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养老育儿记(65)健康“自治”身体“自愈”:我们一家保持“零感冒”_风闻
来者建强-仁者见智2022-12-28 20:13
这些天,四方邻里纷纷传出家人“阳了”的消息。在金华本地方言里,“阳”和“洋”谐音,而“洋”就是“融(溶)化了”的意思,比如说冰雪、糖果“洋了”,就是它们遇热、遇潮而化水了,当然有时也暗含“萎靡”之意。
人“阳了”“化了”,而外面街道却有点冰封冻住了的冷清感。
我依然每天照常外出买菜和取包裹,眼见街上的行人日渐稀少,店铺临时歇业打烊的很多,停在道路两旁的私家车有所增多,一家往日热闹的幼儿园前不久也突然“人去楼空”,这样的“冰冻”情景虽然不稀见,但我多么热切盼望能早日“化开”,重新焕发和活络起来。
路人几乎个个戴口罩,十有六七的人却一眼就能被辨认出已经染上了较明显感冒的症状:鼻塞严重、接连打喷嚏,还有“兔子眼”。人们所戴口罩五花八门,有普通医用蓝面的口罩,有所谓能防病毒微粒的N95口罩,有多层纱布制的口罩,还有出奇大的口罩外表一侧貌似安着过滤装置。
昨天(2022年12月27日)下午,天气阴沉、灰蒙,我到离家1公里外的乡镇包裹代收点取包裹。先是去乡政府隔壁的邮政所,那里存放着一个内人的购物包裹。街道两旁的居民都齐刷刷地戴着各色口罩,有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性村民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他严严实实地戴着白色的像是N95口罩,手里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饭碗。
过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喜欢端着饭碗四处游荡,形同“吃百家饭”一般,与人边聊边吃,我从小也染上这个毛病,常常吃到饭菜冰凉,因此没少挨母亲的骂。
看到那熟悉的一幕立即激活了我的好奇,他该怎么吃饭呢?没人与那位男村民聊天,他在马路牙子上来回踱着步,动作迅速地把口罩拉到鼻子上,喂一口饭到嘴里,然后把口罩又拉下来罩住嘴。吃完那顿饭,他该换个新口罩了。
因不可测的疫情原因被耽搁了一两天的几个包裹分别被派送到了三个代收点,它们彼此相距不远,刚好把乡政府后面的一个广场小公园围成一圈。这个公园如今有一个新名字,叫“核酸公园”。这个新名字是我前几天从路边的一个小姑娘那里听到的。
那天下午取完包裹回家的路上,迎面蹦蹦跳跳而来三位小姑娘,个子大的一个像是带头大姐,看起来十岁左右的样子,而小一点的两个七八岁,“带头大姐”欢快地笑着对同伴们说道:“我们去‘核酸公园’那里玩吧。”
“核酸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一间用来操作核酸采样的小屋,过去一年里,这间小屋两侧的四个采样圆孔前几乎日日排着长长、密密的人群队伍。昨天,再次路过此间,广场已空旷无人,小屋窗外不知何时贴了一张“暂停”的白纸通知单。这里按下“暂停”,社会生活则从此踏上回归正常之路。
在第三个包裹代收点,一进门就让我开了眼,只见一位个子不高、从头发到着装都分外整齐、戴着大口罩的男性,一手举着一个小瓶子,像喷香水似的朝他四周的空气“吱吱”地喷着气雾状液体。我以为是哪个部门派来的机动的消毒工作人员正在现场作业,多亏那位男性自我暴露了,他一边喷,一边用感冒的鼻音说道:“消消毒,消消毒。”而后,他赶紧把包裹号报给了代取点的老板,带上包裹和小瓶子匆匆驾车一溜烟地消失了。
晚上,我把路上所见当作了饭后谈资,历来将卫生事业当作第一家务的内人听了大发感慨,说道:“男人也会这样啊!”我笑问,核酸检测有分阴阳,爱卫生之事难道也有分男女吗?
