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化如果有良好的管理,确实会优于单干,大寨、华西、周庄都能证明_风闻
guan_15874396202400-2022-01-14 14:37
【本文来自《土地承包前,农民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好莱坞摄影棚载人登月
- 今天从家里一个长辈(八十二岁了)那里听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分单干之前的年代里,在我们全县都是非常有名的。 很多人都以为改开前的农村全部都是合作化大集体方式种地的,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今天从这位长辈那里听到的这件事情改变了这个固有观念。 我们这个人口一百多万的苏北小县城,改开前农村基本全部都是合作化集体方式种地的,但是依然有例外,因为例外且数量稀少,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全县闻名,无人不知:在改开前,全县有两户坚决不参加合作化的人家,其中一户就在我们村,另一户在四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当时全县就这两户人家坚持不参加合作化。这两家都是贫下中农,成分好,刚解放时土改分到的土地,他们坚持自己耕作,坚决不参加合作化,一直坚持到改开后,这两家也因此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其中我们村里的这一户,家里做主的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那个年代的六十多岁),坚决不参加合作化,坚决自己家单干耕种土改分来的十几亩地,因此这个老太太常年挨批斗,严重的时候,村干部把她踹到在地上,几个村干部都上去踢她。每次挨批斗或者挨打以后,这个老太太就跑去县里找县委的干部告状,说的理由都是“你们都说参加合作化是自愿的,那我自愿不参加合作化凭什么逼我”,每次都去闹,加上她家成分好,是贫农,后来那些干部也就不怎么管了,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改开包产到户分单干,她家依然是单干状态。我就问“你们都说那些年挨饿,吃不饱饭,那么这家没有参加合作化自己单干种地的人家有没有挨过饿?”得到的回答是“她家可从来没挨过饿,自己一家种十几亩地,谁家挨饿她家也不会挨饿”。 我觉得这个例子对于那些坚持认为改开后吃饱饭是因为解决了化肥问题的人,坚持认为和集体方式种地积极性无关的人,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思考的角度。 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在改开前依然有坚持不参加合作化自己单干的农户,并且坚持下来了(虽然坚持过程中受了很多罪),而且我相信这样的例子肯定不止我们县有,别的地方也会有,有心的人可以找机会问问自己村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只要那个地方有,基本都会知道的,因为确实稀少,所以方圆左近就会很出名。 改开前有坚持单干的人,改开后到今天依然有坚持集体化不分单干的村子,这些都是很好的观察评判的视角。
集体化如果有良好的管理,确实会优于单干。这点,大寨,华西,周庄,都是非常明确的证明。但是问题就在于良好的管理,很难具备。
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是小农经济的水平,其劳动过程具有特别依赖劳动者自觉性的特别,难以量化和质量管控。小农生产对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供水、肥、种子特别依赖,对及时有效的田间管理也特别依赖。其评价标准往往是结果性的,就是地里产多少。生产过程中每个细节怎么做,和结果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确定的关系。
但是,农业对水利、良种、肥料、农药,机械和生产技术的依赖也是非常大的,这个不能否认。
从种地来说,集体化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个不利条件,反而是有利条件。关键在于管理方式。
我个人认为,地租+服务模式对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是最佳的。具体来说,就是农村集体化之后,农业耕作采取承包制+集体提供水利、良种、肥料、农药、机械和技术等服务支持。农民承担服务费用和收入分成,土地分为家庭自留地和耕作承包地两类。承包地五年一调整。承包地不平分,搞产量和地租投标,高标者得承包权。产粮分成除交公粮和定购粮之外,用于集体开支和福利分配。这样会极大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原来的集体化,农业生产管理采取工分制和计时制,是模仿工厂的生产管理方式,根本就是错的。既不能评价农民的劳动付出,也不能管理好农村的分配,这是导致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