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二次上市股价低迷,世界杯贴片不能拯救BOSS直聘?_风闻
锌刻度-锌刻度官方账号-努力做一个新锐的科技产业原创调查者2022-12-26 09:48
张书琛
赴港讲新故事,反响寥寥
连续两届世界杯都刷足存在感的BOSS直聘终于在港股完成了双重上市,只是在打新热情不高的港股,“BOSS”的上亿广告费未能收获惊喜。
粗暴营销洗脑的BOSS直聘广告贴片在世界杯再度引发争议
12月22日上市首日,BOSS直聘以77.85港元的发行价开盘,此后股价一路跌至77.45港元,险些破发,好在收盘价最终微涨0.83%,收报78.5港元。
相比一年半前在美股上市首日的意气风发,BOSS直聘本次回港上市只能称得上平淡。去年6月11日,BOSS直聘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首日表现亮眼收涨95.79%,市值一度高达149亿美元,超过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的市值总和。
那时BOSS直聘创始人兼CEO赵鹏不会想到,就在一个月后,企业将迎来长达一年的“水逆”。
2021年7月,滴滴抢跑上市引发了新一轮监管落地,针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从包括数据和隐私保护、反垄断等各方面收紧。7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BOSS直聘、货运行业龙头“运满满”“货车帮”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审查期间BOSS直聘不得不暂停了新用户注册,直到今年6月29日才重新开放。
这对一个正在扩张期的上市企业来说,不啻为迎头一棒。
“用户‘拉新-留存-转化’是投资人衡量一个互联网平台成长性的核心业务数据。”一位基金投资人认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生意都是以流量为核心再通过广告等方式变现,没有了新用户的增加,平台只能依靠原有的用户流量,MAU(平均月活跃用户)也就难再增长,只能寄希望于用户黏度上。
停止新用户注册期间,BOSS直聘营收增速大幅下降,从202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74%,逐步下降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同比下滑4.8%,今年第三季度略有修复,但当季营收仍同比下降2.7%,达11.79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概股退市风险也是悬于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威胁着BOSS直聘的融资渠道。
中概股会计底稿审查问题横亘于中美之间的两年多以来,中概股在美国均面临被迫退市风险,因此近期中概股不得不加速回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选;更何况在美股,BOSS直聘股价较上市之初已经腰斩过半,市值仅剩83.68亿美元,回港反倒有可能扩大投资者基础,开辟额外资金池。
然而,全球性的资本降温已经蔓延至港股,回港上市的优势何在?尽管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知乎、小鹏汽车在内的10家中概股公司回港实现双重上市,但2022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依然充满寒意,上半年总募资额仅为1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2%,是2012年以来的同期低位。
正如一位美元基金投资人所说,“移动互联网IPO的盛宴已经结束”。外部输血难以依靠,BOSS直聘内部造血情况也不乐观。
节衣缩食换来的盈利,能持续吗
从财报上看,BOSS直聘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并且长期赚的越多、亏得越多。哪怕终于盈利,其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2019年至2021年,BOSS直聘营收分别为9.99亿元、19.44亿元、42.59亿元,亏损则分别为5.02亿元、9.42亿元和10.71亿元。直至今年第二季度才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030万元。今年第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减弱、重新开放注册等因素影响,BOSS直聘净利润经调整后达到3.7亿元。
BOSS直聘盈利主要原因在于“降本”
而今年第三季度BOSS直聘净利增长的原因,和许多勒紧裤腰带求生存的互联网一样,离不开“降本”“增效”。
据赵鹏透露,为了在2018年世界杯一鸣惊人,BOSS直聘砸了1个亿做洗脑广告。虽然还不知道今年世界杯最终的投入产出比,但可以确定的是,BOSS直聘花在营销上的钱越发仔细了。
今年第三季度,BOSS直聘营销费用占收入比重降到了34%,达到了历史最低点;作为对比,2019年,BOSS直聘一年收入还不到10亿元时,营销费用就占了9.17亿元,占比达91.8%。
另一方面,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在内的行政费用降幅也十分惊人。今年前三季度,BOSS直聘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74.78%至4.72亿元,减少了整整14亿元。
这部分支出与薪资成本息息相关。据脉脉用户透露,今年8月,赵鹏就已经发布内部邮件,称公司将实行“361”绩效考核制度的计划,绩效后10%的员工或被末位淘汰。不过BOSS直聘并未回应此事。
