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峰来袭,他们再一次成了站在前线的人_风闻
最华人-最华人官方账号-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最华人2022-12-25 22:59
作者:令狐空
这几天,眼泪好像知道些什么,总是在眼眶里打转。如同三年前疫情刚开始那样,医护再次扛下了防疫的半边天。
四川广元,一位病人向护士询问情况。护士声音重度沙哑,艰难地说出了三个字,然后就摸向了喉咙。病人根本没听清,好心让护士慢些说。
● 来源于微博@中国战略支援
护士又一字一顿地说道:“在四楼。”随后她步履蹒跚地走向了病房,20多岁的身体,60多岁的步伐。
湖南常宁,一位护士突然晕倒,同事们赶紧过来施救。大约10分钟后,她终于醒转过来,第一句话是:“还有一个病人输液的药水没有换……”
而她本身,早已检测为阳性。但仍然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连续多日带病上岗,为患者提供服务。
● 来源于微博@梧桐Video
河南信阳,医生一边给自己输液,一边给病人扎针,拖着移动输液架来回走动,被网友称赞为最有良心的医生。
伴随着疫情的放开,我们原本以为迎来了“全剧终”,没想到战斗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进行。类似的剧情,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当电梯门打开后,几位医护人员依次走出,但最后一位突然倒下了。
医生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为患者诊断病情,刚给1个小孩子看完喉咙,也是突然晕倒在了座位上。
有的科室全线医护带病上岗,“阳了就去阳性病区管理阳性患者”。
有的医生烧到39℃多,忍着高烧和全身酸痛,仍然完成了多台手术。
还有的医生出现症状了也不测抗原,因为科室已经快没人了,实在不敢阳。
一家医院的致歉通知,更看得人泪目。
“截止昨日18:00病休护士已达40%,当前数据还将进一步上升。余下60%的护士中部分为带病上岗,所有护士长全部于一线顶岗,急诊、产房、手术室、内分泌、肿瘤科等护士长已累倒趴下。目前全院护理人手极其短缺,已无法再支援任何护士给到科室,深感抱歉!”
在敬仰的同时,有些网友也大胆质疑:凭什么让医护带病上岗?
“请不要再吹捧医护人员了,带病上岗真的不酷好吗!”
“千万不要带病上班,没人理解你,该休息就休息,你的身体只有自己和家人在乎。”
“普通人阳了是病人,医务人员阳了也是病人,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不赞成医务人员带阳上班!”
确实,带病上班不合法理。但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医护的性质也与普通职位不同。
● 来源于微博@中国战略支援
普通人阳了,大可以请假居家,损失的不过是几天的工资。但医生要是请假,可能意味着手术推迟,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更可能使病人面临无医可医的窘境。
我们平常都会戴好口罩,但医生查探病情时,通常要面对摘掉口罩的患者。众多感染者到医院就诊,直接使医院成为了当时的最高风险区。
医护,往往是第一批被感染。随便哪一家医院,基本都是某科室80%的医护感染,某科室“全军覆阳”。
而阳了之后呢?全部休息会使医院无法运转,所以只能调休,医护人员带病也要上岗。像北京儿童医院药房、北京海淀医院药房,都张贴着“全体药师带病上岗,请宽容对待”。
医院就像是堤坝,可以拦截日常的各种疾病。但新冠病毒却像是洪水,远远超出了堤坝的承受能力。
当洪水到来时,人民子弟兵屹立在水中,以身体为铜墙铁壁。当病毒侵袭时,医护也像人民子弟兵一样勇往直前。
带病上岗绝对不值得吹捧,但要命的是,形势就是这么严峻。
面对着无孔不入的病毒,全国医护人员咬牙承受着这些苦难。就像《长江七号》中的星爷,苦涩中微微一笑:我顶得了!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往往什么也不想动。但他们不仅要动,而且比往常还要忙碌。许多发热门诊,患者数量是以往的10倍,许多医护人员累得突然晕倒。
也许他们可以撒手不管,但职业道德不允许他们见病不救。而我们,事实上也有减轻他们工作的方法。
前几天,一位陈姓女士抱着孩子到医院发热门诊等候,孩子已经连续2天高烧39度。结果她发现,很多排队的患者只是轻症,有些甚至只是为了开药。
由于排队的人太多,她从早上8:30,一下子等到下午13点,才终于轮到接诊。过多的轻症患者,既拖慢了看病速度,更加重了医疗负担。
无独有偶,许多医护人员也晒出了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个39°C的救护车司机,拉着一个38.5°C的医生,带着39.4°C的护士,拉回了 37.5°C的病人。高烧照顾低烧,可还行?
