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位乡村医生讲述:最多一天开1500片退烧药,断货时针灸放血_风闻
心之龙城飞将-2022-12-29 23:32
河南8位乡村医生讲述:最多一天开1500片退烧药,断货时针灸放血,指导患者烧葱姜水
九派新闻
2022年12月29日 17:19:57 来自湖北省
124人参与13评论
“干了33年村医,这段时间是我见过发烧最多的。村民都在门口排队,退烧药、止咳化痰药……一天得包上四五十包。”河南荥阳市某村卫生室的赵医生说道。后来药品也没有了,他每天睁开眼第一个想法,就是问问医药公司有没有放药,再就是打电话给医院的儿子儿媳,问问能不能从医院买点药回来。
12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做好农村的疫情防控最主要有两点关键措施。一、药品要能配送到最终端。除了县和乡以外,村卫生室这些地方都能够要配足、配齐需要的药品。二、重症患者可以转运出来。在农村地区的重症患者,要能够及时把他们转运出来,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去就诊。
河南多名乡村医生告诉九派新闻,12月中旬起,发烧的患者激增。由于没有核酸检测,无法判断是流感还是新冠,他们只能对症下药。当布洛芬、安乃近等常用退烧药断药后,有人开土方,有人用针灸,想各种办法自救。而作为外出打工大省的河南,还即将面临大规模的返乡潮,乡村医生们也在担心着新一轮的考验。
乡村卫生室。图|受访者提供
【1】2000片布洛芬3天就用完了
开封市杞县某村卫生室 翟医生
村卫生室有两个工作人员,我是全科医生,还有一个护士。之前,我们的工作就是白天做核酸,晚上“追阳”,最多的时候一天追到五个“阳”。
我们早上5点开始采核酸,下午一两点才结束。刚开始村里没人感染,在广场上支个台子,大家排队做核酸。后来疫情严重了,我们就挨家挨户敲门去做。村里480户人家,居民1900多人,老人不到300。乡卫生院抽调过来几名工作人员协助我们,一共16个医护分成4个小队,一家一家采。
大概12月10号左右,乡政府通知不用采核酸了,并且阳性病人来看病,卫生室不能拒绝。我都不敢相信,不过还有点高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没想到发烧的人那么多。
卫生室的防护也很简单,穿工作服、戴医用一次性口罩,晚上用酒精、紫外线灯消毒。我15号的时候发烧了,烧到39度,咳嗽,还在继续工作。咱年轻,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之后,村卫生室是没有药的,感冒药之前不让卖,那些存货早就过期扔掉了。可能是12号吧,陆续有人过来买退烧药,我就想着去进点药。布洛芬、感冒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进货平台上有的药我都进了点儿,当时药就有点难进,因为药店是有限额的,像100片一瓶的布洛芬,最多只给20瓶。
村民们排队来买药,我一般只会开一两天的量,像布洛芬,一个人包10片足够了,多了不给。这20瓶布洛芬3天就用完了,我想着再去进药,但那时候已经进不着了。
我去药店看了,原来不到10块钱一盒的退烧针,现在卖30多。药店老板的意思是,他拿到的就是最低价,还告诉我,最近一个月,这药都不会比他的便宜。那没招啊,30多也得拿。
后来看病的村民,我都不推荐打针。退烧药的话,我用双氯芬酸替代,这个药退烧效果会差一些。村民们没啥怨言的,那个时候都知道药紧张。
我们村情况还好,药一直没断,进货渠道也有,就是药价太高。到了月底,来看病的人少了,现在卫生室里除了布洛芬,相关的药品每样还剩下二十几盒,基本够用。
【2】平时卖50元的药,小商贩卖480元一瓶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陈医生
我今年50岁,已经在村卫生室工作二十多年了,是卫生室唯一的医生。我们村一共有2400多人,但是我之前入户做核酸,发现实际常住人口只有约1200人,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他们中至少90%的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
约莫12月14日,我发现来村卫生室看诊的人突然变多了,这一天竟然有100多人来看诊。往年就算是流感暴发时期,一天也就二三十人。他们的症状很相似,基本上都是发烧、感冒,之前卫生室是不接收发热门诊的。
事情发展得很快,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就被敲门声吵醒了,原来是有患者来看诊。当天来看诊的人数达到了二百多,我只有早上匆匆吃了点东西,中午和晚上什么都没吃。这一天我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用掉了1500多片退烧药。
