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银行面临不同的流动性压力——彭博社
Andy Mukherjee
流动性干旱。
摄影师:Dhiraj Singh/Bloomberg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的放贷人正面临着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截然不同的问题。在中国,债权人淹没在廉价的中央银行资金中,但贷款需求不足。在印度,银行正经历着十年来最快的扩张,但他们却渴望流动性。
中国当局用3万亿元人民币(4180亿美元)进行的长期资金注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印度的赤字——自2010年以来最宽——也开始令投资者担忧。
就在下次大选前几个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政府削减了支出。这对放贷人造成了伤害。12月份公司预付税款从银行账户中流出,但随着新德里开始向承包政府项目的承包商开支支票,这些资金将作为存款返回。但随着财政年度接近3月31日的结束,没有迹象表明最后一刻会有加速。
流动性干旱可能是有意为之。与北京不同,新德里有充分的理由对增长感到乐观。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使其有足够的空间在进行新一轮投资狂潮之前控制通货膨胀。除非莫迪政府在2月1日的预算中宣布一项民粹主义支出计划,否则合理的假设是,它正在谋求提升其主权评级,该评级目前处于投资级的最低级别。与此同时,货币当局正试图巩固其作为抑制通货膨胀者的信誉。
全面的紧缩政策并没有帮助银行。 糟糕的季度业绩来自印度市值最大的银行——印度房地产银行有限公司,使其成为本月标普BSE银行指数表现最差的股票。自去年12月底以来,标普BSE银行指数下跌了5%,也凸显出上周银行体系近400亿美元的流动性赤字。
此外还有即将到来的选举,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选举。如果重演2019年的选举,当时政客们在选举前花费了9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现金,将会加剧银行的融资挑战。在2019年选举前,流通货币在20周内增长了超过9%。这些资金花了好几个月才重新进入银行体系。
财政当局或许在等待摩根大通公司于6月将印度纳入其新兴市场债券指数后,外国资金的大量涌入。汇丰资产管理预测未来几年将有1,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然而,要持续吸引外国投资者将需要解决政府脆弱的财政问题。莫迪政府希望通过不报告比本财政年度预算的国内生产总值5.9%更高的赤字来开始,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将远低于其预期。(7.3%的实际增长,或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增长,是基于8.9%的名义扩张,而不是最初的10.5%的估计。)
流动性危机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中央银行。在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后,印度储备银行也将面临降息的压力。但印度储备银行的紧缩政策尚未完全传导到经济中。股市泡沫严重,通胀率已经长期脱离4%(其2%至6%的目标中点),人们真的有可能不再相信货币当局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印度储备银行似乎也不愿意缓解流动性短缺,以免银行变得太舒适,停止动员存款。货币当局希望银行为资金支付额外费用,并在贷款上收取更高利息,从而完成更高政策利率的传导。
问题在于,无抵押消费者贷款的信贷需求很高,推出更多的贷款可能会导致集中风险。工业企业对贷款的需求疲弱,如果借款成本长期较高,可能无法持续。这可能会推迟选举后的投资热潮。印度储备银行可能别无选择,只能通过持久的流动性注入来缓解紧缩。印度Fitch旗下印度评级公司的分析师Soumyajit Niyogi表示,持续的紧缩“可能对借款人构成负担”。
印度银行的账面价值与中国同行相比的1.8倍要高得多。这种差异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中国恒大集团被香港法院下令清算,已经备受困扰的房地产行业前景黯然失色,中国内地银行甚至通过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也难以保护利润。然而,投资者才刚开始权衡印度银行的利润是否会因流动性干旱持续而急剧挤压。两国的银行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陷入困境。
更多彭博观点:
想要更多彭博观点? OPIN <GO>。或者您可以订阅 我们的每日新闻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