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i机器人IPO:弃C端投B端,故事讲到元宇宙_风闻
镭射财经-立足数字化思维,深挖新商业故事。2022-12-27 09:29
本文转载自产业科技
曾起诉苹果,要求索赔百亿的小i机器人,正披着中国AI战袍冲向纳斯达克。
小i机器人成立于2001年,是结合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情感计算和数据智能和超级自动化等六大技术,研发并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认知智能平台。目前,小i机器人形成了AI+联络中心、AI+金融、AI+城市公共服务、AI+建筑、AI+元宇宙、AI+制造以及AI+智慧医疗等多元化产品及产业形态。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小i机器人称,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技术基础设施、营销和品牌等。从AI技术探索到找到合适的上游模式,再到与苹果的专利纠纷、开启对元宇宙的探索,袁辉正在带领小i机器人,开辟一个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样本。
C端转B端
身处参与者众的AI行业,小i机器人历经C端挫折后转向B端市场,找到了更广阔的技术变现空间。
早年,小i机器人C端用户优势明显。2007年,小i机器人成为微软MSN全球7亿用户唯一指定的机器人合作伙伴,有200多个国家的机器人开发者使用小i平台及工具。2008年,小i机器人的全球用户达1亿。
然而,C端运营成本高昂,变现路径不明确。虽有庞大的用户数和流量,小i机器人并未找到合适的变现模式。运营坐拥上亿用户的平台,小i机器人也需花费大量的服务器、带宽、人力等各方面成本。小i曾试过广告、游戏、电商等变现模式,但相较于庞大的成本支出,仍难以实现收支相抵。
甚至今年,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还在采访中称,回过头来看,C端的通用人工智能,至今仍未找到明晰的变现途径。苹果的Siri已经发布了10年,也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而且苹果每年对Siri可能有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投入,普通的科技公司难以承受这样的支出。
因此,转型势在必行。自2009年起,小i机器人将商业模式从C2C调整为B2B。定位从通用人工智能转型为专注具体场景的狭义人工智能,开发和推广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的认知智能技术和产品,利用认知智能产品和服务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袁辉称,除去占整体业务30%左右的智能客服,小i机器人探索的领域还有:AI+建筑,建筑审图10分钟能检测完成;智慧城市,涵盖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以及政府基层治理等领域,帮助城市实现智能化升级;软硬一体化,包括外呼一体机、智能AED体外除颤器等产品,用于社区防疫、公安反欺诈、医疗设备等行业。
招股书显示,目前,小i机器人的客户已涵盖了中国银行业和电信业的几乎所有巨头,包括三大运营商、前五十大银行、华为、小米、京东、顺丰、携程、海底捞等。
不惧专利纠纷
小i机器人近年业绩情况尚可。招股书显示,小i机器人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1386万美元、3252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小i机器人的营收从2021年同期的887万美元增加45.0%至1286万美元。
去年扭亏为盈,盈利走势向好。2021年,小i机器人的净利润为337万美元,相较于2020年净亏损706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上半年,小i机器人的净利润为59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99万美元。
小i机器人达成今天的成就并不顺利,在专利上,与苹果经历了长久的纷争。小i作为全球首款聊天机器人,诞生于2004年,比苹果的Siri早7年出现。小i机器人认为苹果Siri存在侵权行为,为维护自身专利权已持续抗争十年,要求苹果索赔100亿元人民币。
9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小i机器人一件名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发明专利ZL200410053749.9,经过无效审理后认定:维持专利权有效。随着小i机器人的专利再次被专利局认定有效,预计后续法庭的专利侵权审理也会进入实质阶段。若能成功上市纳斯达克,小i机器人与苹果的专利纷争也可能会有新的进展。
不管怎样,专利已是过去完成时,小i机器人的未来布局更值得关注。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机器学习即服务市场规模估计为15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3%。小i机器人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相比以往的专利纷争,在行业中的突破大概率更有难度。
今年,小i机器人发布进军元宇宙战略,以认知智能为基本点,多元化渗透。袁辉曾在采访中提出,元宇宙时代,将是多模态交互方式的升级,手机上的APP全部会变成数字人,成为整个人类获取未来信息世界的入口。此外还有数字藏品和AR/VR,小i正在探索可以进行人机互动的AR/VR产品。
在认知智能生态之上,只要元宇宙的火不灭,小i机器人的新商业故事就能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