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色列攻击杰宁?西岸行动解释 | 路透社
Reuters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沿以色列-加沙边境围栏抗议以色列军队对杰宁的袭击,7月4日。路透社/Ibraheem Abu Mustafa 摄
7月4日(路透社)- 以色列于7月3日对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据点杰宁难民营发动了一场重大袭击,该难民营位于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与武装分子发生冲突中有12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以下是关于杰宁的一些需要了解的信息:
以色列为何袭击杰宁?
自2022年3月以来,约旦河西岸北部的杰宁及周边地区在巴勒斯坦发动了一系列街头袭击后,以色列民族主义宗教政府下令加强了对该地区的袭击。
杰宁难民营长期以来一直是武装分子的温床,他们拥有各种轻武器和日益增长的爆炸装置库存。以色列军方经常指责武装分子组织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如1948年建立的难民营内部,设立战斗人员。许多武装分子与其家人一起住在难民营内。
今年1月,以色列军队在杰宁发动袭击,打死了七名武装分子和两名平民。上个月,武装分子和以色列军队进行了数小时的枪战,造成六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0多人受伤。七名以色列人员被一枚地雷炸伤,导致他们的装甲车瘫痪。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为报复在犹太定居点附近射杀了四名以色列人,引发了定居者对巴勒斯坦城镇的暴行,纵火烧毁建筑和汽车。
这是自2000-05年巴勒斯坦起义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之一,发生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边境附近的约旦河西岸最北部的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城市杰宁。在那里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混凝土和砖块建成的同名难民营,约有14,000人居住。他们是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被剥夺土地的巴勒斯坦人的后代,大多数生活贫困,失业。这种严酷的遗产导致他们对以色列怀有顽固的敌意,并支持巴勒斯坦激进组织。
路透社图表
杰宁是第二次起义期间一些最严重流血事件的发生地,第二次起义是在2000年美国支持的和平谈判破裂后开始的,升级为以色列和激进组织之间的武装冲突。
杰宁出现了许多领导起义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者,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以色列装甲部队在2002年4月对其难民营进行了毁灭性的袭击,作为对1990年代临时和平协议下巴勒斯坦局部自治地区的更广泛镇压的一部分。
联合国报告称,杰宁有5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多达一半是平民,而以色列失去了23名士兵,超过400座房屋被摧毁,四分之一的人口无家可归,需要重建难民营。
两十年过去了,以色列对杰宁地区日益增长的枪手数量和他们的军火储备发出了警报。以色列表示,这个营地是策划和准备激进袭击的枢纽,也是由哈马斯或伊朗支持的伊斯兰圣战组织资助的战士的避风港。
以色列还表示,自2023年初以来,杰宁地区的激进分子已经进行了50多起枪击袭击,几乎一半的人口要么与哈马斯,要么与伊斯兰圣战组织有所关联。
上个月,杰宁附近的激进分子发射了两枚简易火箭,这引起了以色列的警惕,担心约旦河西岸可能会走上加沙地带的道路,以色列在2005年撤离了定居者,如今武装的伊斯兰派系掌权。
以色列最近对杰宁进行的规模较小的突袭经常使用伪装成巴勒斯坦人的突击队,但由于激进分子在狭窄的巷道上设置了炸弹并迅速发现了营地中的陌生人,这些突袭遇到了困难。
这导致了以色列七月初规模庞大的行动 - 有超过1000名士兵参与 - 以及以色列决定罕见地使用无人机进行支援打击 - 以摧毁激进分子的基础设施和武器。
以色列军方表示他们在杰宁发现的地点包括一个设有一排闭路电视摄像头的指挥室,该指挥室覆盖了整个营地,以及一个隐藏在清真寺地下的隧道和军火库。
以色列还表示他们已经逮捕了120名涉嫌激进分子,并在杰宁至少击毙了9名枪手。在10名巴勒斯坦人的死亡中,已经确认有5人是激进分子。
哪些激进组织存在于杰宁?
杰宁存在的激进组织包括伊朗支持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控制加沙的伊斯兰哈马斯;以及阿巴斯总统法塔赫派系的武装分支。该营地的激进分子在杰宁旅的保护下活动。
他们日益增长的存在部分是由于阿巴斯总统国际支持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的安全部队的不作为,后者表示以色列已破坏了其在街头的信誉。但他们的实力也源自于现年87岁的阿巴斯的软弱,他的与以色列的国家谈判公式在2014年破裂,且没有复苏的迹象,以及PA内部被普遍认为存在的无能和腐败。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历史是什么?
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时,击败了来自中东各地的阿拉伯军队,使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流散到该地区,巴勒斯坦人称之为“纳克巴”(灾难)。
19年后的下一次中东重大战争中,以色列从约旦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从埃及夺取了加沙。以色列吞并了东耶路撒冷,这一举动在国际上未得到承认,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建立了定居点。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临时和平协议,但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一系列“最终地位”谈判在边界、定居点、难民和耶路撒冷等不可调和的争端上反复失败。最后一轮由美国斡旋的谈判于2014年破裂。
丹·威廉姆斯撰写;马克·海因里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