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钢铁价格暴跌,暴露出供应过剩的困境 - 彭博社
bloomberg
中国的钢铁行业去年是否真的接近达到北京的产量上限?
如果官方数据可信的话,2023年的产量最终仅略有变化,略高于10亿吨,这要归功于去年最后一个月产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15%同比下降,降至六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自2004年以来的数据,这是仅有的第二次12月份低于11月份,而且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还有其他迹象表明,看起来太美好的事情往往并非如此。钢铁分析师(由于敏感性问题,他们不愿透露姓名)是其中之一,他们指出了一些矛盾的数据:铁矿石进口在2023年创下了纪录,但并未对库存水平造成影响,螺纹钢库存增加,钢材产品产量也有所增加。
中国的官方数据经常被视为方便地接近政治目标,而几乎没有什么挑战比在庞大而分散的钢铁行业中控制供应过剩更棘手。但是,加入习近平主席的气候目标以及保持一个在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的行业中的就业需求,钢铁生产商面临着一系列常常相互矛盾的激励。
“中国竞争激烈的钢铁厂可能会选择承受运营亏损,而不是承担完全关闭的更大成本,”伦敦利宾资本有限公司的大宗商品策略负责人汤姆·普莱斯说。“此外,钢厂有动机报告生产量不实,以避免政府制裁。”
据报道,中国上个月的钢铁产量大幅下降
12月份的粗钢产量是自2017年以来任何一个月份的最低值
来源:国家统计局,彭博计算
注:1-2月的数值是根据2月的累计数据计算得出的
自2021年以来,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减少或维持上一年产量水平的命令,以遏制产能过剩和行业的碳排放。2023年最后几个月的普遍看法是,钢铁生产商的减产幅度远远不足以接近年度上限。
代表最大钢铁生产商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拒绝置评。
钢铁问题的敏感性超出了它作为经济的关键基石的明显重要性。中国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供应国,而合金的生产具有很高的污染性和碳排放量,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15%。减少这些排放对实现习近平主席的气候目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在2023年达到了七年来的最高水平,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有人指责北京倾向于向海外倾销过剩产品,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
这些不断增长的出口只是中国国内形势如此糟糕的一个迹象,导致了中国钢铁的过剩,而需求严重依赖于陷入危机的房地产市场。
刺激有限
中国的大宗商品部门过去曾想出创造性的方法来确保实现目标。2019年最后一个月记录的海外煤炭进口量仅为惊人的280万吨,因为港口延迟了货物放行,使得进口商得以在当时的3亿吨年度限额下躲过。到2020年1月,随着多余货物的释放,进口量激增至超过4300万吨,创下了将近四年的月度纪录。
钢铁厂可能希望它们的过剩产能能够在北京被迫释放大规模基础设施支出以恢复增长时得到吸收。但鉴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堪忧,而当局迄今只满足于提供有限的刺激以维持经济。中国习惯上将一月和二月的数据合并以消除因农历新年不规则而产生的不一致性,这也可能成为掩盖任何过剩的机会。
官员们并未表示他们是否在调查钢铁行业是否篡改数据。统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均未回应置评请求。但北京已经对统计造假展开了新一轮打击,通过让共产党的纪律机构负责惩治操纵行为来提升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政府对生产的限制并未消失。
“中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在今年发布另一个产能上限,以控制排放,”经济资本有限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本周日记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除非另有说明。)
周二,1月30日:
- 无重大安排
周三,1月31日:
- 中国1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09:30
- 中国煤炭行业周报在线简报,15:00
周四,2月1日:
- 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展望,09:30
- 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09:45
- 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局关于预防重大事故的简报,15:00
星期五,2月2日:
- 中国每周铁矿石港口库存
- 上海交易所每周大宗商品库存,大约15:30
最新消息
中国顶级经济 官员呼吁城市当局贯彻国家制定的旨在缓解国家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措施。
香港法院周一对中国恒大集团发布了清算令,暗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未结束。
世界第二大铁矿石 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上季度产量增幅超出预期,可能会削弱这种关键的炼钢原料的价格。
去年新兴市场债券中表现最佳的一项投资正在受到对美联储最终将开始降息的押注的新推动。
乐观情绪席卷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很快开始降息,华尔街将在本周的会议上寻找有关时机的线索。除了美元走弱外,美国的可能转向将有助于诱使新兴市场的央行放松政策 —— 这将对持有本币债务的投资者带来潜在的丰厚回报。
华尔街忙碌的一周以股票和债券的涨势开始,财政部意外地将其季度借款预估削减至7600亿美元,令一些交易员感到惊讶。
这一消息发布在财政部的季度退税公告前几天,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因为人们对财政赤字扩大的担忧。国债收益率下跌,推高了科技股重要指数纳斯达克100,在五家市值总额超过10万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发布业绩之前上涨了1%。除了本周的一系列盈利数据外,投资者还在等待美联储的利率决定以及从消费者信心到就业的一系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