后面四五天我都是早上7点多开门,晚上10点左右关门,这几天每天看诊的人数都有一两百,很多外村的也会过来。有时候太忙了,我连手消都来不及。其实,我也担心被传染,我家里还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照顾。
我很少给病人打针吊水,一般给病人开处方药,用一张纸包好一次要吃的药量。但是药逐渐不够了,中间断断续续缺了两天药。缺药的时候我就坐诊,指导病人烧葱姜水、喝热水、冰敷缓解症状。
后来我能买到药了,但是药涨价了,退烧药、止咳药、感冒药都涨价了。一瓶1000粒装的安乃近片,有些小商贩竟然卖480元一瓶,这样一瓶药平时只卖50元。从正规药店买药也涨价,平均涨了三成。没办法,涨价也得买。但是药总也买不齐,每次都有一两种药缺,倒也够用。
现在来看诊的人渐渐少了,一天只有六七十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咳嗽。我开始早上8点开门,有时候早上开门也没怎么有人来。到晚上9点左右,我就关门了,大家的身体都在慢慢好转。我家的老人也发烧了,但是只烧了一天,其他倒是还好,不怎么严重。
我很担心,现在还没有到达返乡高峰期,到时候会不会更严重?
【3】政府宣传的到位,老百姓也听话
荥阳市某村卫生室 赵医生
我今年57了,儿子儿媳都在医院上班,从11月就没回过家,我带着1岁多的小孙子住在卫生室里。
乡里面说只是通知我们做好防护,戴好口罩、面罩。我当时从医药公司进了20瓶布洛芬,一瓶100片。正常优化没两天,有老百姓来看病,要整瓶的退烧药,我就感觉不对,只说没有,谁过来我就给10片。
大概20号左右吧,发烧的人非常多。我怕传染给小孙子,就把诊所窗户的门帘拆了,药从窗户里递出去。我买不到N95口罩,只能戴一次性的,尽量不跟他们接触,拿药前后都用酒精对着外面喷。
后来药也进不来了。我睁开眼第一个想法就是问问医药公司有没有放药,再就是打电话给儿子儿媳,问问能不能从医院买点药回来。一般医院备货都比较全,但有限量,像布洛芬一次只能买5瓶,甘草片最多开10瓶。但儿童药买不到,有天晚上1点多,村民给我打电话,他不到1岁的孩子发烧了,我没法儿啊,只能叫他去县医院。
我干了33年村医,这段时间是我见过发烧最多的。村民都在门口排队,退烧药、止咳化痰药……一天得包上四五十包,还有十几个打吊针的。
我们村年轻人比较多,基本上家里都备药,我们有微信群,谁出现啥症状直接在群里问,我指导一下用药,他们就不用往卫生室跑了。关于新冠,网上的信息很多,出现啥症状他们一比对都知道了,感觉大家也不害怕。
村里只有两个人没接种疫苗,一个因为有肿瘤,一个是90多岁了下不了床。目前就21人没有接种第三针,其他人都打了。政府宣传的到位,老百姓也听话。
年轻人退烧快,有的一上午就退了。我小孙子感染之后,12个小时退烧,第二天就活蹦乱跳了。我紧接着也感染了,但我没有发烧,就嗓子疼咳嗽。但我感觉这病跟感冒不一样,很多人声音变了,还有头疼,好多人过来说头疼得厉害。
老年人得病是很难受的。六七十岁的,一发烧就胸闷、心慌,子女在群里问咋办,我一般不建议在家硬扛,要赶紧送医院。我们村有个60多岁的老人,发烧之后第二天脑出血去世了。荥阳市有4家大医院,120还不算紧张。
原来老人是子女劝着戴口罩不戴,现在出来都戴口罩了,都知道这病毒老难受。
四五天之后,来看病的人少了,一天不到十个。马上春节了,有了这次经验,我想之后再那么多人生病,就不会那么盲目了。
【4】村里疫苗接种率都达到90%以上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 马医生
我当村医有二十多年了吧,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人我都认识。我们村能看病的卫生室有5个,还有很多药店,村子离县城也比较近,交通很便利。所以政策优化之后,也没有说出现哪个诊所爆满的情况,病人都分散开了。
不过这段时间确实比前段时间要忙,特别是12月14号、15号那两天。因为也到冬天了,天气比较干燥,加上这个疫情,感冒咳嗽的人很多。发烧的也有,但不是很多,一般是咳嗽、头疼、咽喉疼痛这一类的多一点。
咱们村有2200多人,根据我卫生室的就诊量,加上我对其他卫生室的了解,我保守认为村里至少四五百人都感染了。我接诊的老年人比较少,一共十几个吧,都是低烧,症状比较轻,没有出现胸闷、上不来气这种情况。
我自己也不知道感染了没有,就21号那两天有点乏力、没劲,症状也不明显。我家里人倒是都没出现过什么症状。可能是因为正常优化之前,我们村还正处于静默期,正管控着。外地也没人回来,本地也没什么感染的,所以总体来说情况不严重。
