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青岛、浙江发布感染数据,这种让民众心里有底的做法应该继续_风闻
心之龙城飞将-2022-12-27 14:01
风声
2022年12月27日 10:30:14 来自江西省
作者**|**朱昌俊
媒体评论员
随着全国多地迎来感染高峰,疫情的走向备受社会关注。12月25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说明:从即日起,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
这意味着,持续近三年的由国家卫健委每天发布疫情信息的“惯例”,将不再被延续。
“乙类乙管”的回归
众所周知,在“新十条”发布后,随着核酸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的取消,确诊人数的统计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确诊数都在三四千例左右,这与大家的实际感受存在巨大的差异。
实际上,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公布确诊人数,只剩下形式意义了。因为它与现实情况的落差,不仅无助于社会掌握真实的感染信息,也难免对官方机构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所以,国家卫健委不再公布每日的疫情信息,符合社会的期待,也是一种实事求是。
同时,也可以引导各地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对医药资源的准备,对重症患者的救治。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家就无需关注感染数据和疫情的走向?而且缺失数据和相关模型,那么防疫决策如何获得必要的信息参考呢?
我们相信,国家卫健委不再每日公布疫情信息,并不等于不再统计和研判涉疫信息。其实,上述通知就明确“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也就是说,相关疫情信息的发布将交由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专业部门,这实际是向乙类管理的一种回归。
知情需求的呼吁
而同时,在地方层面,我们已经看到一种新的涉疫信息公开“范式”,因而呼吁它的扩大和普及。
比如,青岛在12月23日发布信息显示,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东莞也发布称,眼下感染者正以每天25万~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越来越快,“众多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承受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此外,安徽、江西、湖南等多地也给出了感染高峰日期的预测。
最详细的是浙江。12月25日下午,该省举行的防疫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预计高峰将提前到达,并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此外,该省还公布了近期发热门诊就诊病人数量的变化信息,包括重症患者人数,及当前ICU床位的准备和利用情况。
四川省有关部门发布了两次“网络调查”,最终由接近20万人填写了问卷。由北京协和医院发布的调查问卷,也在朋友圈刷屏。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新的“范式”可能就是基于问卷调查的估算,而不再是过去基于全员核酸的精确数字。
虽然上述信息未必如“新十条”前公布的确诊人数那般精确,但在当前现实情况下,无疑极大满足了社会对于地方疫情走向及医疗资源准备情况的知情需要。
实际上,在感染规模快速增长的防疫新阶段,疫情的变化和走向有了新的不确定性,全社会对疫情的认识都在经历重塑,社会对涉疫信息的需求其实更为强烈,也更多元了。
走向“后疫情时代”
一个地方的感染规模到达了什么程度,何时度过高峰?面对疫情的发展,医疗资源准备工作,尤其是重症急救资源准备得到底怎么样了?这类信息,不论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还是基于给社会释放准确的防疫预期,为个人防疫提供更好的参考,避免社会恐慌,都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时值岁末年终,一些人要不要选择返乡,选择何时返乡,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地方疫情信息,才可能有更为理性的个体抉择,从而实现更多的防疫“群体理性”;
再比如,阶段性公布重症患者数量及救治情况,可以帮助社会对感染后的真实风险有更准确的判断,这比单纯地强调“重症率低”有说服力得多。
而动态公布医药物资供应情况,也可给居民个人购药、就医等提供科学指导。
另一方面,让社会及时了解地方政府到底为防疫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各方的应对情况如何,其实也是为政伦理的一种体现。
要知道,此前相关部门提出的重症急救资源指标,多是要求在12月底前达标,现在这部分工作到底完成得怎样,需要有公开的信息披露。其实,医药资源的准备和供应,本身也建立在对需求信息的掌握和研判之上。
更进一步,防疫应对信息公开后,实际在客观上会形成一种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横向对比,这在无形之中也会产生一种鞭策乃至竞争的效果,有利于各地更加重视对医药资源的保障。
还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百业待兴,各地也在着力推进复工复产的今天,涉疫信息的充分供应,同样是给市场树立准确预期的内在要求。毕竟,很多行业的复苏,都与人口流动、物流的正常化息息相关,帮助市场主体掌握好各地疫情的进展情况,对于企业合理安排复工复产的进度,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相较于此前常态化防疫下的涉疫信息公布,当前阶段的疫情信息披露其实上可以更多元,更丰富。对社会来说,每天的确诊人数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但是,疫情如何发展,各项应对准备如何,重点人群的受保护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对防疫新形势的“直面”和感受,以及整个社会在“后疫情时代”的理性发育。
“新十条”后,社会走向更开放,涉疫信息的供应也理应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