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共燃雄心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 彭博社
Isabel Kua
摄影师:SeongJoon Cho/Bloomberg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发电厂中同时使用氨和氢气以及化石燃料可能导致比简单燃烧煤炭或天然气产生更多排放,这加剧了一些亚洲国家对一项脱碳技术的怀疑。
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押注于共燃技术,以在未来十年实现发电碳排放的减少。但这些计划因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受到批评,同时这一过程可能增加空气污染。
“这一地区推动在化石燃料发电厂实现大规模共燃的举措可能导致大量氨和氢气的生产,换取的气候效益微乎其微,”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研究机构Breakthrough Institute气候与能源团队联合主任Seaver Wang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阅读更多: 煤炭氨共燃在亚洲日益受到关注:BNEF
在最近的项目中,日本贸易公司三井&Co.于6月达成了一项销售协议,供应氨用于日联发电株式会社的碧南热电站的大规模共燃。与此同时,韩国计划在现有的燃煤发电厂中使用氢气和氨,到2036年,这两种燃料将占发电组合的7%以上。
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也已签署协议,研究国内共燃潜力。
建议在发电厂中共燃氨或氢以取代燃烧的20%至30%的煤或天然气,仍然会留下80%至70%的化石燃料排放,突破研究所表示。考虑到制造和运输氨和氢所需的能量后,这些好处甚至会进一步减少。
此外,为了进行横跨海洋的运输,需要大量的电力来压缩和液化氢,而在长途航行中可能会有10%至20%的氢货物丢失。
报告称,如果供应商使用化石燃料生产氨和氢,共燃可能导致“比发电厂仅燃烧纯煤或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要多得多”。
在亚太地区供应氢市场的项目使用化石燃料原料生产氢,然后合成氨。但该地区目前运营和宣布的试点项目只做出了模糊的、不具约束力的承诺,安装碳捕集设备,报告称。
即使是最理想的低碳氢和氨生产,共燃也几乎没有气候效益,代表着“对宝贵的低碳氢和氨的浪费利用”,报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