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时代下的中国云: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必要的数字底层_风闻
星船知造-星船知造官方账号-2022-12-28 20:48
文 | 唐晓园、孙鹏飞
编辑|唐晓园
正文共计:9532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电气时代迈入信息时代,人类靠的是“两把刷子”:迭代手中的生产工具、不断发展生产力。
全球迈入智能化时代的今天,算力成为我们手中新的生产力——它同时裹挟新的产业革命和入局未来的筹码。
对个体而言,算力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过算力购物、出行、决策,甚至我们的生活行为本身也构成算力的一部分。
对国家而言,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档口,要完成数实融合和实现智能制造,就必须强化我们自己的算力,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表面看,算力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不同,它看不见摸不着,更虚无缥缈。但其实大国的算力崛起是一项实打实的超级系统性工程——
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以中国电信天翼云等为代表的中国云队伍带队,逐渐形成一个能良性运转的中国算力生态。
今天星船知造通过解答7个问题,从以下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一探算力时代下,中国电信天翼云正如何筑牢中国数字经济的底座。接下来你会看到:
**1, 宏观中的国云使命:**数字主权、东数西算和必要的算力时代新基建。
2, 微观下的中国智造:
聚焦一座城——上海电信智云网络加快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进程侧写。
深入一个制造业场景——天翼云如何助力一家上海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产线系统集成商降本增效。
国云的使命
1、 国云和国家数据主权有什么关系?
天翼云十年。它作为国内最大的混合云,全球公有云市场排名前十中唯一的央企品牌,生来肩负国家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先简单说说当今时代“数据主权”的概念。数据是新时代发展的水和电。每个现代人平均一天差不多就能产生1.5GB的数据——从睁开眼刷手机开始,出门打车、在线沟通、外卖点评……我们不断生产出新的数据同时依靠更多的数据和算力度过习以为常的每一天。
人类已经不可能中断数字化进程,虚拟人、元宇宙、数字孪生城市等都将助力我们迈入更文明的纪元。
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数据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我们必须牢牢把控数据安全:2021年9月,中国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明确指出,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在当下的国际形势和产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国家队云把握“数据主权”,才能实现千行百业上云中数据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信。
图源:中国电信官网美国在2012年就发布“国防部云计算战略”,印度、俄罗斯、法国也都推出“国家云”战略,日本同样力推云服务的国产化。
中国“国云”的发展,也有着国家政策的清晰指引。2022年7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其中提到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建设“国云”。2022年7月24日,国资监管云正式启动。
核心数据从来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建设自主可控的云基础设施,来保障中国数据安全。
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市场规模、运营能力,还是从强大的云网底座等多个维度来看,中国电信天翼云都正担负起牵头国家云建设的重任。
2、如何理解天翼云在当下数字经济时代扮演了更重要、多元的角色?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天翼云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回归科技型企业赛道的新窗口。
2, 从自身定位看,随着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云服务商的定位也从“提供产品”转向“解决方案\服务提供者”。
云计算行业在经历了前些年快速增长的**“消费互联网”**后,目前已行至“产业互联网”的深水区——它的入场难度远高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讲究的是谁拥有对具体行业的深度认知和对具体场景的深度把握——才能为客户带来降本增效的可靠服务和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中,中国电信天翼云正在不断拓宽自己的想象力边界,同时坚持关键技术的自研: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方案和产品,不断深入更多行业的业务场景。
图源:Pixabay我们以天翼云深入“医院信息化变革”举例:
按医院细分业务场景,可以上云的部分包括:移动便民APP、核心系统上云、医疗影像云、云联络中心业务、远程示教、云桌面、办公OA、远程医疗等。
在火神山医院业务系统上云的案例中,天翼云具备**“云网融合、专享定制、安全可信、属地服务”**等特点,使医院庞大的信息系统得以更低成本、短周期的完成了交付。同时通过接入天翼云平台统一运维,降低本地运维成本和复杂度。
3,从共同助力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天翼云还具备重要的“平台身份”:汇聚各家云厂商,共同展开专业分工合作。
这一过程中,天翼云作为国家队的运营商云,和其他云厂商正共同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大厂云之间展开分包合作,总体合作大于竞争。比如在政企市场,天翼云有时扮演“队长”角色带领各大厂云共同助力政企市场的产业升级。
通过专业的分工与合作、通过积极开放的平台环境,中国云厂商们正共同助力国家的数字化转型。
继往开来的战略
3、什么是东数西算?它在“云时代”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东数西算”的“数”就是数据,“算”就是算力。
从字面看,就是把东部的大量数据,传输到更广袤和更具清洁能源优势的西部进行运算。
国家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能源支撑。东数西算就有三个“传统能源”前辈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
和“电、气、水”不同,东数西算围绕的是新时代的能源要素:数据和算力——它决定着中国下一个二十年的国运。
今天中国的算力资源正在从“集中部署”方式向“中心+边缘”的多级化方向发展:既能进一步延申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又能在广袤西部地区形成新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最终形成转型升级下的产业资源布局。
4、天翼云如何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和我有什么关系?
