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如何逆天改命?(一)_风闻
跟陶叔一起学-IT专家-听陶叔聊各种知识与学习感受,解决一些问题2022-01-16 09:45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
一 蒋介石
1935年,蒋介石感觉自己逐渐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自从1924年被孙中山重点培养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后,蒋介石逐渐拿到了军权。仗着军队的支持,他PK掉了被视作孙中山接班人的汪精卫。但在党内势力群起攻之下,他被迫下野,开始蛰伏。
很快,他在1928年卷土重来。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他的“卧龙”:杨永泰。
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的杨永泰
杨永泰生于1880年,广东茂名人。此人政治经历非常丰富,怎么样个丰富呢?就是当时有头有脸的势力,他基本上都去混过。孙中山崛起了,他投靠孙中山;感觉孙中山没有实力,他投靠西南军阀;西南军阀局面没控制住,他北上去投北洋军阀。在北洋军阀那不得志,他向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上了一份万言书。李、白收到信一看,文章写得自是极好的,但这个人嘛……妥妥的“三姓家奴”。当我们没看过三国吗?直接给拒了。
杨永泰也不气馁,又找上了蒋介石。老蒋一见,大喜过望。早知道李宗仁、白崇禧不是干大事的料。不就是个反骨仔嘛,玩背叛也不看看谁是祖宗?漂泊半生的杨永泰这才高山流水遇知音,开始在老蒋手下发光发热。
杨永泰献出的第一策是“削藩”。
历史上的卧龙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杨永泰熟知天下事,是因为他哪都干过。他清楚每一派军阀的弱点:冯玉祥缺钱,阎锡山缺权,张学良缺名,李宗仁缺兵。对症下药,他提出收买冯玉祥的部将,划给阎锡山更多地盘,给张学良国民革命军的名号,军事打击李宗仁(李宗仁:怎么感觉特意针对我的意思?)。
蒋介石依计而行,不到三年“三藩”臣服,东北易帜。
而在蒋介石忙完削藩后,井冈山的红军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了。
1930年11月,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当时的红军不过2万多人,这点兵力老蒋怎么可能放在眼里,必须优势在我啊。他划给何应钦10万人,就准备听好消息了。
但是何应钦败了,回来报告说,不知委座知不知道秦国老将王翦灭楚的故事?老蒋说我也不想听你那些废话,不就是嫌兵少吗,这次给你20万。
1931年4月,何应钦带着20万人对战红军3万,第二次“围剿”,又败了。
废物!蒋介石撤了何应钦的职,亲自带着30万人在同年7月第三次“围剿”,也败了。
何应钦正准备说话,蒋介石眼一瞪:闭嘴!把杨永泰叫来!
杨永泰来了,带着他的主意走来了。他指出红军与那些军阀武装完全不一样,共产党将政治理念贯彻其中,兵民一体,上下同心。红军最大的优势是政治!
杨永泰献出第二策:对付红军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七分政治主要是加大力度宣传,强化保甲组织,严格实行连坐,并对苏区全面经济封锁。目的是在恶化苏区生存环境的同时,切断红军与苏区人民之间的联系。
1932年7月,他的这套先在“围剿”鄂豫皖苏区中牛刀小试。张国焘招架不住,被迫带领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
管用啊!尝到甜头的蒋介石马上掉转枪口,于1933年1月发起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但是并未得手。蒋介石认为只是准备不足,在该年9月带着50万兵力,发动第五次“围剿”。
终于如愿以偿,中央苏区被攻破。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向西突围,长征自此开始。
红军突围时,蒋介石正带着宋美龄在西安逛碑林。早就认为稳操胜券的老蒋得到消息后波澜不惊——要的就是红军突围。
因为杨永泰早已献出第三策:一石二鸟、驱虎吞狼!
虽然之前削藩把最大的四个军阀给收拾了,但是去了大的还有小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实际统治地盘只有豫、鄂、赣、皖、苏、浙、闽、沪共七省一市,其它都在各地军阀之手。更麻烦的是,这些地方军阀名义上都接受国民政府领导,老蒋要收拾他们得找个叫得响的理由。否则,他们必将抱团反抗,那就永无宁日了。
杨永泰的计划是驱赶红军进入各个军阀的地盘,中央军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尾随追击。前头让军阀与红军火拼,两败俱伤之后,中央军再放马过去一刀砍倒俩,既灭了红军又收了军阀。
为了把各路军阀们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杨永泰还为红军规划好了一条路线:过湖南,进云贵,穿金沙江,入川西,最后在大渡河边Game Over。蒋介石一看,忍不住吐槽,那是太平天国石达开走过的路!他们走这条死路干什么?
但是前方传来的军情不断验证了杨永泰的判断,红军恰恰按照这条路线前进。掌握先机的国军不断消耗着红军的实力,尤其是湘江一役,红军减员近4万人。后来除了在湘西提前布置的口袋阵红军没有跳进来,基本上可以说是算无遗策。
得到的最新战报表明,红军进入了贵州,正在遵义停留,下一步应该就是进入四川,奔赴最终的宿命。
蒋介石胸有成竹。
欢迎关注公众号:跟陶叔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