发烧药、消炎药这一类药品我卫生室储存量并不是很多。咱们的药品一部分是在乡卫生院的药库购进,一部分是在医药公司购进。因为之前有政策,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这四类药品都禁止销售,除了一些有长期慢性病需要的之外,我这儿也没有什么库存。现在这几类药品虽然不管控了,但进货也进不来了,都没货。
因为药品不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看病,我一般都是让他们转诊,推荐他们去医院治疗。年轻人就在家给他配点别的药吃着。因为咳嗽的人比较多,卫生室里止咳药还是有库存的。很多人想来囤药也囤不了,因为我们卫生室药品库存量都比较小,一般他们都去村上药店买了。
政策没有优化之前,我们村医都经过了培训,挨家挨户去采集核酸,进行健康监测。之前全员核酸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现在优化之后就没有再去做核酸了。我们村医其实都是在默默奉献,村里的疫苗接种率也都达到90%以上。除了一些有慢性病的没有接种以及一些人没有全程接种完以外,基本上村里的人都接种过了。
12月14号之后那一周是高峰期,现在病人已经少很多了。这两天每天感冒咳嗽的病人也就三四个,算是熬过去了。
【5】药物有时候会先给村里的老人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 申医生
我今年80整,已经做村医60多年了。我们村一共有1764个人,很多人外出务工,剩余的人大约80%的人都有发热、感冒的症状,但是新冠疫苗接种率几乎达到98%。
疫情防控优化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出现症状。起初每天都有几十人来诊所看病,症状有咳嗽、发热、咽痛等。我会给来看病的病人开药,感冒药和退烧药的需求量比较大,药物逐渐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
没有药,我就开一些土方子给病人,比如烧葱须水。对于发烧的病人,除了开土方,我会让他们通过盖厚被子发汗,多喝开水等方式来缓解症状,但是剩下的只能硬抗。
村里有很多老人也感染了,症状比年轻人严重一些。年轻人身体情况比较好,可以抗。但是老年人年纪大了,体质衰退,不太能抗住,所以药物有时候会先给村里的老人。目前村里老人的身体状况也都在慢慢好转。
村里已经逐渐度过感染高峰期,来看病的人也比之前少了,现在每天约有十几人来卫生室看诊。我也感染了,但已经逐渐好转。
【6】现在没有出现断药情况了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 崔医生
我行医二十三年了,一直在村里开诊所。最近政策优化之后,来看病的人特别多,比前段时间高出2-3倍吧。特别是12月14号到17号这四天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病人基本上都是发烧的,卫生室里的发烧药、消炎药之类的药品都卖空了。
孩子他爸13号也感染了,在家里二楼隔离,他一站起来就头晕得不行。我14号也开始低烧,浑身懒洋洋的,有些乏力、发冷。那天晚上我就早点关门睡觉了,之后还好,症状都很轻微。我家还有个高一的孩子在上网课,要准时做饭。我那几天真的是一点闲都没有,看病、做饭,到二楼给孩子他爸送饭、送茶。
咱们村里有两千多人,疫苗接种率能达到98%了,老年人们也都打过了。这次疫情,村里三分之一的人都来我这里买过药,还有的人去其他诊所治疗。
之前卫生室的药卖空之后,药店、医药公司开始有货了,我就又进了点药,所以没有出现断药的情况。不过后来发烧药涨价了,平常进价都是几分钱一片,现在是几毛钱一片。现在布洛芬类的药都断货了,我们用的都是APC类这些之前不常用的退烧药。
不过这么多天,我还没有见过哪个病人转成重症的。症状严重一点的,就是高烧不退。但是我让他们用温毛巾擦身,物理降温,基本上也都退烧了。实在不退烧的话,我们还能针灸放血。像我家小孩、隔壁小孩,都是大椎穴放血退烧的。
我记得唯一一个比较严重的病人,就是隔壁村一个女人。她发烧之后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一口饭都不吃。她身形也比较高大,平时都吃几碗饭的,现在饿了有一个星期。最后饿得头晕、心慌,我给她开了点藿香正气丸,开胃了,吃下去饭,就好了。
【7】在外地的人已感染过,身体里也有了抗体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 范医生
我们这个村在册的户口是三千多人,常住人口大概有两千多一点,诊所是我和我妻子在开。12月中旬感染的人一下子增加,我们俩一天要接待将近两百个病人,那几天早上不到7点就开门,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关门。
