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实事求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柯观】
“新十条”之后,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迅速放开,紧接着,全国进入感染高潮。一时间,专家建议满天飞,医疗系统遭受巨大冲击。大家在感染风暴中也产生了不少困惑。
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利益多元、认知多元、表达多元。在疫情防控这样涉及社会全局的问题上,公共政策选择面临的挑战就更加突出。
“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精髓,对防疫政策也不例外。但是现实中,简单的四个字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内容。
首先是“实事”,由于社会主体的利益多元、认知多元和表达多元,每个人的“实事”,实际上只是个人对什么是“实事”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显然是受其所持立场、利益诉求、信息来源的影响。
其次是“求是”,至少有两种“是”,一是疫情发展的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实际和潜在影响,二是社会不同利益方对疫情的认知以及行为,这两种“是”相互交织,都会对政策选择产生影响。
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在小区大门口执勤。摄影 郑建超
对公共部门来说,防疫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全社会全局利益,需要同时包含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重目标,并根据疫情的发展在三重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和优先序调整。
与一般个人相比,公共部门掌握更多的信息源、同时承担全面的责任,在政策目标设定以及政策选择上,必须要超越局部利益,但也不可避免因此会带来冲突。
中国防疫政策的目标与社会公共的普遍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政策实施中,政府也需要正视这种冲突存在的现实性及其可能的后果。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尽可能地在不同利益相关方中寻求共识,减少政策实施的摩擦,提高政策成效。
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在疫情相关政策上,以及在其他重要公共政策上,如何掌握“实事”并“求是”,使政府与社会能够积极地相互调适行动,从抽象的目标一致走向实际的一致呢?
首先,主动向公众提供关键、权威的信息。在互联网社会,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十分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政府部门主动提供全面、权威、高质量、关键、一致性的信息,可以让公众了解发展态势,提前准备,明确预期,减少恐慌。特别是理解不同公共政策选择情境下的收益和可能的代价,凝聚最大的社会共识。
其次,扩大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在疫情中,病毒毒性、传播速度的变化是一种事实;社会不同群体对疫情以及防控政策的认知以及反应是另一种事实。社会个体对于疫情事实的认知水平是参差不齐,有的全面,有的偏颇,这是不可避免的。扩大社会参与的作用,就是扩大信息获取的范围,掌握多重事实,需要公共部门加以汇总并生成更高质量的信息,为政策的动态优化提供依据。
三是快速的响应和行动。社会对疫情的认知和情绪的变化,往往要快于事实的变化。疫情事实的变化相对来说有较稳定的、可观察的趋势,但是认知和情绪则很容易反复。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具有定力,避免反复横跳带来的干扰和无效,确保公共全局、长远的利益目标得以实现。但是,政策制定也要考虑到社会认知和行动的规律,这也是“求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及时作出响应和行动。
四是积极主动沟通。沟通本质是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向的宣告和行动。政府与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政府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和事实,社会主体则有更微观的直接感知,没有一方掌握全部的真理。因此,双方在共同目标下,需要以包容的方式对待具体观点和认知的差异,理解各自的困难,汲取重要的信息,发现新的机会,寻找共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制定政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群众在理解政策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正如前文所说,没有一方掌握全部的真理,政府在披露信息时要做好详实的前期调查,在事实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对于群众来说,在缺乏数据和调查的前提下,也不能一味曲解政策意图,阻碍自身对真相的认知。
大疫三年,中国在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多重目标下,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动态优化防疫政策,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其意义和影响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显现。目前的政策调整,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包括通过扩大生产以及引进国外药物等方式加强用药保障、增加ICU床位的供应、调动医疗体系力量保障高风险人群的救治需要等。
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政府和社会都为实现这些成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也有很多教训需要吸取。随着疫情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向未来,需要更好地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这需要全社会层面对公共政策决策有更客观理性的认知,也需要提升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参与、透明、回应和沟通能力,持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水平,减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内耗,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