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情感挽回”骗局,如何不中招
作者:盘和林
近日,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新型“情感挽回”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虽然关于“情感挽回大师”等套路,媒体早有报道,但100%挽回率、技术手段、心理学等虚假宣传,仍让不少人中招。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青年面临着加班、升职加薪、结婚、买房等压力,不少心理、情感咨询机构应运而生,以满足当代青年精神情感疗治的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的诈骗方式也层出不穷,从电话、短信媒介到互联网,从冒充公职人员、亲朋好友、电话欠费到“情感挽回”,骗子也在不断地“学习成长”。
从经济学上来讲,“意愿”是构成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情感一方存在挽回的意愿,便产生了需求,这是此类诈骗手段能够进行下去的关键。不论是此前的电话欠费、敲诈勒索还是如今的“情感挽回”,骗子始终忠实的一个套路是拒绝第三方介入,即整个诈骗过程制止当事人与他人沟通,制造信息不对称。
要杜绝“情感挽回服务”类网络电信诈骗套路,就要阻断其推广途径。网络平台对于发布相关信息的微信号、手机号、自媒体等等,可依法合规地进行关停封禁处理。还可以通过算法对平台中有诈骗嫌疑的内容进行甄别,抓住“情感咨询”诈骗的一些共性话术进行精准定位和识别。
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利用“情感挽回服务”的诈骗者要及时查处。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个案中的信息记录对犯罪分子信息进行反查,同时可以建立黑名单系统,当本区域有用户与黑名单中的电话号码、微信号码进行通话时,及时提醒用户不要上当受骗。对此类诈骗,监管部门还要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消费者则需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对诈骗的分辨能力。“情感挽回服务”本身就是一项违法服务,犯罪分子如果真的去履约进行“服务”,那么涉及另一个层面上的违法,是侵害“挽回目标”人权利的一种行为。所以这项服务无论如何都是违规的。
线上情感咨询服务本身反映出的是社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当前我国心理咨询师人才较为匮乏,且缺乏心理咨询师执业正规线上平台,线上情感咨询多有诈骗性质,所以消费者若有需求,应谨慎使用在线情感咨询服务,即使真的要在线情感咨询,也要在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范围内,不能有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