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真的不懂我们乡下人的浪漫和爽点_风闻
十年转生花-2022-12-30 13:44
【本文来自《真实的农村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何这样的生活不值得怀念?》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我一进来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
- 我知道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子!艰苦、贫穷,我记得小时候每年寒暑假去乡里,都会大包小包的提着旧衣服回去分给亲戚,我跟着几个小侄女(她们都比我大),抬着做好的饭菜送去田间地头,因为双抢的时候真的很忙,早稻要收割、打谷、晒场,然后中稻要种下去,天气不好的时候更加忙;我也试着去帮收割,镰刀把我的手割伤了,表哥(比我妈年纪还大)用泥巴帮我止血。。。。。。真的艰苦!但是,我仍然对那时的生活留有一些美好回忆,我记得有次跟外婆走很久的山路,早上从湖北这边出发,走了一天,走到半夜,一直走到湖南的一个山里,一个小老太太在月色里开门,很开心的和我外婆抱在一起(后来很多年后,我才明白,那应该是这两个发小生前见的最后一面了,外婆很想她,暑假我去了,就带着小小的我,背着包袱去看自己的发小。)然后这个奶奶给我们做吃的,我吃了一种很粗糙又很有韧性的饼,很难扯动,嚼起来有很粗糙的颗粒,但是很香,很好吃;好多年我一直惦记,我每次回到乡下都会说起这种饼;后来我一个老姨(她听我说了很多次,今年九十五岁。),有次终于给我做了这种饼,她和我妈出去遛弯时候在路边扯了好几种野菜,洗干净捣成泥,然后去仓库里抓了几把谷糠,把几块豆腐乳混在野菜泥和糠里边,揉成团,按扁,然后在锅里用小火烘到半干,我吃了,就是那个味道,真好吃啊!~~~但是,这是糠饼啊,没有粮食啊,招待亲友都只能请人吃糠啊;我当时很小,吃得很开心,大赞奶奶做的饼好好吃,外婆和那个奶奶都笑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懂了,我想念以前的生活,不是那时候真的富足,而是那时候有我很想念的人,她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忘不了外婆,也就忘不了那个年代。😂
老铁被您的这句而是那时候有我很想念的人整破防了。
作为一枚山里娃,归来仍是少年,只是小时候农村里面那些古道衷肠的人们都匆匆老去,匆匆过世,让人无比惋惜。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对麦冬的感情异于常人。只是结尾阐述的过于武断了,中国漫长的历史都是农耕文明,耕读传世,近代工业史的时间也不太长。这么说吧,农业立国,工业强国,两者相辅相成,没必要否定农业农村的贡献吧。
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真的不懂我们乡下人的浪漫和爽点,举几个栗子:
1.老一辈农民即使岁数大了,也闲不下来,最有意思的是冬季上山拾柴,因为我个人比较喜爱松木的清香,上山捡柴只捡枯朽的松木,其他杂柴一律不要,留给其他拾荒者。把柴捡回家,放在大火盆里烧,整个冬天都不怕冷了,既可以煮茶喝,也可以烧几个洋芋吃。
2.农村年底的杀猪饭真的绝绝子了,黑色的二师兄真的很好吃,反观进口欧美的种猪猪肉又腥气又柴,幸好现在很多养殖户在努力保留中华黑猪,让农村的宴席低调奢华有内涵。几年前的冬天去过陆家嘴高档餐厅吃过一次,大家AA,吃到了熟悉的味道,然后热情的服务员请来厨师给我们讲解,厨师居然是我们云南老乡,大家都老开心了。金华火腿、诺邓火腿和宣威火腿,各有千秋。席上有一小半的云南菜,唯一有点心疼的就是有点小贵,看到了消费单,随口冒出一句上海话:“尬巨啊”,因为在我们云南老家乡下,这一桌最多四百五。还是女同事善解人意,说我们不完全是为了吃的,这里老有腔调了啊。魔都果然海纳百川,集万家之长。
3.未来的农业农村生产,还是要尊重自然的多样性,不能是大规模机械化,不然爆发出来的大规模病虫害和农药化肥会降低食物的品质,降低土壤的肥力。孟山都的惨痛教训楼主忘了吗,像外国的转基因作物和大棚作物这俩玩意儿我表示挺不待见的。做人和种庄稼的道理是一样的: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土地,必须保障有一季农作物是豆类作物,因为豆类作物根系固氮,有利于提高下一级作物的品质。而如果土地上种植高粱的话,肥力大大降低了。
以上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农人观友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