购买成品还贵,但不少大连人仍然保持着自己手工创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