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甲管”“乙类乙管”,CNN几句英文讲明白了_风闻
外宣微记-外宣微记官方账号-2022-12-27 19:34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降级为“乙类乙管”。这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如何在英文新闻报道中把“乙类甲管”“乙类乙管”几句话交代清楚,让一般英文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得懂,而不是一脸懵圈地进来又一脸懵圈地离开,十分考验写作者的水平。
如果面向的读者是一群传染病学专家,那么“category A”“downgrade”“category B”几个关键词即可令人心领神会。但是,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毕竟面向的是形形色色的“大众”,这就需要在万千读者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换言之,要确保最广大读者读得懂、读得下去。很多时候,单纯的翻译无法完成大众传播的使命。
细读中外各路英文媒体的报道,文刀君首推CNN这段描述:
Since 2020, China has classified Covid as a Category B infectious disease but treated it as a Category A disease (乙类甲管), putting it on par with bubonic plague or cholera and empowering local authorities to impose lockdowns and other restrictions. Now, it will be treated as a Category B disease (乙类乙管), in the same category as HIV and bird flu. (26/12/2022)
两句话,一长一短,没有简单地堆砌术语,也并非单纯地翻译中文报道,而是恰到好处地举例说明,并补充背景信息。第一句增补了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bubonic plague or cholera)”,并提示读者,“甲管”给地方政府采取封控等措施提供了依据;第二句增补了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禽流感(HIV and bird flu)”。
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举例类比,是一项重要的写作技巧,目的无非是让文章多一分“清晰明了(clarity)”,快速贴近目标读者。
举例恰到好处,比泛泛而谈更能留住读者。正如美国作家Henry James 所言:
An ounce of example is worth a pound of generalities.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文章能多留读者三秒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