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舅舅二三事》_风闻
阿丘1961-2022-12-30 14:00
2022年12月26日23点左右,惊悉舅舅储世留仙逝的噩耗,享年73岁,不胜悲痛之至,实在太突然了,始终不愿相信,前几天还聊天儿,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一幕幕往事展现在眼前。
第一次见到舅舅是1962年,我8个多月大,妈妈回六合探亲,父亲放心不下,特意送到了沈阳,我和妈妈乘火车到南京浦口,长江大桥还没建好,只能乘轮渡过江。了解舅舅是读他来信开始的,舅舅有4个姐姐,1个妹妹,解放前,外公开了家烧饼油条小店,从早忙到晚,赚点辛苦钱,生活只能是马马虎虎,妈妈是老大,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参加工作就寄钱回家,每月20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占月工资三分之一。舅舅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基础好,脑子活,字写的好,老三届毕业,不曾想“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打破了一代人升学梦想,1966年开始了全国性大串联活动,舅舅和同学来到了北京,在天安门前留影纪念,我还有那张照片,随着运动的深入,外公家因成分问题,受到了冲击,全家到农村插队,年底凭工分发生活费,经过农村生活的磨练,舅舅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政策的落实,外公家由农村返城了,舅舅也调到六合商场家电部经理。第二次见到舅舅是1987年,那年我联系调往南方,舅舅特意赶到南京火车站接的,又转几路公交车,到了六合舅舅家。我说了调动的情况,联系了盱眙红光化工厂,舅舅听了就急了,那里很落后的,说什么也不同意,接着帮忙联系了六合、大厂等单位,只是没有找到恰当关系,我之前也不懂,认为只要调到江苏就行,没有苏北苏南的概念,也不知道相差那么大,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1988年我调到了常州,见面机会多了起来,对舅舅有了进一步了解,特恋家,珍惜亲情,每年大年初三兄弟姐妹大聚餐,舅舅亲自下厨,我也参加几次,不亦乐乎。热心肠,愿意帮人,1995年我想买台上海上菱冰箱,名牌,属于紧俏商品,舅舅听说了,特意找关系批了一台,然后搭车直接送到了常州。厨艺好,技高一筹,90年代末,随着改革深入,舅舅也加入下岗大潮,他没有气馁,在大厂附近开了家小吃店,苦心经营十余年,厨艺高超,精雕细琢,做出了与众不同、远近闻名的酱牛肉、酱猪肚、酱兔肉和腊肠。口才好,风趣幽默,我就愿意听舅舅说事,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惜这些只能是过去式,都是昨天的故事,只能深深记在心里作为永恒记忆。舅舅安息吧,愿在天堂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