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的长期协议看起来不太可能 - 彭博社
Laura Litvan
提高债务上限的长期协议日益难以实现,因为众议长凯文·麦卡锡加大了共和党对深度削减开支的要求,以换取他们同意增加美国借款上限的协议,而乔·拜登总统拒绝谈判。
共和党试图通过承诺财政紧缩来实现他们2011年的政治策略,该策略产生了一项为期10年、总额为2.1万亿美元的协议。这一次,这一策略正在与一个固执的白宫正面冲突,因为美国正逐渐接近今年夏天的灾难性支付违约。
日益加剧的两党分歧和每个议院微弱的多数派正在指向一个较短期的协议的方向 —— 如果两党能够达成协议的话。那项2011年协议的成功并不尽如人意,它从未达到预期效果,这表明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十二年前达成的两党协议奠定了十年财政紧缩的基础。但共和党和民主党很快找到了保持他们喜爱项目资金的后门途径。
“我认为十年的支出上限可能太过分了 —— 希望立法者已经意识到上限通常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共和党国会助手布莱恩·里德尔说。“如果他们达成一个适度的为期两到三年的支出上限协议,那可能更有机会通过,只要它是现实的。”
与2011年一样,国会分裂,一位首次当选的民主党人在白宫,并且即将进入连任竞选阶段,这对于在华盛顿达成协议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但增加2023年的困难是银行业的动荡,这使得关键立法者的注意力分散,以及拜登坚持他不会屈服于共和党的要求。
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最近告诉议员,拜登仍准备与共和党人就财政框架展开对话。麦卡锡在周二早些时候致信拜登,概述了提议的支出削减和监管变革,要求众议院共和党人在提高债务上限的同时获得回报。
甚至在任何具体提议之前,两党议员已经开始制定竞争性标志。包括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在内的一些共和党人希望国防支出不设上限。包括华盛顿州参议员帕蒂·默里在内的民主党人表示,国防和国内项目必须平等对待。
尽管2011年的协议确实减缓了自由支出的速度,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坚决支持该协议,特别是如果国会支出超过允许的限额时的惩罚 —— 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削减的所谓“预算自动削减”。格雷厄姆称其为“比土还蠢”,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表示这是“一场灾难”。
虽然这结束了现代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财政争斗 —— 使市场动荡并损害了经济复苏 —— 但议员们后来通过反复提高支出限额并加大对战争和“紧急情况”的资金支持来削弱了他们自己的协议。
“国会又增加了支出,并找到了漏洞,”长期从事国防支出分析的Metrea Strategic Insights的托德·哈里森说,该公司为政府机构提供预算政策咨询。
2011年通过的所谓预算控制法案在经过数月的紧张谈判后获得批准,本应通过包括对国防和非国防项目的9000亿美元的自由裁量削减在内,使赤字在十年内缩减约2.1万亿美元。但是,原本应该提出其余部分的两党“超级委员会”的谈判破裂,导致深层次的自动支出削减和每年预算自动削减的威胁。
但是,在2013年全面削减变为现实后,国会开始提高剩余年份的支出上限。在最后四年,他们没有费心通过在其他地方节省成本来抵消这些支出增加。
最终,交易产生的支出削减比规定的少了4000亿美元,Riedl说。
从赤字的角度来看,更具破坏性的是2011年的协议允许豁免 —— 立法者打算在紧急情况或军事行动时提供灵活性。
然而,国会非常广泛地利用了这些豁免,总计近10年约2万亿美元,根据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说法。 这包括像灾难救助和应对Covid大流行等紧急情况,以及将一些例行国防支出归类为“战争资金”。
“当你看每一部后续立法时,它都变得混乱不堪,”莱斯大学公共财政中心主任约翰·戴蒙德说。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2017年的减税方案也导致赤字扩大。
更深层次的赤字
2011年美国预算协议未能提供持久的赤字减少
来源: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到2014年,赤字已经缩减到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但在2019年,即新冠危机前夕,赤字又扩大到4.6%。为应对大流行病而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救助支出冲走了《预算控制法案》的任何痕迹。
这一次,共和党人尚无共识,但表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在国会每年决定的大约30%预算内实现严格限制,而不是庞大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福利计划。
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乔迪·阿灵顿正在制定一个计划,将在2024财政年度将可自由支出恢复到2022年水平,并可能在未来十年将其限制在1%的增长率。麦卡锡表示,阿灵顿的整体预算提案——涉及未来十年约16万亿美元的削减——与债务上限“毫无关系”,因为这是共和党的独家提案。
阿灵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应该是麦卡锡的目标是达成一项为期十年的债务协议,但一个以可自由支出上限为目标的较短期限的协议也是可能的结果。
“我们可能会提出十年或五年,但我们可能只会得到两年,”阿灵顿说。“但是,嘿,两年总比没有好。现在我们在民主党同事那里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