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中国最不该倒闭的店_风闻
视觉志-视觉志官方账号-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2022-01-16 13:55
作者| 虫二
来源 | 视觉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书店里摆上了甜点,卖起了奶咖,
拍照打卡,样样不落,
唯独忘了,书店的初衷是买书看书。
01
125平米,2间屋子,103个书架。
没有甜点,不卖咖啡,入眼满当当的书,再立不下一桌一椅。
在人文考古书店的书架上挂着幅字,
“考古文章源自田野,琳琅满架只待识者。”
这间不起眼的书店位于京城三环。
但藏书只关乎考古,难免硬核、高冷,
倒也不意外识者鲜有,门客罕至。
“店里一年总共就1000多个顾客,平均每天两三个,一个都没有也是常事。”
可这家店一开就开了十来年,支撑它的又是什么?
2011年,行业低迷,大批实体书店倒闭,
考古书店却在这档口选择开业。
不懂经商,更没有宣传,经营困境也随之找上门来,
入不敷出,只能靠着老本熬,也想过创新想过变现,
开了个考古的资讯网站,可流量少得可怜,广告收益这条路子走不下去,
那就办免费的考古讲座,来的人不少,可惜没能转化成销量。
2013年,书店资金紧张到发完工资就没钱了,
所有人都觉得到了关门的那一天了。
谁成想,下半年网店开始有了收入,书店起死回生。
不少学者和机构口口相传,考古书店渐渐在圈内有了名气。
电商兴起,对于一些书店或许是灭顶之灾,
但对于考古书店就是绝处逢生,
“搜索”的便捷,让这不易被发觉的小店跃然在有需要人的眼前。
因为足够专业,所以被人认可。
从最初30平米、只有一排书架的小店到如今,
“能活下去么?”是书店老板听过最多的话了。
虽然进店的人少,但小店的复购率极高,
远在美国的某博物院亚洲部主任每次回北京都要装满两箱子书,
凑够48斤——免费托运的最大重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学者史可安一年要定三四批书,
从夏商周青铜器再到甲骨文,一次能定5万块钱的书。
连慕名而来的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李延彦,
都忍不住站在甲骨文书架前连连惊叹,
“太全了!别处没找到的书,这里都有。”
干一行专一行,考古书店除了藏书齐全,连店员都得是专业的。
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孟繁之打来电话,
想找一套涉及碑刻的书,说不上书名。
凭几句简单描述,店员就能清楚道出书名和卷数。
一次业内交流会上,店长发现另一家网红书店一年只进30万元的书,
“书店不进书,怎么能叫书店?”
要知道,30万对于考古书店来说只是一两个月的进书金额。
每年的年收入能有500万,花在进书成本上就有300万,
除去房租、人工等其他费用,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到20万。
而这些利润,大半也变成了书库里的藏书。
除了店里的1万本书,库房里还有近五万本的藏书,
那些明知道5年、10年都卖不出去的书,
考古书店还是怕读者来了找不到而存上几本。
难得的是,十年沉浮,考古书店仍初心未改。
微博和公众号有了粉丝基础,广告也找上门来,但都被书店一一拒绝,
纯粹的未必专业,但专业的一定纯粹。
哪怕实体店营收还不抵租金,但考古书店也不会关闭实体店,
他要藏在小小的胡同里,静静等他的知音。
02
濮湖南。
一个满头花白、不修边幅的老翁,
一个一生泡在书里的“数学怪人”。
认识濮湖南,是因为他开的一间图书馆。
用“间”这个量词,是因为这个“图书馆”不到40平米。
那是一个看起来像个柴棚的土坯房,
外墙破烂不堪,扯着一条自己缝的布条子,
上面却有个响亮的名字——茅以升图书馆。
这位耄耋老人,自小就喜欢数学和读书,
毕业以后被安排到制糖厂工作,
他不感兴趣,求着领导给他调到老家的一所小学教数学。
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钻,
那段时间的濮湖南是满足的,那里有他喜爱的数学和书。
后来经济不景气,失业后他就靠着打零工过活,薪水再微薄也坚持买书。
在师友的鼓励下,他决定要做他想做的,研究古代数学史。
学史先究人,他要踩着前人的脚步,
李俨被叫做“中国数学史第一人”,此后濮湖南用一生时间专注寻找李俨留下的痕迹。
他闷在图书馆里收集资料,饿了啃馒头渴了就找个水龙头喝凉水,
晚上就睡在图书馆旁边的桥洞,“冬暖夏凉挺好的,除了搞研究,其他都不重要。”
可资料总是有限,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拜访李俨的家人。
他坐着火车从新疆出发,一路颠簸,
辗转去了兰州、西安、郑州、北京,
李俨所至便是他的地图。
后来濮湖南回到新疆,继续兵团的生产建设,
因为产量低,就被罚去看护林带,后来又去清洁厕所,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生活继续,研究不停。
妻子的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娃要养,
濮湖南白天在连队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搞研究。
无论去哪,都随身带着笔和纸片,找到可以用的资料就记在小纸片上,
濮湖南了解到李俨和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是同窗,
当即就给茅以升写信,还得到了老先生的回信鼓励,这让濮湖南的劲儿更足了。
1965年到1984年,19年的时间里,
家里堆满了小纸片,分门别类做上标记,
有的用蛇皮袋裹着,有的摞在纸箱里,
垫着小褥子和塑料纸,严严实实的,
《李俨年谱》初稿成型,濮湖南视若珍宝。
茅以升在信里写道,“深受感动,你立志之坚、治学之勤,十载辛劳,完成初稿,极盼能早日成书。”
后来茅以升先生病逝,《李俨年谱》也未能出版成书,这成了濮湖南的遗憾。
期间,他开了那家图书馆,用了茅以升老先生的名字。
里面陈列着他四处收集到的旧书,有的甚至是他从废品站收来的。
从原先仅有的几百本,到后来已经有三万册了。
尽管图书发黄变烂,进去“淘金”人的仍络绎不绝,
“我只花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很有价值的书籍。濮老人很好,对钱看得很淡,有时身上钱没有带够,他就干脆不要了。”
只可惜,如今图书馆已经不复存在,听说被一场大雪压塌了。
已近八十的濮湖南,有生之年只希望能把宝贝似的小纸片们付梓成书。
出版社不收手稿,他不会电脑,很难把这些变成电子版。
顺利的话,他希望能有个人合作,
如果没有,他要用5年时间将他们变成电子版。
“再不完成就来不及了。”
03
说实话,这些书店很难让人生起兴趣光临。
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
我们需要有这样书店的存在来唤醒些什么。
哪怕是你路过它的时候,暗暗泛起的一丝愧疚。
或是看到招牌时,想走进去的那一瞬冲动。
时代走得太快了,
我们能在网络上看见新奇遥远,
碎片化的汲取似乎也足以填充对知识的渴望,
甚至也遥想过纸质书是否会有消亡的一天。
但墨香携时光款款,穿透历史长河。
它教我们收余恨,免嗔痴,且自新,改性情,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纸质书永远无法被取代。
总有书店的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素材来源:
新华社《10年了,这家“冷门”考古书店为什么能活下来》
地球知识局《北京三环里的考古书店,坚持了整整十年》
荆门晚报《濮湖南,泡在数学史里的“研究怪”》
浙江日报《探秘"最简陋图书馆"馆长 珍藏着茅以升给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