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首日票房仅90元?《张之洞》和“炮灰影片”走不出的困局_风闻
文娱价值官-文娱价值官官方账号-2022-01-17 14:51
撰 文丨艾 杰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2021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全年达到472.58亿元,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电影市场活力显现。这其中,《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分别以57.74亿、54.14亿和45.24亿位列年度票房榜前三,头部影片继续高歌猛进,显示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然而,头部影片的耀眼光环并不能掩盖很多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上映过的电影总数超过500部(包括进口片),其中票房10亿以上的10部,票房5亿以上的20部,票房1亿以上的58部(其中国产片43部),票房1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269部,占比超过53%,这说明,超过半数的新片票房不足千万,基本上都很难盈利。
近期上映的历史题材电影《张之洞》更是创下票房新低,首日票房仅有90元,上映5日累计只有64人次观影,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提出疑问,为这部电影不可思议的低票房发声。而从这部票房如此惨淡的电影,也能窥探出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并不乐观的生存现状以及头部作品的出圈法则。
中小成本影片沦为票房炮灰
公开资料显示,《张之洞》出品方有三家,分别为北京太阳花开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南皮县融媒体中心(南皮县广播电视台)和北京慧橙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由三丑执导,影片主要主要讲述了张之洞在富国强兵、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他呕心沥血的一生的故事。
如果《张之洞》和其他中小成本影片一样,票房有几百万,虽然也会让投资血本无归,但肯定会被观众和市场所忽略,无人关注。不幸中的幸运是,这部影片的票房惨到了极致,低得超出了多数人的认知,被戏称为“2022年电影票房惨案”,反而引起了网络热议。
当《长津湖》、《你好,李焕英》、《战狼2》、《流浪地球》这些爆款影片屡屡刷新票房纪录,助力中国内地票房登顶世界第一的背后,是少数头部影片票房收入赚得盆满钵满,而一大批小成本电影票房惨淡,很多甚至连院线的大门都迈不进去。
“二八定律”一直是国产电影行业普遍存在又相当残酷的一条铁律,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占比只有20%的影片才能获得收益,剩下的80%都处于亏损状态,无法盈利。对于一部电影来说,500万制作成本+500万宣发算是制作的最低水准了,这也意味着,电影片方如果不能获得1000万的票房分账,那这部电影基本也就是亏本无疑了。
2021年,票房低于1000万的国产影片超过300部,占比超过60%,全年只有不足四成的电影勉强能实现收支平衡或盈利,多数新片即使进入院线也大概率沦为炮灰。另外,“二八定律”下的国产电影市场,头部影片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和中小成本影片的差距越拉越大,票房空档也愈加稀疏。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前10名包含了8部国产电影和2部进口电影。其中,榜单前三甲分别是《长津湖》(57.74亿)、《你好,李焕英》(54.14亿)和《唐人街探案3》(45.24亿),而排名第四、第五的《我和我的父辈》、《怒火·重案》总票房只有14.77亿和13.29,20、30亿档电影正在消失。
票房前三的头部影片和后面的差距继续扩大,意味着市场“腰部”的塌陷。如果一个行业只有成为爆款才有出头的机会,说明行业的根基已经岌岌可危,也说明缺少足够有独立观影习惯、观影爱好的观众群体。
中小成本影片越不景气,越能折射出行业不断加深的结构性困境。目前,国内电影产业正在告别大众电影时代,走向分众时代。每一年的全民爆款只会有寥寥几部,可遇而不可求,当少数几部影片赚走了大部分利润,几百部中小成本影片只能沦为炮灰时,这样的市场生态显然并不健康。
宣发成腰部影片最大痛点
事实上,电影《张之洞》的质量虽然达不到头部爆款的水准,但也基本处于及格线,上映5日不足7000元的票房完全不是一部品质处于市场中游的历史电影应有的成绩。坦白讲,今年元旦档上映的影片竞争并不激烈,影片总体质量平平,而就在这种局面下,电影《张之洞》的票房依旧少的可怜,实在不正常。
导演三丑凭借这部《张之洞》,在2020年荣获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新锐导演奖。在豆瓣该电影留言区,虽然评论少的可怜,上映至今也未开分,但有买票观影的网友还是给出五星好评:“电影还是很棒的,不错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绝对不是烂的不值一提的洗钱片,但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观众。”
