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谈家庭观,生育观_风闻
胡杨-2022-01-13 20:35
前几天有专家发表有关出台鼓励生育基金的观点,引发广大的讨论,在此不作赘述。
我想提出一个不同角度的看法。
先做个比喻:有一颗种子深埋在土里,头顶压着层层碎石瓦砾,种子想要生根发芽困难重重。这时如果有人清理了碎石瓦砾,疏松土壤,浇水施肥,搭起大棚遮风挡雨,种子就得以茁壮成长。
但是,如果种子已经坏死,根本没法发芽呢。
生儿育女的道路固然困难重重,但是对于不想走这条道路的青年人,险阻或是坦途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比客观上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没钱所导致的生不起、养不起,内在主观因素造成的有没有钱都不想生,“根本不想生”这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源头动力不足。
如果有强烈的意愿去做一件事,哪怕困难阻碍再大,也会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果本身就不愿意做一件事,那么一粒沙就是一座山,一滴水也可以是一片海,跨不过去的。
当然我不是说生育路上的困难不大,那些困难很大,简直就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但是相关讨论太多了。
我想暂时转过去另一边,讨论一下,主观上生育意愿降低的问题。
是什么导致了当下的年轻人变得“不想生”了呢。
因为在全国各地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好的地区,只生一个,早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不管是乐意接受还是被迫接受,总之大家接受了。
身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一代,同之前多孩家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于家庭观念,生育观念上是根本不同的。
独生子女们从小就在独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生活习惯上,文化上的各种影响灌输,耳濡目染。这使得独生子女们接受了,独生才是常态,独生才是正常。
这点不是现在才有,就在90年代我上小学时候已经有这种现象,因为大城市里计生落实很好,那时候同学们都会觉得谁谁谁有个兄弟姐妹那是很特殊的。当然不是歧视,而是一种复杂的看法,譬如打架的时候就会羡慕那些有哥哥来出头的同学。
而独二代们才是真正原生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代,我称之为独一代,独一代的子女们是独二代。
从出生到长大,独二代们天生就处在独生的社会氛围中。他们的父母是独生子女,老师是独生子女,同学是独生子女,踏上工作岗位了单位里整天碰见的小领导中领导还是独生子女。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大都是50后60后,有不少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一堆,还是经常可以接触到多孩家庭的文化的。独二代们就不太能接触到多孩家庭文化了,因此独二代们往往更极端,更不愿意生。
因此我觉得,以出生年代并不能在生育问题上体现人群之间的不同。而因当以原生家庭情况加以区分,多孩家庭子女,还是独生子女。
按专家说法,要靠75-85,不能指望90后00后,因为75-85还是有不少来自多孩家庭的,而90后尤其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了。
这里还可以反观一下,当初刚开始放开2胎的时候,有别的专家提出反对,认为这将释放大量长期被压抑的生育意愿,导致出生人口大爆发。但事实证明这并没有发生。
原因在于,早先计生政策刚落实那些年,80年代,90年代那些被压制住的生育意愿,到了2胎放开那会,已经随着人们的老去,逐渐退出生育年龄,自然的消亡了。于是我们看到二胎放开后,出生人口只有一个小小的回暖,然后就迅速的崩塌。
愿意生的老一辈生不动了,多孩家庭出来的最后一代发挥了他们的余热,剩下的独生世代们不愿生了。
一孩就够,这就是当下社会主流的观点,因此当初二胎三胎出台的时候,网上人们各种冷嘲热讽,“让领导带头生”“公务员先生”“谁爱生谁生,反正我不生”。
新生儿数据反映了这点,没有发生那种“口嫌体正直”,嘴上反对,回家却努力造人的现象。
社会观念,已经是如此了。
这张图经常被用来证明房价飞涨对结婚数的影响,谈谈我的看法。
这图不是很有说服力,假如说15年开始的房价飞涨导致了结婚数的迅速下降,那么05年到11年怎么说,房价也是大幅上涨,但是结婚数并没有降低,也是逐步走高的。
我的观点是,结婚数从13年到达顶峰然后逐步走低,因为这时候初婚的主力已经是90后了。而90后许多都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在当年常常被称为“小皇帝小皇后”,父母们则自嘲为“宫女太监”。
因此不少独生子女连结婚都不愿意,一个人挺好的。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二圣临朝是不行的。(此处精罗落泪)
结婚都不乐意的,更不用想生儿育女的问题了。
即便结了婚的,又有不少家庭不愿意生孩子,因为生了小孩,就要从“皇帝皇后”被贬为“宫女太监”了。
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少年轻人家庭条件不错,但是就不乐意结婚生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