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系列(07)——曾经的空军技术勤务第八团(01)_风闻
鹤飞翔-岁月蹉跎,蹉跎岁月1小时前
空军技术勤务第八团(简称技勤八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前身是1968年2月10日成立的北京军区空军技术勤务独立大队。
文革开始的第二年,父亲贺德全开始主持空军情报部工作。根据部里老参谋徐勇的建议,决定把对苏联开展技术侦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
1967年8月23日,北京军区空军遵照中央军委同年6月1日、7月3日批示,正式发布命令,决定组建一个独立技术侦察大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空军技术勤务独立大队。1968年2月10日,北京军区空军技术勤务独立大队在天津始河西区正式组建,归空军技术勤务第一团领导。大队长韩传智,政治委员和书润。
1969年3月,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苏联军事动态情报的掌握,空军司令部转中央军委1969年9月1日批复,北京军区空军同年11月14日通知,将北京军区空军技术勤务独立大队扩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技术勤务第八团,归空军第十军建制领导。196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技术勤务第八团在山西省大同市矿务局礼堂召开了成立大会。
技勤八团组建时,下辖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教导队和战勤连。其中2个是技术侦测大队,1个机务保障大队。全团共827人,其中干部169人,战士658人。第一任团长季泽发,政委宋勋成。
为了组建8团,空军情报部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张喜庄的技1团抽调了包括团长在内的大批骨干和空军其它部队的许多优秀干部,另外补充了超过50%的新兵。相应的装备,如:无线电侦测系统,录音设备,电传机,发电车……全部是动用了宝贵的外汇,利用民航系统从国外进口的。据说据守雁门关那阵子,还动用了陆军一个团来保护这些宝贝圪塔。
对于技8团选址太原的事情,是时任空军情报部主管的贺德全亲自拍板决定的。晚年,贺德全回忆到:在一次全军情报工作会上,他向总部首长介绍了面向苏联的新成立的4个技侦团的相关阵地位置。其中8团一台侦测车的阵地被放置到距离中蒙边界仅仅百余里的地方。这下惹怒了三部胡部长,向他拍了桌子:
“胡闹!距离边境这么近,苏联摩托化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赶到。到时,所有机密都会暴露。你这情报还要不要搞了?!不行!把这个阵地往后撤!往山里面撤!”
贺也生气了,对拍桌子:“要是丢一张纸,都是犯罪!这个严重性,我(们)还是知道的!无非是上军事法庭,掉脑袋!”
双方都是火气冲天。与会人员赶紧劝解。很快雷霆怒火被浇灭。胡部长说:
“你可是要立军令状的啊!确保不能出事!”
贺耍了个滑头:“8团的关系在北空。哪个地方设置阵地,是他们的权力。部里只是知道一下,没有权力去干涉。”
接下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在著名的“9.13”事件里,就是前出到中蒙边界的8团这台侦测车立了大功。担任坐班的侦察员宫子越因为判断准确,跟踪及时,把256专机离境到坠毁的全过程中,蒙古各地观察哨向上级的报告全部截获,并通过部里在西山的翻译中心上传到了空军地下指挥所。由情报部侦察处处长王玉林抄录交给部长贺德全审核无误后,转交给当时代表党中央坐镇指挥所的李德生手里。这些及时、准确、有效的情报为党中央理性处置“9.13”带来的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8团因此立了一等功。宫子越立了个人二等功。据说奖励给他一个喝水的搪瓷缸子。
1971年7月2日,空军情报部部长贺德全摄于家中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