我们村里感染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都是只要感染一个,全家都会感染,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之前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情况,突然遇到了,一开始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原来都是隔离、做核酸、转到县定点医院的,现在让乡村医生给他治,会感觉手足无措。我也只能对症下药,发烧了就开退烧的药,有炎症就开消炎的药。
我当村医二十多年,为自己辖区老百姓服务,这个感觉是很正常的事儿。只不过疫情这几年确实很辛苦,有时候会觉得老百姓不理解你,你给他出力也不讨好。很多人都感染后,药物一下子供应不上来。老百姓等着用药,我这边药又弄不到,这不是说就我一个诊所里边缺医少药,都是这种情况。比如管退烧的安乃近,以前大概是四五十块钱一瓶,现在三四百一瓶,水涨船高,你进得贵,你就卖得贵。
现在缺药的情况已经缓解了,这两天来诊所的人也少了很多,等到过年返乡,到时候可能还有一波情况。但是我了解的,很多我们村在外地的人,其实已经感染过了,身体里也都有抗体了。
【8】今年很多人应该都能过一个团圆年了
平顶山市鲁山县某村卫生室 陈医生
15号到20号这一周时间里,发烧的人特别多,一般还伴随有咳嗽、乏力、胃部不适这些症状。
早上5点多我还没有起床,就有人来喊门了,很多人都是大早上就不睡了,来找我看病。诊所里加上我一共有两个医生,那几天每天看一两百个病人。我们村常住人口是一千三左右,感染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疫情已经防控几年了,作为农村一线医生,我也一直关注情况。之前各地都有,不过是零散病例,病毒变异了以后,这次的症状也不是太严重。按咱底下的情况来说,吃点药,治疗治疗,基本恢复了,甚至有快的一天就好了。
一开始不用说退烧药了,连体温计都买不来,我这儿还是提前有存货,像布洛芬、安乃近这些都有,后来也断了。我也懂中医,就给病人开点中药,但是主要还是用西药更多,有些人嫌中药苦,不愿意喝。
我在诊所干了三十多年,2002年“非典”的时候,我也是在一线。我记得那时候每个村都设了卡点值班,不让人员流动,大街小巷该消毒就消毒。这一回疫情持续时间更长,我们的工作也多了很多。尤其是今年,做核酸有时候三天两检、有时候一天一检,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
这都没办法,我的责任就是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这正儿八经是用上咱了,咱只有说该咋干就咋干,最起码对老百姓也得有个交代。
去年像这时候再晚些,返乡的人就陆陆续续回来了,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都是需要管控、排查体温,我得加他们微信,告知要居家隔离,再每天要两回体温记录。今年也没有说什么返乡人员不能回来,很多人应该都能过一个团圆年了。
——————————————————————
三位村医口中的农村疫情 “所剩的药还能坚持三天”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2月29日 14:29:31 来自北京
缺人缺药
“新十条”发布后,各地迎来疫情感染的高峰,导致退烧药等涉疫物资供应紧张。连日来,多个城市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然而,对于防疫能力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依然面临药物短缺、人手不足等问题。
国家卫健委在12月26日发布的通知中提到,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医疗资源配置,配足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和制氧机等辅助治疗设备。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农村地区重症救治能力,为农村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
随着春节返乡潮的到来,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开始担心,农村地区的医疗系统能否承担更大的压力?
