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大佬们的脾气不太好_风闻
白马商评-2022-12-31 18:11
年终岁末,大佬们脾气似乎都不太好。最近,刘强东、马化腾、张勇先后“发飙”,通过会议、内部信等形式传递“寒气”、开展“训示”。
在大厂,超过百人的信息传递,无论会议、邮件抑或是其他形式,基本可以认为是公开讲话了。这一点,听者知道,说者也知道。那些见诸于媒体的信息,也是大佬们希望或至少不反对公开的信息。
既然说者想做公开表达,一般会“三思而后言”,但最近大佬们的表达内容之直白、措辞之严厉超出预期、十分罕见,甚至会让一些人“脸红出汗”。
从人口红利见顶、活跃用户止步不前到政策层面反垄断、遏制资本无序扩张,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
2022年即将过去,沉寂多时的大佬们突然活跃起来,也许,他们嗅到了不一样的气味。
大佬排队发飙
年底是总结和计划的时刻,大佬们此时出来说两句已成惯例,历年如此。通常,在年终岁末的时刻,大佬们一般会讲几句提气的话,对团队以示鼓励,起码不会在此时打击士气。
今年显然例外。先来看看大佬们说了什么。
根据媒体报道,刘强东11月20日召集所有高管进行了一场近四小时的管理培训会议,12月又组织了面向全员的“线下经营理念学习会”。
两次会议中,刘强东痛斥了沉醉于PPT和造词的行为,称“整个京东零售,只有1.5个人在会上说真话、提问题。0.5是缪钦,1是姚彦中。”
同时,刘强东对京东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不满,认为京东的价格不吸引人,应当“回归常识,回归到商业本质的五个要素(产品,价格,服务,成本,效率)”。
在这次“风暴”中,京东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
12月15日,马化腾火力不输刘强东:
——“你活都活不下去了,周末还休闲的打球”;
——“如果业务团队不能给自己压力,那么由总办来给这个压力”;
——“以后大家不要跟我说什么买量的故事,我已经不信这个了”;
——“团队天天想着在里面能捞多少钱,然后才顺带帮公司做点业务,没有意义”;
——“你们没机会看,看完之后吓死人”。
12月29日,张勇发布内部邮件宣布阿里巴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张勇亲自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直接分管钉钉。
同一天,张勇就以阿里云总裁的身份马不停蹄地发出了第二封内部邮件,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形象:
——“‘客户第一’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挂在公司墙上的标语,而是支撑我们每一天获得成长的基石”;
——“没有客户的信任,就没有阿里云的今天,更不会有阿里云的未来”;
——“一旦信任缺失,客户可以随时离开我们”;
——“任何故障的发生,对阿里是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发生在每个客户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佬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发飙。事实上,大佬们发飙的内容大抵对应着各自公司的问题。
**先看京东。**从财报上看,京东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在利润端。今年第二、三季度,京东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3.76亿、59.63亿元,同比增长451.13%、312.43%,一举扭转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局面。
与此同时,今年第二、三季度京东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44%、11.35%,分别比去年同期低20.79、14.1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低。
一边是利润前所未有的漂亮,一边是营收增长不动了。
以第三季度为例,京东当季的经营利润率达到3.6%,去年同期为1.2%。京东的履约开支、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占营收比重均出现了下滑。
京东CEO徐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京东业务的增长质量在今年有实质性的提升,是基于我们年初对经济和行业态势的预判。面对今年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京东主动有效地做出了关注经营质量、聚焦核心业务的策略调整。”
一句话,京东的利润是省出来的。
问题在于,海绵里的水也是有限的,利润增长不能一直靠降本来实现,而一些长期问题却困扰着京东管理层。比如刘强东一直强调的价格和成本问题。
在品牌自营店、直播电商的兴起的背景下,京东长期引以为傲的品质优势正在消失,在价格上又没有优势。多年来,刘强东始终强调零售的本质——“成本、效率、体验”,丢失了这些也是刘强东绝不能容忍的。
当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京东已经成为了传统电商的代表。拼多多的市值悄无声息地超越了京东,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电商业务也渐入佳境,京东面临的竞争压力一点都不小。
**再看腾讯。**腾讯的股价自2021年初开始就跌跌不休,至今已经跌去了一半还多。
腾讯的业绩也很长时间不增长了。
第一大收入来源增值服务连续2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网络广告业务更加惨淡,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滑了;唯一还在增长的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这部分业务2022年三个季度营收分别增长9.58%、0.75%、3.53%,去年同期增速则是47.41%、40.29%、30.26%。寒气逼人,腾讯的应对之策是做减法。外部,2021年以来腾讯接连出售京东、新东方在线、华谊兄弟、美团、Sea等公司股权,收缩战线、回笼资金;内部,腾讯不断“瘦身”,9月底腾讯员工总数为108836人,与今年3月底相比“减员”7000多人。
整个2022年,腾讯的主题就是降本增效,目前尚未回到增长轨道。
**最后看阿里。**阿里巴巴的股价距离其高点不足三成,收入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多数季度维持个位数增长,其中2022年二季度还录得负增长。不考虑股权激励等因素,阿里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了。
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经调整EBITA处于盈利状态的仅有中国商业、云业务两大业务板块。
目前,阿里云营收占比攀升至10%左右,成为除零售业务外的第二大业务,且该业务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经调整EBITA就已经转正,如今已连续6个季度实现稳定盈利,被视作阿里第二增长曲线。
偏偏是这个重要业务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营收增速就在不断下滑,2022年第三季度增速仅为3.75%,阿里云存在失速风险。
此外,近段时间以来,阿里云多次传出故障。2022年12月18日,阿里云香港机房宕机超过12小时,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被批评为“阿里云发展史上重大丑闻”。
阿里虽未直接对上述宕机事故做出公开处罚,但阿里云换帅,加上张勇一封措辞严厉的内部邮件,不得不引发外界联想。
最坏的时候过去了?
在经历了接近两年的“捶打”后,互联网公司不再遮遮掩掩;生死存亡的关头,里子毕竟比面子重要。
过去一团和气,现在直面问题。比如砍业务,比如裁员,大厂们都不再避讳。
与此同时,**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摆脱浮躁、回归常识,成为共同的选择。**刘强东狠批的PPT现象,早在3年前,新东方的员工们就在年会上吐槽过。为此,俞敏洪还对提出问题的团队奖励了12万元。
当然,大佬们突然集体发飙,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发展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政策层面这样的“暖风”久违了,互联网巨头的股价也走出了企稳反弹的步伐,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3年,希望大佬们的脾气再大一点,互联网公司重新折腾起来吧。
部分参考资料:
虎嗅,《刘强东:没离开过》
界面新闻,《马化腾对内讲话:留给某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不要再跟我说买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