那么,一个招聘平台想要“增效”该从哪里入手?BOSS直聘依然选择在企业身上找增长,不过对比来看,过度“收割”企业主或许会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多数的招聘平台的变现方式都是,通过对C端的免费吸引大量求职者,再用高月活向B端收费,BOSS直聘也不例外——公司面向招聘企业收费所得占总营收的99%。换句话讲,付费企业用户的数量及付费规模决定了其业绩。
但这两个关键数据都在第三季度录得下滑。今年第三季度,面向企业客户的招聘服务收入为11.65亿元,同比下降2.7%;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里,企业付费客户总数为370万,比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减少7.5%。
这背后既有宏观经济下行中小企业承压的影响,也离不开BOSS直聘越来越昂贵的会员服务。有网友在小红书表示,面试时老板说自己是他“花6000块才聊到的人才”,而从会员价格上看此言非虚。
据重庆一家本地摩配企业的HR介绍,BOSS直聘的所有功能几乎都要收费,发布岗位、搜索曝光、群发消息,乃至普通的聊天都需要“钞能力”。
她告诉记者,想要找到合适的应聘者,需要将能提高曝光率的“牛人直通卡”、能把发布职位推送给100个符合标准的候选人的“搜索畅聊卡”等功能都开一遍,这些功能加起来“双十一打折都要花8896元”。
双十一BOSS直聘各类功能价格
而在其他招聘平台,例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仅需一半不到的价格就能实现上述功能,同时还送一年的会员权限。
BOSS直聘也想过转头在C端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可惜虽有增长,规模却十分有限。今年第三季度,向求职者提供的付费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2%,仅为1250万元,相比于B端收入仅算试水项目。
总的来说,BOSS直聘获得的利润空间并非是因为其支柱业务更上层楼,或是因为讲出了业绩增长的新故事,而是得益于“节衣缩食”。这样的利润表现,长期来看又能持续多久?
“科技互联网平台”难堵安全漏洞
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赵鹏宣布平台月活用户环比上涨20%,而且,自6月29日恢复注册至9月30日,BOSS直聘累计新增完善用户约1400万人,“完善用户”这个指标,指的是至少发布了一个求职意向的求职者,或是发布了至少一个岗位信息的招聘者。他认为,这些数据都可以被视为“业务重启的标志之一”。
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多,平台的服务难度随之上升,尤其是中小企业资质审核压力,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五年前轰动全国的“大学生李文星之死”事件就曾暴露出BOSS直聘的审核漏洞。2017年5月,23岁的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在收到“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聘用通知后,被要求前往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此后,李文星与亲友联系减少,直至当年7月14日被确认死亡。
事后调查时发现,当时BOSS直聘的审核方式存漏洞,企业甚至可以仅靠名片认证。当年8月,北京市网信办、天津市网信办就BOSS直聘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用户管理出现重大疏漏等问题对其依法联合约谈,并下达行政执法检查记录,责令网站立即整改。此后,BOSS直聘宣布采取“100%审核认证”“组建求职安全中心”“建立平台提醒机制”等紧急措施,并对过去所有未经“机器+人工”审核认证的招聘者,在发布招聘时进行重新核验。
但是中小企业良莠不齐的问题,仍会成为应聘者的噩梦。
今年8月,BOSS直聘“情色招聘”冲上热搜,包括北京、杭州、南京等多地网友反映,BOSS直聘平台上一些打着招聘“董事长助理”旗号的企业实际上会要求应聘者提供性服务。
艾心发现此类职位普遍要求不高,薪资可观
虚假招聘事件同样层出不穷。今年11月,失业6个月的艾心看到BOSS直聘上有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苏州工厂在招高价小时工,便想去试试,结果到了定位地点后发现并没有hr所说的“苏州总厂”,甚至在BOSS直聘上负责联络hr也不过是外聘工中介。据艾心所述,中介一见面就收了几个外地人的身份证,然后带大家到处去应聘,食宿都要自己花钱,“向平台举报也没有回应,最后只能自己先跑了”。
在应聘者为岗位真实性焦心、招聘陷阱屡禁不止的另一面,BOSS直聘却一再标榜自己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致力于给用户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 2021年,BOSS直聘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13亿元、8.22亿元,同比增速为57.7%与60.1%,今年前三季度,企业研发费用已经达到8.9亿元。据赵鹏所言,这部分研发费用除了要提升智能匹配这一核心技术,也会用于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评估能力,“保障用户的求职安全”。
不过,从求职者的经历来看,这家科技公司一直未能解决自身的安全漏洞。
盈利模式单一、难持续,招聘陷阱又多次引发争议,BOSS直聘想要重启业务,恐怕不仅要在安全上增加投入,同时还要拓宽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其他业务模式。但如何在在线招聘领域形成差异化发展,还需要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