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买不到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 - 华尔街日报
Yuka Hayashi
Polestar,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及其沃尔沃部门拥有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计划明年在南卡罗来纳州开始生产。照片: Justin Sullivan/盖蒂图片社中国汽车制造商正以实惠的电动汽车赢得全球数百万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它们在一个重要市场上明显缺席:美国。
华盛顿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道屏障,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汽车进口征收了25%的关税。拜登总统支持了这一政策并进一步加码,拒绝向它们提供可以为消费者节省数千美元的“购买美国”抵免税款。
这些举措几乎使中国汽车制造商无法与在美国生产或从友好国家进口的汽车竞争,尽管它们迅速渗透其他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强劲推动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美国官员表示,即使重重关税壁垒可能也不足以阻止它们进入美国市场,并保护国内制造商。美国官员指出,中国大量补贴其电动汽车供应链,使中国制造商得以以不公平的低价销售产品。
“中国决心通过使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来主导电动汽车市场,但我不会让他们得逞,”拜登本月早些时候在伊利诺伊州对汽车工会工人说。“我向你们保证。”
中国正朝着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迈进,取代了日本。中国大约制造了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电动汽车,而最大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去年生产了190万辆汽车,比特斯拉的140万辆要多,根据这些公司的数据。
“想象一下现代版的哥斯拉,有能力践踏和摧毁一切挡在他路上的东西,”专门从事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咨询的ZoZo Go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邓恩说。他说中国电动汽车在100多个国家销售。“中国人还没有真正开始大规模进攻的唯一市场就是美国。”
一些美国议员和政策制定者希望保持现状,并呼吁拜登政府考虑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汽车的关税。
“中国制造商很快就能够吸收额外的25%关税,这只是时间问题,”包括主席迈克·加拉格尔(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和伊利诺伊州最高民主党人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在内的中国共产党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在本月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泰。PRC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缩写。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官员表示,他们从中国在太阳能电池和钢铁等行业主导美国制造商的崛起中吸取了艰苦的教训。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密切关注中国电动汽车涌入美国市场的威胁,该办公室中国贸易执行首席律师布赖恩·贾诺维茨表示。“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如果你等待大量进口产品淹没市场……那么对抗这种威胁也变得更加困难,”他在八月份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说。
更高的关税可能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引起不同的反应。他们渴望看到美国政府的政策减缓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但他们也担心中国官员可能以他们自己的关税进行报复,因为中国是美国品牌汽车的第二大市场。
使事情复杂化的是,中国已经建立了电动汽车电池和用于制造电池的矿产的主导供应链。随着美国汽车制造商增加自己的电动汽车生产以实现拜登政府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他们将不可避免地依赖这些供应,约翰·博泽拉说,他是汽车创新联盟的负责人,该行业团体的成员包括Ford Motor和通用汽车。
“中国在电动汽车行业领先了10到15年,”博泽拉说。
中国最大的海外目标之一是欧洲。比亚迪(BYD)的畅销车型Atto 3 SUV配备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加热座椅,售价为39,500欧元,约合43,000美元。另一款热门车型是MG5 EV,这是一款更大的“旅行车”,由中国国有企业上汽集团旗下的一家前英国品牌生产。其起价为35,395欧元,约合38,500美元。
在美国,根据考克斯汽车公司的数据,7月份电动汽车的平均销售价格为$53,469。
欧盟迄今为止一直保持10%的进口关税。十月份,该集团启动了一项调查,以确定是否提高关税,声称中国的汽车由于政府补贴的原因通常比欧盟制造的车型便宜20%。欧盟表示,中国在其市场份额最近从1%上升到了8%,并可能在2025年达到25%。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美国的政策歧视其他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破坏了公平竞争。“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坚决维护我们的权益,”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准备在美国境内或附近组装电动汽车以避免关税。吉利旗下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计划明年在南卡罗来纳州开始生产。另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正在墨西哥建厂,比亚迪和上汽旗下的MG也在该国扩大业务。
分析师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出口推动将变得更加激烈,因为这些公司已经建立了生产汽车和电池的巨大能力。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温迪·卡特勒表示,中国有能力在满足国内需求后生产约1000万辆汽车。世界是否能够吸收所有这些产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们市场被洪水般的商品淹没的迹象都在那里,”她说。
安东尼·德巴罗斯对本文有贡献。
请写信给Yuka Hayashi,邮箱地址为[email protected]
刊登于2023年11月25日的印刷版上,标题为’美国市场上廉价中国电动汽车面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