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向世界分享中国之治与中国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学者马丁·雅克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他观察到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在倒退,在2000年至2016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西方人试图了解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兴趣日益浓厚。而现在,“人们几乎只关注1949年之后的中国历史,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在他们眼里已经消失了”,而“中国在西方一些舆论当中被简化为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又被等同于苏共。中国自2000年以来取得的很多成就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马丁·雅克的观察当时在会议上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共鸣,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描述出西方一些国家当前对中国的不健康心态。这种心态源自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而直接原因是西方的理论懒惰、思维简单、僵化、固化以及心理傲慢,仍然抱着在冷战时期驾轻就熟的“自由主义对决威权主义”“自由同盟对决红色帝国”等反共、反苏话语不放。
而更大的背景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下,国际舆论斗争已经由过去简单的形象之争,向政治、制度、道路、价值观之争转变。世界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无疑对我们的话语叙事以及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
一是密切跟踪并把握好世界政治大局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传播的方向、路线、重点及策略。
在这方面,俄罗斯的经历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在2021年10月份的瓦尔代俱乐部年会上,圣彼得堡经济学院一位女教授向普京提问,说俄罗斯这些年花费良多改善对外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佳。普京回答道,首先是尊重自己,这才是首要的。不必使出全身力气,特意向别人证明我们有多好。不需要那样做。只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文化,人们自然会接近你。
回想2008年前后,俄罗斯为拉近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台了国家形象战略,成立总统下属国家形象塑造委员会,重金聘请西方广告公司宣传国家形象。但随着美俄关系破裂,美国步步挤压俄罗斯,威胁俄罗斯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不久这类外宣行动落得一地鸡毛。俄罗斯不再向西方一味示好,转而绝地反击,以牙还牙,与西方阵营针锋相对。
二是选择正确的路线图,两军对垒,避其锋芒。面对西方阵营筑起的意识形态壁垒,与其打攻坚战,不如转向阵地战和游击战。俄对外交往的经验表明,在国家与国家间意识形态对抗、政治价值观对立的情况下,单方面的示好不会有效果,只会招致对方的抹黑;而单纯的互怼又会陷入互相加码的旋涡。要打开新形势下对外传播的新局面,需要真正打开国际社会的新天地。除美国与西方外,世界很大。不如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转向非西方世界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能眼里只有纽约时代广场与维也纳金色大厅,而要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到那些期待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的国家中去。面对少数西方国家舆论攻势和西方媒体的反华言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事事回应,全面平均用力。坚持以我为主,多管齐下,打组合拳。
三是坚持内外有别,优化内容供给,坚持多国多策。多讲人文故事,多讲可分享的经验,讲清中国发展背后的“国际性、经验性、一般性、公理性”,避免国际对象“听不懂”、“学不来”。
这让我想起,一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官员和学者在与我们交流过程中曾经表达过,希望中国朋友在国际场合少谈“中国式”“中国特色”等特殊性内容,如一些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及文化、历史、地理、资源禀赋条件。因为各国的政治条件及社会基础不同,他们很难把中国的基础直接照搬过去。他们迫切希望了解的,是比如中国企业的税收如何征收,企业创新能力为何这么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等具体经验和现实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应该对外讲述什么,世界上多数国家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希望我们能分享什么……
答案是中国之治与中国之道,是中国到底为什么能成功,经济社会该怎么发展?要求我们讲清楚中国发展、中国奇迹背后蕴含的那些可分享的哲理、道理、学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多姿多彩的不同文化,我们对外讲述中国,不应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应随机而变,灵活多样。既讲中国之大、中国之强,更要讲中国之美、中国之妙。既要讲好中国之治,也要讲好中国之理、中国之道。力求做到讲述宏观目标中有哲理,分析情况形势有规律;讲述变化之中有原理,讲述故事中有道理。
2022年围绕中共二十大的召开,多讲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讲好普通党员的故事,讲好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故事,讲好党在前进征程上克服困难和挑战的故事等等。在故事中讲清中国精神、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贡献。要紧扣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政治观”“人民观”“世界观”,打通内政与外交、内宣与外宣、政治实践与价值观念、学术体系与舆论前沿之间话语和概念“隔断”,提炼并原创一些描述中国发展、中国之治、中国之道的核心概念。力求价值观念与话语叙事能融贯古今、融通中外,而这些原创性概念也应是好看、好讲、好懂、好听、好记、好用。(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