东数西算有8大算力枢纽节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
10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在天翼云的10年发展中,始终凭借云网融合优势构建云网操作系统。这些年天翼云也在逐渐向西部地区加码。今天天翼云构建了**“2+4+31+X+O”**的云网资源融合布局:
“2”是两个服务全球的中央数据中心;
“4”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等4个重点区域节点;
“31”是指每一个省份都有一个数据中心;
“X”指广泛分布的边缘节点,部署在离用户最近的层面;
“O”是指海外节点。
目前在西部地区,天翼云拥有内蒙古、贵州,宁夏、甘肃4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天翼云正携手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云计算重新整合数字经济产业链。
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的龙头,也正成为天翼云长三角一体化云资源布局的中心。临港、青浦正在建设大规模的新型智能数据中心,青嘉吴枢纽节点已初步建成 4500 台服务器——正统筹西部算力协同,加快实现“东数西算”。
这一切,会为我们的西部地区带来新的高端制造业就业机会和产业跃迁新机遇。
图源:中卫市沙坡头区官网1、 新的就业岗位
西部长久以来源源不断的为全国提供“气、电”等能源滋养。今天,以天翼云为代表的云计算产业终于为西部带来了新的中高端就业岗位。
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IT设备制造等原本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一线城市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
2、西部产业跃迁
西部绝不是承接低端产能,而是正在发展成为中国的数字经济高地。如贵安、乌兰察布、重庆、中卫等城市正上位为算力时代的“数字经济主角”。
这一过程中,天翼云始终为东数西算构建算力底座。目前天翼云除了继续加快在八大枢纽节点的建设工作,也积极联动产业上下游,加速构建全国算力网络。
必要的基建
5,如何理解天翼云是国云底座的构建者?
在赶超发达国家的牌局中,中国有力的筹码之一是智能制造——通过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升级,来实现降本增效。
在中日美德四个制造业大国中,日、德有制造技术,却少有全球知名的IT企业;美国重信息技术,却也相对产业空心化。只有中国两手抓,形成这场工业4.0全球竞争优势。
在加速中国智造的过程中,诞生了两个看起来略有相似的名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提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产业水平。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科技型企业等。
产业数字化:用AI、大数据、云计算与实体产业结合,国内参与者包括电信运营商、制造业企业等。
打通全社会信息大动脉的前提在于建立一套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强大有力的“国云底座”——也就是云计算的基建实力。
中国电信天翼云自身具备云网融合的优势:“云在哪里,网络就部署在哪里”。
星船知造看来,中国数字经济中的算力就像自来水一样,成为一项随取随用的数字经济新资源。计算后的数据会从“水龙头”中流出,途经“阀门”排布的“水厂”(算力基础设施),再流过纵横交错的“水管”(传输网络),到达目的地。
在中国各大云计算服务商中,中国电信天翼云无论在算力基建的布局还是在传输网络的建设中,都处于领跑地位。下面我们就主要从算力基础设施和传输网络的部分重要建设上,看天翼云如何夯实中国数字经济底座。
从算力基建上看——
**数据中心(IDC):**东数西算大背景下,西部地区投建了大量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整个互联网的“大后方”,也是云计算应用的基础。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数字经济下一座座蓄水池,不断聚集及分流“水资源”——数据储存与计算。
中国电信天翼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IDC服务商,已建成700多个数据中心和48.7万架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
比如双11,比阿里更关注剁手节流量高峰的可能还有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因为阿里的淘宝、支付宝主站会设在上海,租用上海电信的IDC机房。2017年双11,50%以上网络流量汇聚在上海电信的IDC机房节点,每秒峰值达到了1430G。天翼云IDC机房的数据储存及处理能力抗住了双11一波波流量高峰。
这样的基建优势,让天翼云IDC的主机托管(数据计算)、资源出租(数据储存)及系统维护等业务吸引了包括阿里云在内的互联网云计算客户。也用另一种硬核实力撑起了中国云时代的便利。