已经有数不清的医生呼吁,避免医疗挤兑的最好方法,就是轻症居家自愈,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确有需要的人。
如今的病毒威力已经变弱,对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可能没什么,而那些老人,有基础病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才应当重点留意。
国家卫健委强调: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就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看到家人高烧,谁都想快点痊愈。但别忘了,医护人员也跟我们一样,有着关心的家人,也是被牵挂的家人。
“我儿子是三甲医院的,因为家里外公外婆都80多岁了,还都有基础疾病。所以,他不敢冒险,准备周一开始住医院办公室了。”
由于医院的高感染风险,有些医生害怕自己阳后传染给家人,索性一直住在医院,熬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这并非个例,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介绍,很多同事都选择了这种方法。
“离得近的、不怕感染家人的可以选择回家,离得远的、家中有基础病老人的可以选择留院。虽然住宿条件比较简陋,大家也很多选择不回家了。”
● 来源于微博@中国战略支援
但即便如此,病毒的传播实在过于恐怖,很多医生的家属仍然不幸中招。浙江杭州,一位医护人员焦急地打着电话,询问家中的情况。
两个孩子阳了,但医院走不开,无法回家照顾。她急得在街边痛哭,捶打着汽车车窗,看得人无比揪心。
还有些医护人员,连续多日坚守在病房,连个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孩子只能打医院总机询问:我妈妈不会发生意外吧……
● 来源于微博@中国战略支援
家中人牵挂着医院中的人,医院中的人也在牵挂家中。一对姐弟(或姐妹)在路边告别。
“几天了,好几天了,做好防护。”
“姐,你也一样,别给咱爸咱妈说。”
难道他们不想陪伴家人,只是从医时学过的道理,让他们用双肩挑起了大义。
● 来源于微博@虫子医僧
如同一位叫虫子医僧的网友所说,医生们大都有情怀和担当,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们怕的不是危险,而是寒心。
“不要上网看,那些永远不是主流,就我而说,真到需要的时候,我绝对会顶上去。新冠最严重的时候,我一直在一线最危险的地方。我相信真有需要,我周围的大部分同事也会和我一样的选择,咱们这些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数,才是中坚力量。”
● 为患者实施手术的张家雄(右一)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家雄也说,孤勇向前正是医者本色。
“作为医务人员、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科主任,我也一定是要冲在前面、靠前指挥。如果说我一个人躲在后面,那其他员工也都看在眼里,所以我每天不管发烧到多少度,都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也为了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这个时节,就像古龙笔下的江湖: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天地自古无情,人间向来有爱。正是这一点点的爱,稀释了世界的冷酷。
每当灾难发生时,天上都不会降下英雄。带领我们走出困境的,从来都是逆行的勇士。
既然外国都能够在短期的困厄后恢复正常,中国肯定也行。就像草芽等待着春风,我们也必须耐心地等待。
莫泊桑曾说过:“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光是看到,就让人倍有安全感。比如人民子弟兵,再如医护工作者。
三年前,杀伤力巨大的新冠病毒开始逞凶肆虐。全国的医护工作者冒着感染的风险,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支援。
三年后,病毒降低了威力,但提升了传播性,全国的医院都直面它的威胁。医护人员再一次,和病毒面对面作战。
● 来源于澎湃新闻
万点飞雪,美不过他们的白衣。雪花只是装饰了世界,但他们修补着别人的梦境。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向医护工作者致敬,请他们也照顾好自己,我们共同打好这场仗,一起去看春暖花开~
● 参考资料
[1] 健康常宁|心疼!五医院一护士连日带病上岗晕倒在输液室
[2] 澎湃新闻|6名一线上海医生自述:也许是三年来最大挑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3] 观察者网|一线门诊坐班:10天接诊4000多人,无一例重症
[4] 北青网|部分医院发热门诊排长队,请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5] 黑龙江日报|患者扎堆三甲排长队挂号就诊二甲20分钟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