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银行家在裁员和削减之后面临残酷现实 - 彭博社
Lulu Yilun Chen, Denise Wee
裁员、资本撤离中国以及香港角色减弱正给这座城市的银行家们带来压力。
摄影师:Paul Yeung/Bloomberg
当李先生因为家族办公室的雇主搬离香港而失去工作时,他知道自己将面临艰难的就业市场。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有多么困难。
十七个月过去了,李先生仍在寻找工作。账单不断增加 —— 每月租金将近6万港元(7700美元),孩子们的教育费用每年达到100万港元。然而最糟糕的部分是恐惧感,以及逐渐接受,这甚至还不是最低谷。
就在五年前,像李先生这样具有中国专业知识的金融业专业人士备受瑞士银行集团、花旗集团等公司青睐。小米公司和美团公司等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增强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与纽约不相上下。他们的努力帮助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创造了超过6万亿美元的市值。
现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经破坏了资本市场。随着股价下跌和经济前景黯淡,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已经干涸。习近平主席推动加强数据安全和金融市场监管,使得中国公司更难收购资产或在海外上市。
香港IPO创下2001年以来最低水平
去年公司筹集的资金是自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最少的
来源:彭博社
“我曾以为中国的上升轨迹和国内外金融市场之间更紧密的联系是一种常态 — 现在我意识到这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现象,”曾在花旗集团工作过的李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
在香港,这种痛苦表现得尤为明显,这里是这类交易的中心。这种损害被华尔街公司的裁员潮、全球资本撤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这座城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减弱所强调。
根据与招聘执行官约翰·穆拉利合作的申请人,寻找在香港工作的非初级金融工作者人数“达到了数百人”。
“市场足够脆弱,”罗伯特·沃尔特斯的董事总经理穆拉利说。“还会有更多的裁员。”
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在过去18个月里在亚洲进行了多轮裁员。
一名被高盛集团裁员的银行家表示,这导致她和她的同行们评估是否留在香港 — 甚至是这个行业。来自中国的IPO数量下降意味着银行将需要考虑在亚洲范围内进行重组,因为过去的招聘增加了员工人数,现在不再合理,她说。
另一位走得更远。去年在一家全球投资银行失去工作的分析师杨(24岁)花了几个月时间寻找工作,在咨询、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公司安排了约10次面试,但都没有成功。在每月2万港元的租金即将到期时,她决定搬回内地与父母同住,并追求传统金融之外的职业。
“竞争比以往激烈得多,”杨说。她和其他在本文中被引用的人一样,不愿透露全名谈论敏感的职业问题。“如果市场上有一个私募股权职位,就会有数百份前银行家的简历飞来。”
持有香港证监会牌照的人数,反映了这座城市金融专业人士的数量,自2021年底以来已减少了600多人,截至12月为44,722人。
自2021年底以来,持有牌照的金融专业人士数量减少了600多人。摄影师:Paul Yeung/Bloomberg香港金融服务活动放缓可能会对香港经济产生影响,因为该行业在202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3%,占就业人口的7.5%。去年,该市的后疫情复苏低于预期,彭博经济学估计,GDP增长将从2023年的3.2%放缓至1.8%。
IPO在香港的筹资额去年下降了56%,至460亿港元,这是自20多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最少的,据彭博社编制的数据显示。上市数量减少了近五分之一,仅有13家筹集的资金超过10亿港元,数据显示。
以中国为重点的美元基金陷入困境
自2021年达到峰值以来,去年筹集的总金额下降了81%
来源:Preqin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者也受到了打击。根据Preqin Ltd的数据,去年与2021年相比,以中国为重点的美元基金筹集的资金下降了81%。
以中国为重点的银行家承受了最大压力,涵盖了卖方和买方。招聘公司Wellesley的执行董事Charlene Yeung表示,投资者关系经理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他们的技能不太具备转移性。
“情绪很低迷,”Yeung说。“今年看起来像是,也希望是,最低点。”
银行家应做好最低20%的薪酬下降的准备,在某些情况下,减少“可能非常极端,”她补充说。
在农历新年前夕发生的最新一轮裁员主要集中在董事总经理和次一级别的人员身上,Mullally说。
在看到已经失业超过一年的前同事之后,一位在香港一家中国券商工作的债务银行家Henry表示,即使他的薪水减少了30-40%,他也会接受。
“我担心自己随时会被解雇,”他说。“我们所有的收入来源都陷入瘫痪状态。”
这种阴郁情绪促使一些银行家调整生活方式,削减开支,甚至重新评估自身价值。
一位姓王的执行董事说,她的朋友们在整个去年都说她“看起来灰暗”,因为尽管每天加班工作,但她几乎没有获得IPO交易。她说,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结束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即使她正在看向迪拜和新加坡的机会,她也在思考自己能够添加什么价值。
年龄对一些人起了反作用,特别是那些在香港被裁员后返回内地的人。
“不幸的现实是,在他们的层次上,他们可能被认为对市场来说太老了,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城市,”总部位于深圳的罗伯特·沃尔特斯中国的副董事Sihui Lei说。
中国的经济和市场困境以及对金融行业的抵制也使得在内地重新安家变得更加困难。
香港股市落后于美国
标普500指数自2018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而恒生指数下跌
来源:彭博社
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券商里昂前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斯隆表示,繁荣与萧条一直是生活在香港的一个预期部分。
“是的,最近牛市的泡沫暂时消失了,”斯隆在最近的《金融时报》专栏中写道。“但香港不仅会生存下来,而且会像往常一样蓬勃发展。”
他的观点得到了另一家国际银行前董事总经理的附和,后者表示,得出经济下行是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结论是不理性的。现在,她在为金融学生提供建议,告诉他们要坚强,意识到应对市场混乱是工作的一部分。
为了遏制人口下降,政府推出了一个吸引更多人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才通行证。截至二月底,已经批准了大约59,000个这样的通行证。去年人口增长了0.4%。
这种忧郁情绪促使一些银行家做出生活方式调整,削减开支,甚至重新评估自身价值。摄影师:Lam Yik/Bloomberg然而,这种巨变意味着有些人将永远不会再看待这个世界。
“过去我以为自己很有才华,是行业的佼佼者。现在我知道那只是国运,”求职者李说道,引用了一个越来越流行的短语,大致翻译为一个国家的命运。“没有国运,你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