说道这些疫下见闻,并非为了接下来可以显摆我们一家保持至今的“零感冒”战绩。据说,网络上广为流传一张“个人战疫淘汰赛表”,按照此表所言,今天(12月28日)还未染恙的,就已获得入围“半决赛”的资格,能挺过元旦则有机会晋级春节“总决赛”。
愁眉苦脸是熬不了寒冬的。人们用一种游戏的轻松心态面对当下严峻的大流行,不仅无伤大雅,还有诸多可取之处。人类文明的起步便是始于各种原始游戏,一如今天孩子气十足的那些游戏。
我们一家四口,我、小宝、内人和我母亲。说是“零感冒”,主要指的是没有出现明显的感冒症状。据有关专家的说法,这次大流行中多数人会被感染,多数将是无症状的。感染一次相当于打一针疫苗。
按我说,无症状就是好症状,就好比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若是天天为无症状不知何时变成有症状而坐立不安,费尽心思,那简直就是没事找事。没有新闻而制造新闻,那不是很讨人厌的事吗。
远的不说,光是12月份以来,我们一家四口没有人患感冒的。母亲在月中有一次偶感风寒,不舒服了半天,然后裹着被子躺了一下午很快就恢复如常了。那天中午,太阳很好,母亲闲着无事就去菜地拔草,活动活动,身上很快热起来了,有点冒汗,为“贪图凉快”而脱了外套。回家后又因为麻痹大意而忘了及时穿上外套,结果喂鸡的时候就受了风寒。
“那天,我心里有点怕起来,还以为这下完了,要被感染了,吓得我赶紧钻被窝里睡一觉。”事后,母亲对我说起这遭,她的语气又调皮又自豪,我真拿她没办法。
不过,我实在佩服母亲她老人家的镇定和果敢,及时采取“自救”的措施比专家的建议管用多了。所以,我要是再胡诌些“浑身会酸痛,喉咙有吞刀片感”之类的恐怖症状来吓唬母亲,母亲肯定是不感冒的,她会一脸不快地反问道:“以前得流感的人不都这样的吗?”。
我只能就事论事,夸她身体硬朗,宝刀不老,然后再好言提醒,年纪大了务必要谨慎。这些事后的废话,稍微添加一点爱意,对于“吃软不吃硬”的母亲来说还是能产生安慰效果的。
我们一家如何做到“零感冒”,用母亲的话说,不打针,不吃药,身体自会主张。换个文绉绉的说法就是,尽最大限度维护身体“自治”,确保身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
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了这三件事:一、合理、均衡饮食,多喝茶、适量饮用葡萄酒;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习惯;三、勤锻炼,心态放松,心有“阳光”。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富起来了,住有大房子,行有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油润。然而,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并未呈现出同步向上的发展态势,相反存在普遍下滑的隐忧,基础性疾病逐步增多。造成基础性疾病增多的主要诱因,除了生活压力之外,就要数营养结构不合理的日常饮食了,也有专家称之为生活方式西方化的结果。是否是“西方化”恐怕不是关键,真正的要害在于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饮食诱惑,是个人选择不善的问题。
最近五年,我亲临厨房,掌一家之勺,一日三餐坚持荤素搭配并以素为主。前些年,我把小餐桌图片放在文章中间做插图用,可爱的读者在文末评论区留言道:“看这菜色,好素啊。”
我们家吃得确实偏素,早餐主打每人一碗八宝粥和一颗母亲养的土鸡蛋,午餐、晚餐通常“两菜一汤”,晚餐偶尔肉汤面。两餐之间有水果加餐,水果品类应季而变,尽量不吃反季节果品,如最近吃较多的是柚子和苹果。英国有句谚语说“一日一个苹果,助你远离感冒”,华南也有民间防病的顺口溜:初夏吃枇杷,秋冬多食柚。所以,吃得较素的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绝不是“吃素”的。
2021年1月底,我在总结我家的战疫举措时,就曾撰文强调“喝茶是最优雅的‘战疫’姿态”。一位武夷山的老友阅后深有同感,他担心我的茶叶不够用,又额外加急给我邮了一份上好的武夷山红茶。既是武夷山“茶雄”的关怀与厚爱,我只有笑纳领谢了这份健康的赠礼。
喝茶,喝中国好山水养育的好茶,对调理体质、预防感冒有一定疗效,这是有许多医学实证的,我们一家的健康也多受惠于茶。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单指勤洗手,卧室勤通风,外出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我想特别提醒的一点,不要随地乱吐痰,也要避免在公共场所毫无遮拦地打喷嚏。
近来去菜市场的一路上,我经常看到有居民站在路边的树底下扯开口罩用力咳嗽,然后不停地往树根部吐痰。也有行人可能是实在憋不住,摘下口罩,脖子一甩,张口“呸”的一声,朝脚下的路面吐出一大块的黄色黏液。久而久之,街道两侧的路面“长起”数不尽的黑斑,成了“梅花路”。大风刮过,“梅花路”上扬起一片灰尘扑面而来,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我们应时刻谨记,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是个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的不可分割的责任。
在流感高发时节,家人随时有可能被感染,我们对此平静以待,我们同时也自信,平时做好健康维护,就无惧病毒,甚至还要学会与病毒“交朋友”,和平共处。如果现在才意识到个人健康账户“余额不足”,那么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多加重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想到最近国家再次提出推进“农业强国”战略,虽然很多报道的关注点在于“粮食产量连续8年维持1.3万亿斤”,但我认为媒体今后关注的侧重点应转移到大力提高粮油畜禽产品品质的健康问题。我对此满怀期待,提升国民健康“自治”身体“自愈”能力,不仅要丰富医疗保健,更要有高品质的餐饮满足人民的需求。而未来科技强农,正是国民健康的有力保证,也是国家基础稳固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