12月26日,陕西、河北、安徽的三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和中国新闻周刊谈到了目前农村地区的防疫现状。
他们的经验,或许能给即将到来的其他农村地区的疫情高峰,提供一些启示。
以下来自村医们的口述。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村医 杨春
“所剩的药还能坚持三天”
大概从12月20日开始,看病的人多了起来。
最多的时候,一天得有上百人,尤其是早上十点到下午三四点钟,医务室里全是人。
大部分人的症状都是发烧、嗓子疼、咳嗽、浑身疼,也有些人出现吞咽困难、吃不下饭的情况,体质虚弱的病患,除了对症下药,还需要打点滴补充能量。
我们村的常住人口约4000人,其中老人就有近800人,总共只有2名村医,压力很大。忙不过来的时候,只得让我家里人帮忙,但他们不懂医术,只能帮着打个下手。
农村最大的问题是缺药。疫情政策变更前,除了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日常熬药、打点滴,卫生室里基本没什么人,我也没想过囤药。
“新十条”政策实行那几天,镇卫生院院长发来消息,提醒我们备药,以应对接下来的疫情,最好是能买3至6个月的量。但哪有那么多钱,而且12月12号我去下单时,已经买不到多少药了。
在医药公司那边,每次只能采购1000块钱左右的药,像针对新冠疫情的清热解毒和退烧的药,只能买到零星几盒,根本不够用。
进不到药,只能限制村民买药。有人跟我提出备药的需求,我基本都回绝了。出现症状来救急的,我们也把一盒药拆开来卖,每个人最多开3天的药。
即便这样省,也还是远远不够,像退热药安乃近,我在之前备了三大瓶,总共有几千片,但现在每天至少卖四五百片,剩的也不多了。
药片不够用,我们就采用中药材,按照县医院治疗新冠的方子熬药包。每个人配两副,再加一点西药,也能缓解症状,基本上喝两三天能好转。
麻烦的是,从12月26日开始,中药药材也开始缺了,药包也没法熬了。
我有两个村医同学,因为缺药,正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尝试能否通过针灸法退烧。
除了缺药,村民的医学常识也很有限。很多人出现症状,不会第一时间就医,有的人家有药,但又不知道怎么服用,还有些老人半夜出现问题,扛到天亮后,情况可能就变得严重了。所以日常我还需要为他们做一些科普,包括如何用药,如何物理降温等等。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比如孕妇或是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人烧得太厉害,我都尽量让去他们上级医院治疗,就怕延误了时机。
万幸的是,最近村里感染的绝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老人还不算多。但等过段时间春运返乡,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会陆陆续续回来,尤其是高龄老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到时候,县医院、市医院压力会更大。
我粗略算了一下,目前剩的药撑不过一周了,最多还能坚持3天。这两天也只能进到少量的药。
不仅是乡村医务室,镇上的卫生院、县里的医院药品的存量也不乐观。还有县医院的同行在我这里买药,给他们亲戚带回去吃。
这是我最担心的,如果没有药,有基础病的老人感染数量持续增加,接下来会非常麻烦。
这几天,卫生局也在统计各个诊所、卫生室的药品情况,但目前缺药的情况还没解决,希望药品可以尽快到位。
河北省邯郸市房寨镇村医 李良
“感染高峰期前囤了药,但人手不够”
邯郸这边农村的感染高峰期是在12月15号前后的这一周。
这期间我的诊所没缺过药。因为疫情高峰期到来前,卫生局就下了备药的通知,而且那时候我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后来几天,我自己又开车去了医药公司,运气很好,又拿到了一些药。虽然没有布洛芬,但像扑热息痛、安痛宁针,我这里都有,还有清热解毒的清开灵,利巴韦林注射液,虽然都不是特效药,但也都有效果。
因为提前囤药,所以价格也没有太大波动,我们这里除了诊所,还有几个药房,村民都很清楚常用药的价格。
我们诊所里的退烧药,基本都不是板药,而是那种一瓶1000片的扑热息痛,进购价格也就几十块钱,一个人分几片就够了。所以一个人看病,两三天的药也就是八九块、十几块钱。
如果出现了新冠的症状,就是需要扑热息痛加一些抗病毒、止咳化痰的药片,或者再加点维C,板蓝根之类的就行。
但卫生室的条件还是有限,不做核酸检测之后,我们没有抗原试剂盒,也没重症监测的血氧仪,只能根据症状开药。
还有一部分人,要么高烧不退,要么过了几天症状都没有缓解,还有身体状况比较差的,就需要打针、输一些营养液。
