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别再信“伤痕文学”_风闻
平原公子-平原公子官方账号-古人做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2022-12-31 16:16
曾经,“伤痕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读过这些作品。
那个时候就觉得奇怪,知青们在乡下和农民们生活了几年,干部子弟干了一些劳动者的工作,为什么要写得如此痛彻心扉?
我们的祖辈父辈,几十年来一直是这么生活的啊?怎么没有人给他们写“伤痕文学”?
经历过2022年最后这个月,大家应该对“伤痕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君不见,一个月前,就算死了一只猫,也要全网点蜡烛举国沸腾,搞得所有人都死了爹一样。
一个月后,很多人真的死了父母亲人朋友长辈,都被堵着嘴不许哭,不能“放大痛苦”、不能“引发恐慌”……必须表现得“云淡风轻”,“团结一致向前看”,要说“老人走得很安详”、“很懂事”、“不给大家添麻烦”……说难听点,死的连条狗都不如。
一个月前,小作文铺天盖地,《狗死了》《猫死了》《没饭吃》《要饿死》《要美美地化妆去旅游》《封控爱好者》《老孩侠》……哪怕是飞机失事了,楼层失火了,都能怪到防疫头上,只要随便出点事,那就是人间炼狱罪无可恕。
一个月后,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因为高烧、肺炎、心肌炎、脑炎进ICU,进太平间……很多人失去了亲人,社会失去了很多老人、孩子、胎儿、教授、学者、院士、共和国功勋英雄、普通劳动者……但网络上平平淡淡,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个就是“伤痕文学”的威力。
我们的文学家、媒体、舆论,就只会欺负听话、忍疼、不给社会添麻烦的老实人啊!
伤痕文学本质上就是少数人声音大,他们喊一句疼,连天都要跟着变色。
更多的老实人明明吃了更多的苦,扛了更重的担子,糟了更多的罪,实际上去却发不出声音,不肯喊疼,或者喊疼也没人听见。
伤痕文学本质上就是“岁月史书”,因为写作的人地位高、钱袋子足、嗓门大、笔杆子硬,背后有支持,所以他哪怕写小说编故事,那都是“历史的见证”,他们甚至可以代表“大多数民众”,说什么“沉默的声音震耳欲聋”。
他们不事生产,对社会所知有限,但是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玩弄文字上,熟能生巧,这方面他们太专业了……举个例子,他们的“伤痕文学”中,不会刻画人类面临侵略的艰难处境、生死存亡的危机,不会刻画执剑人们为了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和坚定的意志,只会描绘“文明的倒退”、“威慑纪元的恐怖和压抑”,呼吁“自由、浪漫、给岁月以文明”。
他们会用“岁月史书”告诉大家,三体人是先进、文明、善良、道德高尚、不会说谎的,而人类是狡猾、野蛮、充满劣根性、需要拯救的、“三体人亡我之心不死”是个谎言,真正让大家过不好的,是了“独裁者罗辑”,所谓“三体不害人,罗辑才害人”、“青春才几年?威慑四百年”、“这样活着,不叫活着”。
普通人都是穷人、弱者、没钱、没地位、没权力……人数再多,讲话也没人听,没人信,网络时代你稍稍留一点“截图”和“证据”,对边立刻条件反射一样跳起来大骂“XX余孽,你截图是什么目的?你想清算谁”?整个舆论都会和稀泥、拉偏架、说什么“不争论”、“不内斗”,淹没你的声音,他们甚至直接修改历史,把脏水全部泼到你的头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白璧无瑕一尘不染。
历史上不也是如此吗?地主阶级被土改,要喊疼,资产阶级被改造,要喊疼,贵族精英做了几天劳动者,也要喊疼,知识青年下个乡,要喊疼,干部们吃点苦,要喊疼,作家艺术家们下个基层,要喊疼……
那么农民被敲骨吸髓了几千年,要不要喊疼?农民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交公粮、修水利、没收入……要不要喊疼?工人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然后“我不下岗谁下岗”,要不要喊疼?农民工进城建设城市,再把子女送进城上学打工六个钱袋买房……要不要喊疼?当然,你们可以说“你也可以喊疼嘛”,但事实是——嘴巴声量根本不对等。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弱者、穷人、老实人没那么多心眼儿,能够活下去就很艰难了,没人有空去搞什么“伤痕文学”,编什么“岁月史书”,他们只是默默地疼着,默默地干着,默默地活下去。
但是那极少数人闲工夫多啊,能量大啊,意愿足啊……他们是愿意去搞“伤痕文学”,写“岁月史书”。
现在,《失去的三年》,不就出来了吗?
“伤痕文学”的本意不在文学,而在于“伤痕”,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这伤痕,就是它们日后获得政治地位的台阶。
只有他们极少数人的伤痕才是伤痕,而大多数的人的“苦难”,根本不配被提起。
大家要记住这一切,如果看不懂也没关系,将来,你只能说你没看懂,不能说你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