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公开去信《经济学人》,批驳偏见报道
童黎
(观察者网讯)港府高官再度公开去信外媒,批驳偏见报道。
1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刊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致英国《经济学人》的英文信函。1月8日,英媒文章采用类似“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是在嘲弄民主”的“极其误导性描述”,他对这样的“偏见报道”表示“震惊”。
《经济学人》网站截图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投票于2021年12月19日顺利结束,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1月3日上午11时,90名议员面对国旗、国徽宣誓,并由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议员们监誓。
综合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星岛日报》消息,李家超在2页长的信函中表示,去年12月19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以“公开、公平、诚实方式”举行,获媒体广泛报道,与香港回归以来所举行的选举做法一致。选出的90名议员来自不同政治背景,都承诺依国家和香港的利益行事。没有国家会允许“叛国者、卖国贼、外国代理人或其他不爱国者”进入其政治体制。这样不背叛自己人民和国家的最低标准,是所有国家的共识,包括中国。
李家超信函截图
李家超批评英媒文章严重、但无根据地污蔑选举受到“操纵”,这样的“可耻”言论故意歪曲香港的形象,滋生于“私人偏见的阴暗面”。
他强调,没有国家可以“垄断民主”,民主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成功与否要看它让人民生活富裕的效果。外国若“试图定义或将‘民主模式’强加于香港,正是不民主的表现”。
据路透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谴责《经济学人》的偏见报道,而《经济学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要求。
去年11月12日,《经济学人》杂志总编辑贝德斯(Zanny Minton Beddoes)发声明称,香港特区政府已拒绝续签该杂志驻港记者黄淑琳(Sue-Lin Wong)的工作签证。
而在香港“修例风波”期间,黄淑琳还任职于《金融时报》。在一系列报道中,她抹黑港府“打压”和香港警方执法,美化乱港分子和暴徒,并无视后者对香港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称他们“为民主而战”。
去年11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此事时强调,签证事务是一国主权。香港特区政府有权依据“一国两制”和香港特区基本法就签证申请作出决定。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进入香港的境外新闻媒体及从业者有增无减。希望有关方面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开展涉港报道。
另据香港文汇网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期发文渲染香港“新闻自由受损”,李家超3日去信《华尔街日报》,批评有关文章严重歪曲事实。据悉,这是特区政府官员于一个月内,第三度去信这家美媒。港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分别于去年12月5日及12月24日,斥责《华尔街日报》有关香港选举制度的评论毫无根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