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被立案上市公司达96家 创历史最高记录(附名单)_风闻
灯塔媒介-2022-12-30 17:55
灯塔媒介12月30日讯,即将告别2022年,回望这一年,随着监管层对证券违法犯罪活动采取“零容忍”立体执法,年内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或相关方达96家,创历史最高记录。
1.
2022年来,随着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其中注册制上市公司就有1000家。
数据显示,年内披露立案信息的96家上市公司中,有66家涉嫌信披违规,占比近七成,涉嫌内幕交易的有10家,涉嫌短线交易的有4家,还有4家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另外,96家公司中,已有37家公司立案调查结束,相关责任方被行政处罚,还有几家公司很可能要退市。
进入2022年11月以来,A股几乎掀起“监管风暴”,至少有32家上市家公司收到来自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其中不乏多家千亿市值“龙头”,通策医疗、昊志机电、梦洁股份、上海机电、赣锋锂业、恩捷股份等公司。灯塔媒介也对其中部分公司做过多次深度报道。
2.
在众多被立案的上市公司里,因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成为“重灾区”,有66家公司涉嫌信披违规。
2022年11月以来,瑞斯康达、康隆达、江苏舜天、国瑞科技、ST中利等接连被证监会立案,且皆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皆与“专网通信”案有关。
此类案件的频现,一方面体现出监管层对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仍不容乐观。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披露信息是证券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信披往往是中小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唯一途径,也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倘若上市公司的信披不完整、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将进一步加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对于市场整体而言,实行全面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即,信息披露在证券发行中的核心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将成为市场各方开展研究和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披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市场资源调配和优胜劣汰的效果。
3.
A股股民数在2022年2月已经突破2亿大关,是全球最大的股民国家,在所有的立案调查案件中,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的总是能引起广泛关注。
2022年11月24日晚,华扬联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兼董事长苏同、副总经理杨宁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二人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等,被立案调查。次日,公司股价一字跌停,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约17%。
另外三家涉及操纵证券市场的分别是ST森源、*ST美尚、昇兴股份,且都是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ST森源于2022年2月22日披露控股股东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被立案,*ST美尚于2022年7月29日披露控股股东王迎燕被立案。
上述四家公司中,昇兴股份的处罚结果已出。该公司于2022年3月12日披露实控人被立案信息,2022年9月12日称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从公告来看,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林永贤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证监会拟决定处以100万元罚款。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是指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与他人串通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自买自卖期货合约,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交易量、交易价格,制造证券、期货市场假相,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准确投资决定,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行为。
操纵证券市场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是监管层近年来稽查执法打击的重点。虽然是对个人的立案调查,但作为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及高管,被立案的情形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情绪。
4.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在注册制改革方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绝不是一放了之。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证监会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大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公众公司的意识明显增强。
近年来,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方面的监管持续趋严。证监会此前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也再次点明了对于上市公司不法行为的从严态度。
去年,监管部门先后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完善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指引;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指导沪深交易所制定季报公告格式。
种种信号表明,监管持续趋严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附:2022年被证监会立案的上市公司名单
(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