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过第一波,准备下一波_风闻
爱国者一-2022-12-31 14:21
——我家的防抗疫战斗小结
又是岁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即将过去的12月,这句话似乎特别应景,只是有些肃杀。
奥密克戎的幽灵飘荡在小马城的上空,周周不少人已经中招,我在忐忑中枕💊待羊,准备接招。
12月7号,防疫“新10条”正式发布,放开后的欢呼声尚未消失,越来越多的羊出现在大街小巷,大概15号左右吧,世界杯上解说员贺炜激情澎湃的解说尚未结束,中招者症状实录开始在社交平台霸屏,同事不断因病隐身,公卫专家开始集中亮相,指导防疫。机关堂食关闭,市面上退烧止咳药,n95口罩,抗原检测等被抢一空,亲友们不断成阳,我能做的只有安慰打气,提醒注意事项。从鱼目混珠的单偏方中择一些人畜无害的诸如红糖姜汤,冰糖雪梨,热水泡脚等推荐给他们,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病毒中招者大多症状较重,体感糟糕,完全不象一些专家“还没有普通感冒重"描述的哪样。
个人观察,我们小马疫情迅速达峰大概是14号到25号,许多人是在这个时间段中招的。这种自限性疾病主要凭个体免疫力扛过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心里安慰。一些专家的话要重视,但不能教条,否则,呵呵!
不信下面列举几类专家观点,看看各位的智商税水平几何。
(一),香港金冬雁博士说,“奥密克戎病毒专挑免疫力好的人下手”。他的意思病毒智能,身体素质好反而成了祸害?
(二),华西医院赵宇教授2021年十月研究论文显示,“患有过敏鼻炎可对新冠感染起到保护作用”。对号入座,窃喜!
(三),《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一本正经的说,“长的好看的人不容易得新冠”。悄悄观察同事和朋友,起初中招者孙悟空居多,后面西施也未能幸免。病毒似乎有点好色,为了凑指标才把西施也拉进来的。搞得我最近每次洗澡后,总要照照镜子找点自信:姿色平平,也就体型肌肉还行。
(四),张医生2022年六月在中疾控发论文表示,“感染新冠的90%为无症状和轻症状患者,病情和感冒差不多”。实际上患者普遍出现:高烧、咳嗽、疼痛难受,嗅味觉丧失…… 有人质疑数据后,张医生撒了论文。
大多数专家较为一致的通识,常运动的人即使被感染,症状也比较轻。
对标上述观点,我似乎找到了迄今还在“阴间”的秘密,尽管“战亡"是大概率的事,可我争取杀进决赛圈。
国家作出防疫转向这样的重大决策,肯定是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谓慎之又慎,一定离不开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综合研判,许多东西我们普通人不知道,也没有那么大的视野,一些难以接受可以理解。可经济发动机不断失速、店铺关门、就业困难都是看得见的问题。我们单位今年招五个编外,报考者竞然超过五百。或许多年之后,我们才能懂得国家的良苦用心。
诟病最多的是一些专家的不靠谱,把平台当做了学术论坛,各执一词,让人无所适从。放开前明显准备不是,无论是社会预期还是药品储备,都明显不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焦虑。
许多时候,人们害怕的不是困难和痛苦,而是未知的茫然、未来的不确定。
过去倡导“关心国家大事,做好群众工作”,后来提的少了,可实践证明,这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过时。11月11号,新20条释放出防疫政策调整的明确信号,11月30号至12月1号,孙春兰同志连续与公卫专家和防控一线代表举行了两场座谈时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居家隔离”和“常态化防控”,出现在新闻稿中。广州,重庆等地随即开始解封,网下的民意基础和网上的舆情根本逆转,种种因素表明国家放开箭在弦上,刻不容缓,少数明白人开始行动起来。
12月3号我到药房,实名购买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莲花清瘟胶囊,板蓝根冲剂,止咳糖浆,抗生素等,12月5号又补充了鼻通,布洛芬,n95口罩等,分送给了家人。同时增加了水果牛奶的储备,购买了钙片,西洋参片,VC等。新十条发布后,我们家人取消了12号之后的预约门诊,准备这波疫情高峰过后再去看病。
自己坚持运动节奏,保持心态平和。
12号之后,我基本上不再去食堂就餐。唯一遗憾的是,12月9号下的三单抗原检测剂迄今一无所获,商家都爽约了。关键时刻,还是小陈同学比较靠谱,及时送来了抗原。面对即将来临的风暴,我不紧张,必要时还有余力帮助他人。很快,抢药风起,感冒药一剂难求。
17号清晨,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求援信息,称家中三人高烧急求药。我马上联系了他,送了一盒快克。
一些人抱怨,放开之前为何不早早宣传,早早让大家做好准备,这个嘛,你得问自己,平时上班上网都干啥?
疫情期间,国家充当了保姆的角色,把许多本该个人承担的责任义务,日常用品甚至费用都包了下来,以致不少人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12月9号,国家卫健委公开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多数人没有听见,听见了也没当回事。天下承平日久,许多人的忧患意识早已荡然无存。
不少单位的政治学习看起来都很正式,念文件的大多“小和尚念经”,听的人更不走心。否则,怎么会出现大面积的的仓促、被动、不知所措?
还有人问咱们不是制造业大国吗?怎么会买不到药?买不到抗原?可再大的制造业也架不住短时间的集中挤兑和抢购屯集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古训谨当牢记。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大的家”。再与大家分享几件事:
(一)2019年十月,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五名美国运动员患病,美方立即派专机接回。强大的美国队在哪届赛事上未获一金。2019年七月,美国军方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发生事故,随即被关闭,所在地区随后出现肺炎病例。军运会后两个月,武汉疫情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撤离驻武汉领馆人员,接着停飞了中美航班。
(二)2022年12月15号,在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后,美国率先宣布暂停赴美签证服务,几个小跟班随即跟进。12月27号,日本等又宣布对来自中国人员实行落地检并对阳性者采取隔离措施。他们之前不是一直嚷嚷要求我们放开吗?媚粉,日粉,你们怎么看?
**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现在对新冠病毒感染已改为“乙类乙管”,许多地方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疾病防治,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更多的期待。
这个岁末年初,注定是悲情、温情交织的季节,许多亲友都中招了,我们家族中招率达70%以上,所幸没有减员。
人生没有定数,但人生从不抛弃努力上进的人,只要奋斗,总会有所斩获。
我有一个朋友,2019年初以小白的身份入职一家公司,凭着好学上进和过人的悟性,第一年就干的风生水起,后面几年的业绩更是步步高,不仅站稳了脚,而且成了公司的重要骨干。他用奋斗打破了“隔行如隔山"的定律,别人看到的是业绩,可我知道他“5+2、白加黑”的辛苦,她用行动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天道酬勤"。
一个亲戚,2019年七月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公司,刚开张势头不错,可天有不测风云,当年底因疫情开开停停,此后的两年又因疫情波动经营惨淡,一直在艰难前行。若没有这一波疫情,他的负债率应该已经下降不少,希望来年他能好起来。
“怨天者无志,怨人者心穷”。温家宝同志曾说过,信心比黄金重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就是对国家、社会的担当和贡献。
2022年的12月,注定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共和国又一次以前所未有的胆魄与智慧,带领人民打破困锁,越过泥泞,给了世界一个冲击波。尽管我们付出了代价,但历史将会证明这个决策的战略价值。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也掩不住他们的荣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特别致敬军人,警察,医护人员,快递小哥以及每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国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冬甚寒,但春天已在路上。
附上本人锻炼统计的图片一张,运动、心态直接影响我们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