对此,电影《张之洞》的出品公司表示,票房惨淡是事实,可能因为这是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上映以后就遭遇了排片的困境,票房这么惨也是无奈,但主创团队主要是为了弘扬张之洞的精神。
导演三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影片商业价值不够,导致影片上映、排片上面遇到困境,深表遗憾,他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影片。价值官查阅了1月11日、12日、13日三天的排片数据,猫眼电影显示,这三天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张之洞》的排片为零场,13日全国总排片只有5场,排片少或许正是这部电影票房惨淡的最主要原因。
不少网友在“2022年电影票房惨案”时都表示,这部电影败在排片,放眼全国几乎没几家院线放映,而全国院线之所以对该片如此冷淡,其实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这部影片就是前期宣传太少,甚至找不到官方微博,上映前几乎没有任何相关信息,预告片也相当敷衍。其次,题材本身就枯燥乏味,在元旦档与春节档之间,这样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很难出圈。此外,这部电影从导演到演员,都没有什么太高的热度,所有演员里史可和陈丽娜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但没有顶流加成,光靠这两位实力派难挑流量大梁。
由此可见,一部电影如果没有顶流出演,本身宣传投入又不够,几乎注定会沦为炮灰。那些大制作、明星阵容强大,题材讨喜的热门电影拥有强大的宣发资源,宣发费用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而中小成本电影宣发费用少的可怜,很多都不足百万,一旦推向市场,往往只能自生自灭,这类影片想要成功,要克服太多困难。
档期与头部电影集中化加重行业困局
电影《张之洞》的“票房惨案”只是中小成本影片生存困局与头部影片虹吸效应加剧的一个缩影,从中也能窥见出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些趋势与变化。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头部影片的优势今年会更加明显,目前好莱坞大片暂时缺席,没有了强大对手,头部影片会加速吞掉这些大片的票房份额,掌握更多资源。
去年,《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三部影片票房加起来超过150亿,吞掉了全年三分之一的票房。很多业内人士都预测,今后约15%的电影会贡献全年约85%的票房,75%的腰部影片和中小成本影片只能瓜分剩下的15%票房,竞争会愈加残酷,这可能会进一步挤压这些影片的生存空间,增加未来的排片与出圈难度。
头部电影话语权的增加也会让档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春节档、国庆档将成为这些影片最集中的上映期,头部影片扎堆春节、五一、国庆、贺岁和元旦档期,平时周末和其它档期的日均票房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对观众的影响力减弱。
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说,观众的观影习惯也在加剧档期集中化,一二线城市的观众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假期才走入电影院,除了重点影片的扎堆上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院线电影正在告别日常娱乐,成为“假期特供”。
目前,短视频、剧本杀、游戏等个人化娱乐已经填满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休闲时间,只有在节假日时,院线作为一种公共娱乐的社交价值、情感连接属性才会得以凸显。只有在春节、五一等全民性节日,公共娱乐的需求才会盖过一个人刷短视频的冲动。
两个档期之外的市场塌陷,更多电影密集扎堆节日档期,意味着电影行业对“假期效应”的依赖正愈演愈烈,而档期过分集中化,会给电影生产和发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一旦过度依赖单独影片或单独档期,电影行业就很难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线下消费习惯,在投资与发行环节无法高效良性的运作,不利于未来的持续发展。
从这个维度来看,电影《张之洞》的“票房惨案”事情虽小,但却与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商业生态密切相关,不久前,在第16届长春国际电影节上,不少电影公司大佬都对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充满信心,预言全年电影票房可能突破550亿,但如果只是少数几部头部影片赚的盆满钵满,六成以上的影片既挤不进“黄金档”又很难实现盈利,长远来看,这样的市场并不健康。
因此,如何与年轻观众保持更紧密的联系,提供更为其接受的内容,让不同题材与体量的影片百花齐放,都能诞生出精品依然是摆在电影市场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