**边缘计算中心:**如果数据从东部传输到西部,不可避免会产生长距离传输的时间差,俗称“时延”。像金融、证券交易这些每秒都能带来盈亏变化的业务,以及像自动驾驶这类每秒延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场景,就需要一种本地化数据处理云计算的方式——边缘云。
说白了,边缘云是将云计算能力迁移到更接近用户取用端的本地。实现边缘云的基建就是边缘计算中心,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个矗立在楼顶的水塔,更靠近用户。
中国电信天翼云目前拥有3000多个边缘机房以及6万个机楼和综合接入局所资源,在边缘云计算上拥有先发优势。
图源:Pixabay如果说数据中心决定了云计算的硬实力,那么边缘计算中心则丰富了云计算的业务版图。
星船知造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小场景中,看到一个关于中国双碳的命题和未来智慧出行的某种形态——
燃油车通过一条ETC车道能比通过普通人工车道减少“71.2%的碳氢有机物、71.3%的一氧化碳、48.9%的二氧化碳排放”。
按照前瞻研究院的测算数据,如果车辆能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50米的高速收费站车道,有ETC车道的通行时间比人工收费车道在入口、出口处的通行时间少31秒和63秒。
时间节省了,汽车油耗也同比减少。靠的就是云边端一体的数据处理方式:
端:车辆上的ETC收集数据,执行指令。
边:高速上的边缘计算站点,实时计算数据,快速下发指令。
云:云端将训练好的计算模型下放到边缘测。
目前,中国电信形成了**“2+4+31+X+0”**资源池布局,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节点,延伸算力体系至海外,形成了分布式云资源池布局优势。
图源:Pixabay从传输网络上看——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如果说科技企业也可以通过扩大建设算力基建,更迭出更高效的算法创造出数据计算的腕力,那么在数据传输网络上,天翼云已建成壁垒——已铺设了一条条数据传输的“水管”,并形成广覆盖、快连接特性。
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共享网络和全球最大的千兆光纤网络。
珠峰大本营1号营地也通上了电信的5G网络。中国电信与央视推出5G慢直播,记录着珠峰24小时的日起日落。
在珠峰雪山上铺设通信基建 图源:中国电信官网又如东数西算战略下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8大国家枢纽节点,都连接上了中国电信的CN2-DCI(多业务承载网)、政企OTN(光传输网)等带宽在300T的高数据承载量网络。
这根“粗壮水管”不仅能快速直达国家级算力中心,也能快速将计算后的数据回流至所需取用的“水龙头”。
可以说,就云网融合的优势看,中国电信天翼云以云计算能力的桅杆和基础设施能力的底座,率先升起了国云底座的船帆。
微观下的中国智造
了解了天翼云“国云”的重要性和优势后,我们再聚焦一座城——上海电信结合云、网优势下的数字经济新应用——智云网络——是如何加快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进程的。
6,聚焦一座城:上海的智云网络有哪些实际应用?
在智云网络诸多应用中,我们主要选取了云宽带和公共算力平台两大应用。
**云宽带:**从城市的网络变迁看,云宽带是满足市民更高上网需求的必然产品——
上海有诸多标签,“千兆光网之都”、“千兆5G之都”、“千兆WIFI之都”。传统千兆宽带业务上网,就像是在宽敞道路上行车:
数据通过家庭网关(调制解调器)-城域网-骨干网-服务器对应网络-服务器的链路访问网站,经过的每一个关口都需要验证和等待——就像在宽敞的道路上开车,你总会吃上几个红灯。
云宽带是“开车出行直接跑上高速路”,避开了“红绿灯”:数据处理、验证直接在云上进行。对C端用户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更快捷、安全地用网。
使用传统宽带上网会出现上传速度与下载速度不对等的情况。一般家庭上网看电影、直播都以下载数据为主,因此家庭宽带主要满足下载速度,而非上行速度。
如果用上了云宽带及随之配带的智家硬盘应用,宽带的上行速率可以达到500Mbps,一段1G大小的视频可以秒上传到智家硬盘。
针对不同用户,云宽带还能提供游戏加速、海外加速等增值应用。游戏中因网络卡顿带来的“落地成盒”悲剧将不复存在。
又如上海电信有49个全球CN2节点,经过了海外加速服务后,海外网站打开速度缩短为之前的1/5。“黑色星期五”海淘抢购拼的不是手速,而是网速。
更安全则体现在:网络环境中难免存在钓鱼网站、诈骗信息,云宽带提供了绿色安全上网业务,对诈骗网站的拦截率达到99%。
对企业端而言,云宽带的意义是提供一个链接数据储存、计算,搭载云端应用的新型私有云新通道——
企业建云往往面对上云投入高、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云宽带将路由器、防火墙等功能集成在云端,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组网,部署时间缩短了1/3,硬件成本也大幅降低。
上海电信已经部署了13个上海边缘节点,未来将加快实现具备60个边缘节点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边缘节点基础以及网络基建优势,以云宽带为入口将提供给企业在边缘端大带宽、高算力、低时延的数据计算需求。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云宽带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私有云空间,更契合B端用户的需求。
星船知造认为,未来云宽带的B端业务可能会更聚焦在以下两类场景——
