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艺术面临气候变化风险-彭博社
Dan Murtaugh, Sreeja Biswas
在敦煌金塔寺东洞壁画上出现的脱落和开裂。来源:绿色和平来源:张掖文物管理局,绿色和平
中国敦煌石窟中的艺术品和雕像经历了沙尘暴、政治动荡和游客的侵扰,已经保存了一千多年。现在,保护者担心它们面临着迄今为止最无情的敌人 —— 气候变化。
根据绿色和平东亚的说法,极端天气给甘肃省的沙漠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暴雨和湿气,这些暴雨和湿气自从4世纪开始出现以来一直保护着石窟和壁画。精美的绘画越来越容易剥落和脱落,裂缝也在形成,可能会危及石窟本身的结构完整性。
“沙漠中暴雨的增多构成了严重风险,”绿色和平的研究员李钊说。“湿度激增、山洪暴发和石窟坍塌已经在发生。”
大泉河的洪水和泥石流冲破了莫高窟北洞前的防护堤。摄影师:孙志军,绿色和平报告材料中获得批准使用对李来说,最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这些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石窟 是中国最有资金支持和密切监测的遗产地之一,但损害仍在发生。她表示,可能还有成千上万其他不太知名的遗址面临着类似的风险,需要进行识别和保护。
阅读更多: 极端炎热揭示了失落的村庄、古代遗迹和沉船
来自 法国 到 纳米比亚 到 印度尼西亚 到 澳大利亚 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加速这些国家古代洞穴和岩画的退化。洪水可能侵蚀艺术品,盐结晶可能导致剥落,潮湿和炎热的结合甚至可能导致绘有艺术品的岩石爆炸。
敦煌是一个沙漠绿洲,也是往来于中国和中亚之间的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商常去的地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第一个洞窟是在公元366年左右被雕刻在那里的悬崖上的,接下来的1000年里,它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库之一,展示了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风格融合。
沙漠条件有助于保存这些绘画和雕像几个世纪。但是甘肃省近几十年来看到了气候模式的变化。该省的平均温度每10年上升0.3摄氏度,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自2000年以来,该省的总降雨量增加,而降雨天数减少,导致更多的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