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缩空气用于船闸和水轮机组控温_风闻
青鼎01-任何真理都有适用范围,超过极端就成了谬论2022-12-28 21:29
【本文来自《所谓超级压缩空气(液态空气)储能调峰,是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压缩空气用于船闸和水轮机组控温。
设水库死水位以下五米为船底安全水位,其下可设置N层固定高压钢管和可膨胀管套(或完全让开航道),其上(日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以下五米之间)设置可移动可膨胀输储气管球。船闸室内同理,水下每一米深度设一层,十米可设5层(或挖掘船闸两侧山体并沟通底部,同样设置梯级压力管路,对应水库各层气压)。地面额外设置空气压缩机和各级压缩空气(液态空气)储罐。
详细分析如下:
①小部分过闸水势能转变为气压,然后泄压(填充船闸)制冷用于水轮机组控温(水压气、气替水,无限循环)。
具体而言,电驱空气压缩机提供0.2至0.3MPa的初始低压空气,平时储存在库水下二十至三十米中(提高水位略微避免上游来水势能损失),船闸升水位第一时间依次泄压至两侧山体空腔内或船闸室内(安全水位以上可移动管球。多级船闸可梯次泄压至上一闸室安全水位以下固定管套),抢占空间以替代部分水,各层气压梯次损失约0.01MPa(一米水压)并略微降温,之后加水增压(每十米0.1MPa)并略微升温。所得压缩空气恰好可用于水轮机组控温,富余量储存在水库内,或液化储存在地面高压罐内,夜间泄压人工降雨(梯级水电站联合操作呼风唤雨,可在白天除湿除云雾,将下游无效降雨转变成上游有效降雨,从而增益光风水电)。
②梯次损失0.01MPa气压能量比较小(需智能精准操控切换),所节约水能发电效益巨大。
百万立方米0.2MPa压缩空气耗电约41至48兆瓦时
1000000×250/6150=40650.406504千瓦时=40.65兆瓦时
1000000×132/2766=47722.342733千瓦时=47.72兆瓦时
三峡水头90米百万立方米水可发电222兆瓦时
1000000/4.5=222222.222222千瓦时
长江三峡船闸半年耗水约40至42亿立方米,相当于损失水电约9亿千瓦时。
多层梯次输气需要智能控制系统按水位水压变化精准梯次切换,并梯次关闭各层管路,避免反流。若仅设置二层,则可手动控制(与停放水联动即可,例如三个电开关,甲开放水气,乙开加速加量放水断气,丙关停水断气)。
注:所谓梯次泄压梯次损失约0.01MPa(一米水压),并非第20至第13层分别泄压至上一闸室第19至第12层这样一一对应。而是根据水压,若20层累计占据5米水深,则第20至第13层大约对应上一闸室第15至第10层,并需要根据加水增压速度随时切换至更上层,同时梯次关闭气压较高的深层,避免反流。
压差越大(每层距离越大),操作越简单,抢占空间速度越快,水能损失越少。但气压损失越大。
压差小(层距小),则气压损失较小。但操作比较复杂,水能损失比较大。
因此存在一个便于操作的有利区间(层距一至三米左右)。
③提高船闸运行效率。
三峡船闸每次耗水约280×34×90=856800立方米,平均过闸时间约150分钟,放水时间取值90分钟,则平均每分钟放水升降一米即9520立方米(初始较快,可能每分钟二米以上?)
压缩气体密度设为2kg/m³求得风速99m/s
假设输气管截面积一平方米,每分钟60×99=5940立方米可抢占小半空间
压缩空气抢占一半空间,等于水位升降耗时节约一半。假设轮船进出耗时60分钟,也就是放水90分钟,节约45分钟,相当于总150分钟的30%左右。
最后再看两种方法思路优劣利弊:
山体洞穴法可用最小的气压占据最大空间(洞穴高度与水位差可折算为气压。注:普通节水船闸涵洞底板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上、下游最低通航水位高度之和的一半),节约更多水能。需要合适的沿岸山体。
分层法可利用水压制取更高压力的压缩空气,从而实现水压气、气替水无限循环。适用于水库内和多级船闸。
二者搭配,可取得较高综合效益。
④冬季降雨少,水温低,密度高,船闸消耗同等体积水质量较大,可发电量较多。
向家坝、三峡水温三月15至八月20℃左右,密度比差0.089%强,根据武汉重庆引力矫正后压力比差0.0666%强。
三峡船闸半年耗水41.81亿立方米可发电9.29亿千瓦时,假设三月节水一半
0.00089×92900/12=6.890083万千瓦时
也就是在最缺水的三月可发电量偏差约6.89万千瓦时。
蚊子腿也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