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历过县乡一级生活的人,才会觉得《县委大院》这个剧“不接地气”_风闻
四氧化二氮-2022-12-29 13:16
【本文来自《年末压轴大剧《县委大院》引“设定虚假”争议,编剧王小枪:没故意美化、矮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没有经历过县乡一级生活的人,才会觉得这个剧“不接地气”
看评论区很多人说:“乔胜利一个镇党委书记,怎么还骑电动自行车上班?”这剧背景是2015年,公车制度改革是2014年开始的,你敢开公车顶风作案?就算不是公车是私家车,一个县从城东到城西、城南到城北骑自行车过去就半小时多点的事情,开车还要考虑往哪停,你说骑车划算还是汽车划算。
还有什么说“污名化群众”的,那是你们没见过某些“群众”幺蛾子整的花样繁多。剧里面前一天谈好拆迁补偿第二天变脸那太正常了,我们县2005年某条路建设过程中要拆迁,然后涉及到的拆迁户知道消息了抢盖砖棚子要拆迁款,这条路直到现在还没拆成(不是建成,是拆成,拆迁都没完了)
哦对了,剧里这个老邱是个上访专业户,还有人说什么“县委书记上门谈”太假了。这种抻头的“老革命”才是各级政府重点盯防对象,常年带头鼓捣,乡镇党委书记一对一盯防都算基本待遇,县委书记上门谈那都算正常规格
县域还有个特征是熟人社会,郝东风拆祖坟和梅晓歌被套近乎那是太正常了。我们这有个县,塌方式腐败,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局长镇长翻车翻了一大票,全是熟人请托办事,自己又不好推脱,人均郝东风,你说难不难。
群众工作,好做的部分没啥好说的,难做的部分各有各的难,无论好做的难做的,都是你想不到的。所以才会有人觉得这种剧里“刁民太多了”,实际上是工作中硬骨头太多了,真要人人各退一步,哪有这么难啊
哦对了,这剧一定要看到最后,前面的伏笔在22~24集会全部解开的
————————————————分割线————————————————
既然小编给了推荐位,就细说几个县里的破事儿吧,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如果有看出来是某地的还请帮忙指正
先是盖棚子拆迁那事儿。这事儿发生在十多年前,当时按照新一轮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要在县里某医院到县里过河一桥之间修河滨路东段。其实说是修路,实际上是改扩建,要把原来的一条羊肠小道改成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支路。这一带是县城的老城关,镇政府就在这附近。但是吧毕竟县城太小,拆迁的消息刚出来就走漏了。然后涉及拆迁的几户人一方面开始喊价要价,一方面开始修棚子,就是那种砖头一垒上两根房梁叠几片瓦的那种很简陋的棚子,想拿这个要挟拆迁办。然后拆迁办也依法办事啊,那你搞这个棚子之前我们已经固定房屋原始图测算过面积了,你这个棚子不能算面积的啊。然后这件事就僵住了,直到现在,那条小路也只完成了简单的水泥硬化,拆迁那更是有生之年了。
当然啦,对于干部来说,生活琐事免不了俗,一个县也太小了,总会走漏点什么的。比如2014年清明节,本县时任县委书记回老家扫墓,然后跳楼自杀了。后面有书记的同村老乡说,书记因为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儿子不能说是品学兼优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由于过于调皮捣蛋给书记直接整抑郁了,清明前几天这小子犯了浑,学校要给处分,要开除。书记回家以后急火攻心,就从亲哥家里一跃而下了。
然后很多人说“你是不是没接触过乡镇干部”,那不可能,作为一个在县里活了二十多年的小破青年我还是接触过不少的。前两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当中我就接触了不少的乡镇干部,大部分乡镇干部经历阅历很有限,对于县里、市里一些政策很难理解到那么高的层次,然后执行就会有偏差。比如在某个村,一位大爷在自家门口盖了个厨房。后来上面发政策,要搞村容村貌建设,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就照着政策把大爷的厨房给扒了,但是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没给大爷解释清楚。大爷就很不理解,我进户走访的时候大爷就跟我吐槽说“这什么狗屁政策啊,家门口盖个厨房还不让了?”。刚刚好,跟着一起参加进户走访的还有省级扶贫交叉评估组里某市的一位住建局的同志,我就找他给大爷解释了一下,大爷这才理解“哦原来这厨房往这盖确实是有点不妥,从下往上看确实不好”,问题也就解决了。
基层群众工作,不光是一对一的工作,也是一对多的工作,那这个一对多当中也有着很多的一对一,抓住一对多当中关键的一对一就很重要。就像剧里的乔胜利对老邱,吕青山对老县委书记,就是要抓住关键少数来解决大部分人的共性问题。前两年县里有个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不断有村民来阻工。一查,原来这条公路过的几个县的拆迁赔偿标准不一样,村民就想有关部门能按高了赔。而且有不少村民在施工炸山的过程中家里被爆破嘣烂了,想施工单位给赔偿。乡镇政府和县政府那就谈呗,一方面给房子被崩烂了的村民修房子,一方面讲拆迁补偿政策。施工单位态度也很积极,大家也不是那么不讲理,一来二去工作就做通了。
塌方式腐败那事儿,中国纪检监察报有报道,我也就不说了,也不是俺们县的,放个链接在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471998244150204&wfr=spider&for=pc
总之吧,县域生活确实跟城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你用城市生活的眼光,看《县委大院》这种讲乡镇生活的剧,那肯定觉得“不接地气”。但就跟梅晓歌说的一样,“农村生活自有它的运行逻辑”。尊重逻辑的同时,推动移风易俗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才是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中国中最适合乡镇社会的前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