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坚持 准备迎接重症高峰考验_风闻
心之龙城飞将-2022-12-30 14:13
新民晚报2022年12月30日 03:41:35 来自上海市32人参与11评论
长海医院急救室医护人员正救治患者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曙光医院东院抢救室,医护人员救治病人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新华医院儿童急诊ICU阳性病区,医生查看重症儿童的状况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救护车闪烁着蓝色警示灯,一字排开在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诊楼下,紧张、压抑的感觉扑面而来。
导医台里四五名医护人员,面对着源源不断的询问和催促,声音已沙哑。不断有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人被推到导医台前,伴随着家属的着急和慌乱。
急诊大厅里,许多患者躺在担架床上、坐在轮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用鼻管吸氧,一旁竖立着蓝色的氧气瓶。身边多有家属陪伴,眼神中透露着疲惫和迷茫。
急诊科主任王美堂走路的步子很快,刚完成重症监护室的查房,就有院里的协调会等着他。他说话时还是会不时咳嗽——他也阳过,迄今十来天了。在这家医院,很多像王美堂一样感染后康复或还在康复中的医护人员陆续回到了岗位上,苦苦支撑着超负荷的工作。
“基础病上再压根稻草”
匆匆的脚步声、沙沙的单据打印声、紧张的问询声……在当下的急诊大厅,还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贴墙的金属座椅已被照顾病人的家属和随身行李占据,躺在折叠床上、头发花白的老年患者已排满了两行。
再往里走,步子就得更小心。大厅转角处、楼梯间的空处,也多是手背上绑着输液针、鼻子里插着吸氧管的老人们。最近两周,来急诊的病人动辄需要吸氧和挂点滴。穿着隔离衣的保洁见有人突然呕吐,赶紧提着拖把过去清理污物。
诊间,年轻医生大声叮嘱着需要服用的药物和注意事项。经过N95口罩、面屏的双重阻隔,本就已经沙哑的声音,音量被再次降低。
“有的是单纯的新冠感染者,有的则是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者。”王美堂介绍,“或许感染并不重,但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就像压了最后一根稻草,撑不住了。”
如果老人被安排在大厅哪怕是在走廊拐角处输液或吸氧,家属的神情还算正常。相邻的在稍歇一口气的时候还会聊上几句。不少人说老人感染病毒后,病情发展很隐蔽,不发高烧,就是嗜睡,但发展起来又异常迅速,让儿女们慌乱不已。
几米外,“危重抢救区”门口守候的人群,则像站在悬崖边,最害怕医生出来喊:“某某家属在吗?”
“目前急诊收治的病人基本上还是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为主。现在有一些患者发烧温度较高,肺部感染较重、病灶较多,氧饱和度很低,部分需要呼吸机和气管插管。”王美堂告诉记者。
“最可爱的人”一起上
急诊二楼的输液室,一样挤满了人,门口处排着长长的、焦急的队伍。
护士穿梭在等待输液的人群里,动作很快,也很小心。“23日输液室接待了690名病人,24日729名,此后每天基本都要增长100名患者,27日肯定超过了1000名。”急诊输液室护士长荚恒娅的脸上,尽显疲惫。
忙碌的护士,着装却不统一,有人穿着“小蓝”,这是整栋急诊大楼最常见的;也有极少数还严格地穿着“大白”,更显特别。荚恒娅有些无奈、有些心疼:“这四人是输液室甚至是急诊科屈指可数还没有感染的,是我们的宝贝。”
或许,包裹在“大白”里的四位姑娘也知道,感染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医院是整个社会迎接感染高峰的主阵地,而急诊科无疑是阵地的第一道防线。
王美堂自己也在16日中招,当天症状很重,在办公室躺了一天,次日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很多像王美堂一样的急诊人,在阳性发病期间,依然穿梭在科室里,处理那些远比平日危急的患者,“只能咬牙坚持,只能鞠躬尽瘁”。
“抢救室压力极大,科里首先派了两位有资质的住院医生增援;后来医院协调了四位麻醉科医生加强抢救室力量。”王美堂说,“发热门诊的力量增强了五倍,医院还协调了10名住院医生支援急诊。”
隆冬的上海,很多三甲医院都在举全院之力,支撑急诊和发热门诊。几乎每家医院的医务处负责人,嗓子都失声了,每天打几十上百个电话,他们最近的工作很纯粹,“拨拉人头”。一批批其他科室的支援力量来到急诊,一批批又感染倒下。
媒体把医护称作“这个冬天最可爱的人”,从上到下也出台了各类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人文关怀的举措……很多医务处长在感慨,现在只能等生病的医护康复返岗,另外寄希望还没阳的能“错峰”,不至于无人可派。
准备迎战重症高峰
“和之前相比,急诊病人总数翻了三倍左右了,26日接诊总数停留在1999人。”王美堂也是急诊老兵了,他自然清楚,感染高峰或许只是前奏,随后而至的重症高峰才是这个冬天真正的考验。临床上近来增加的肺炎病例印证了王美堂的判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指出,高龄老人,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近期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等一旦感染新冠,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可能表现出“沉默性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这些天,在救治急诊病人的同时,王美堂也配合医院开始为重症高峰的出现未雨绸缪。“奥密克戎感染后不会一下就是重症,一般重症出现在感染的5—7天后。换句话说,重症的高峰会比感染的高峰晚出现近一周。”
根据上海市的部署,长海医院的重症病区也在不断扩容,心脏外科ICU已于27日开始收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感染科的重症监护病房也在本周开始加紧改造,麻醉科的24张重症床位也做好了接收准备……粗算下来,长海医院重症床位的储备已超过100张。
“而就药品来说,确实还是比较紧张的。”王美堂告诉记者,“目前也是限量开药。但好在还没有断过,可能一上午某品牌的药物开光了,但能用另一品牌的药物及时顶上。”
紧张的还有仪器和设备,“氧气瓶告急,这几天其他科室支援了部分,医院也在想方设法紧急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