虽然不缺药,但是人手特别缺。我们全村人口1200多人,常驻人口700多人,但除了本村村民,周围的村卫生室缺药之后,很多村民也会到我这里来。
这次的感染高峰期来得特别突然。在农村地区,基本上一个人出现症状,很快就感染一片。最多的一天,卫生室来了130多人,除了感染新冠的,还有一些慢性病的老人来看病,排队的人都到了门外。
天气很冷,很多人都喊着发烧、嗓子疼、浑身疼,我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处理完来卫生室的病人,我还需要上门给村民看病,有些人发烧严重到起不来床,还有的是老年人本来就行动不便。
高峰期开始后,我自己也中招了,头天夜里10点刚送走病人,凌晨3点又有人来敲门,说家里人烧到了40度,他们自己没法弄。早上7点多,门口又开始排队,我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嗓子干得冒烟,站起来有点发晕,从医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这么累过。
幸运的是,在高峰期,我这边还没有出现感染后重症或者基础疾病加重的老人,可能是因为这边的医疗条件比偏远山区好点,而且一直也没有缺药。
另外,以前我们村医务室和卫生院为65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村里谁家人有慢性病和基础病,我这里都很清楚。疫情出现后,我也会定期打电话过去问一问,看发烧了没有,或者有没有什么看病困难的。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就赶紧联系救护车进行转诊。
现在,我们这里的高峰期基本过去了,上级政府也启动了应急保供机制,更多的药品开始向基层农村地区倾斜,周围村镇缺药的情况也正在逐步缓解。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光华村村医 郑甫仁
“没感染的老人就先别出门了”
我今年74岁,是一名癌症患者,前年做了结直肠癌手术,之后一直在化疗,今年再检查,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里了。
我们光华村在皖南山区,全村有7个村民组,常驻人口800多人,大概三分之一是老人和孩子。
我身体不好,所以就不去村委会那里的卫生室,改在家里给村民看病。那些躺在自家病床上没法行动的人生了病,我也没法挨个上门看诊。
最近一个礼拜,来我家看病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尤其这两天,我这里的退烧药全没了。我联系药品公司,他们说正在找药,等搞到了就联系我。
前几天,有爱心人士在网上帮我们筹集药物,给我们邮寄了退烧药和感冒药。
12月27日,我收到了一盒感冒灵颗粒、一盒对乙酰氨基酚,还有一大把口罩,这些药分给感染的村民,也就是一家子的量,远远不够。
我中招之后,家里人很快也感染了,都躺在床上咳嗽。原来他们还能搭把手,现在没办法,只能我自己坚持。
全村只有我一个医生,村子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市区100公里,很多老人都指望我,我不能躺下。
取消核酸后,因为没有抗原,我也没有办法准确判断,来的人到底是新冠患者,还是冬季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只能根据经验对症治疗,灵活掌握。
我每天早上七点开门,要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最近每天大概有20个人来家里看病,大部分都是拿药。能口服就不打针输液,开的药主要也是镇痛、退热、抗病毒的。
还有一部分人来找我买备用药,怕等到生病时,我这里断药,去县城又不方便。但是我现在缺药缺得厉害,这种情况我没办法卖给他。万一之后有老人或者症状严重的人要用药怎么办?我要给他们留一些。
没有药,我只能跟他们说,要是症状轻微,能扛就扛一下,要是发烧头疼,感觉扛不过去了再吃药。身体状况实在不行,就赶紧去县里的医院。
我们县医院,很多医务人员也感染了,也得在家休息,他们也很紧张。
村里八九十岁,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大部分还没有感染。但是他们身体本来就比较差劲,真要是突然感染了,情况可能会比较严重,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所以我反复叮嘱那些还没感染的老人,现在尽量别出门,减少和外人接触,尽可能的避免重症发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春、李良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