**a.**为视频类互联网企业提供CDN(内容分发网络)服务,以此为起点提升视频类互联网企业的用户体验。
**b.**为云游戏、VR等企业提供低时应用服务:云游戏不再卡顿,VR应用也不会因为画面不连贯带来晕眩感,从而增加大面积落地的可能。
**公共算力平台:**今年7月,上海电信在运营商中率先发布了“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就像是建了一座算力资源的“水厂”,企业只要拧开水龙头就可以随取随用由上海电信提供的算力资源和平台能力,不需要自己额外投入建设。
**算力:**上海电信主要提供IDC机房的主机、裸金属服务器以及一体机的算力资源。比如视频服务提供商芯翌科技选用天翼云及公共算力服务,提供包括视频治理、视频计算等服务。
像算力这种重基建的资源,更需要行业间的融合。今年7月上海电信联合上海超算中心、复旦大学等机构及企业发起“智能算力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在算力上合作上,上海超算中心等企业的算力将融入上海电信“智云网络”架构中。
**算网:**公共算力服务的算网建立在上海智云网络框架上,可以接入跨域、跨省网络,以及多云互联模式调度。
我们以锦江集团为例。锦江集团的业务系统部署在多家公有云上,各分公司又独立组网。集团及各子公司都有做数字化布局,但通盘看来,云与云间的数据没有打通,各子公司间的数据也相对缺少融合,数据孤岛依旧在。
对此,上海电信提供了云专网产品。首先,云专网支持企业总部、分支站点、自建机房、私有云、天翼云及第三方公有云,在网络层面实现多云互联——各个云上的生产系统和应用模块通过云专网归集。
同时,云专网是一款建立在电信骨干网CN2-DCI上的产品,可以让总部机房、各级分公司、外联单位单独隔离接入云专网,相互不影响。
**算法:**算法决定了AI落地场景的丰富度。目前上海电信具备面向细分行业的15个算法模型及场景应用,包括人员跌倒检测、口罩识别、安全帽识别等可落地的13个智能视觉算法产品和2个语音识别算法产品。
前面提到的上海电信参与发起的“智能算力应用联合创新中心”,首批成员单位还包括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依图、上海通服、上海芯翌科技、盈唐和51world等。
联合创新中心的四项重点工作,有2项涉及算法层面——
1,构建垂直行业“算法仓”,提供“算法超市”服务。
2,与华为、商汤、依图等国产自有智能算力算法公司开展合作创新,实现关键技术自主掌控。
上海电信与AI企业在算法上的合作,既积累了业务AI落地场景经验,也会在即将到来的PaaS之争中储力蓄能。
7、深入一个场景:天翼云能为制造业企业解决什么痛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的当下,“上云”是必然?
这就需要先解释一下大多数人都会被绕晕的三个智能制造概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第一代智能制造也被称作数字化制造,以计算机数字控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开始应用于制造业。比如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通过改变数控程序参数,就可以调整加工零件的形状,生产效率是普通机床的3-5倍。同时在产品一致性、加工精度上都具备普通机床难以匹敌的优势。
数控机床 图源:pixabay工人们的工作强度因此减轻——机器开始替代人工。
与之同步共振的是产线数字化建设:在设计端采用CAD、CAE等工业软件设计、建模、仿真;在企业数据管理上建立包括ERP、PDM等信息化管控系统,提升生产环节效率。
**网络化:**有了数字化作为基础,第二代智能制造也叫网络化制造,核心是“互联网+”。
网络化连接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打破企业信息孤岛。C2M等生产模式的出现,正是得益于网络化制造。
企业制造模式开始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大规模生产,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
**智能化:**在网络化制造的基础上,结合AI,便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核心——智能化。
在智能化产线中,制造系统将具备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简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概念后我们发现,云计算正是网络化的核心,也是智能化的基础——中国的制造企业要在全球形成核心竞争力,上云是必然。
接下来,我们聚焦上海电信与一家制造企业的上云结合,一窥制造业上云新变革。
伟本智能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产线系统集成商,在部分制造业场景中,伟本智能主要有以下痛点——
办公端:跨区域间的信息传输及接收效率低
工程设计端:软件授权费用高,授权步骤长
维护端:产品运维依赖工程师现场调试
上海电信为伟本智能提供了两样产品:云电脑、云专网。
云电脑——
今年5月,上海松江伟本智能的产线、仓储正正常运作,但现场只有27名操作员工到岗——不少员工还“宅”在家办公。指令从家中电脑、手机端发出,迅速调控到仓库、设备。这里就用到了上海电信的天翼云电脑——把办公室电脑迁移到云端,员工通过访问云端电脑办公。
在设计端,云端电脑装有专业级CAD等设计软件,设计人员即使没在办公室现场,依旧能继续设计工作,期间不会出现应用卡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