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我看好2024的最大依据_风闻
胡锡进-资深媒体人-1小时前
2023年中国社会的忙碌千头万绪,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年是我们不断走出新冠疫情的一年,不断找回2019年各项指标和重建社会活跃度,以及释放思想张力的一年。疫情的特殊管控结束了,但是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强管制思维、为了安全可以牺牲其他的特殊时期逻辑、为了尽量减少“出事”几率而施行的各种报告和约束制度,这些大范围的谨小慎微在2023处于逐渐克服、消融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资料图:新华社)
**走出新冠疫情,国家力量从2022年底就开始往前推,恢复经济成为今年全年这个国家最为突出的任务。**特别是为了振兴民营经济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到了今年底,年度重要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为下一年提升经济增长吹响号角,提出了“以进促稳”“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等振奋人心的主张。
**然而要看到,疫情期间形成的一些观念有着相当强的惰性和惯性。**人们都还记得,今年初国家放开疫情管控时,就有很多人不习惯、不情愿。疫情期间中国几乎没什么外国人了,这让一些人产生了中国离开世界也能过得挺好的错觉,所以至少互联网上的声音总体上变得更严厉了,相关的各种警惕性更高了。国家今年不断放宽外籍人士进入中国的条件,实施免签或简化签证手续,非常有助于板回社会上的一些认识。一些大学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校园开放水准,有些今天的大学生觉得挺习惯的,很多人忘记了疫情前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开放程度。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发文,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中,北外表示,校外人员持本人实体二代居民身份证,经闸机刷脸完成人证核验后即可入校,无需通过校内师生预约。(图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官网)
**中国发展有着天然的动力,那就是14亿广大人民群众希望过更加美好的生活。**过去70多年的最大经验是,党领导宪法秩序下的社会宽松更加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而过度加强管制则会约束各种潜力的释放。2023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也是我们社会面向未来整理思路,全力调整节奏的一年。到了年底重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老胡个人觉得,我们的社会和舆论层面基本跟上了新变化,完成了这种整理。因此我确信,2024年我们整个国家的迈步将更轻松,更自信。
**所有困难都是可以度过的。**我们有党把舵,有非常勤劳的广大人民群众,只要我们勇于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采取应对措施,中国一定能够做到边解决问题边进步,而不是停下来休克式治疗,甚至出西方式灾难性的经济危机。我坚信,中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可逆的,都有条件软着陆。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并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图源:新华社)
2023年,疫情刚过,争论颇多,国家制定了加快恢复经济、促进各行各业繁荣的路线,但是有很多人犹豫、观望,各地各部门的用力方向也未做到与国家主目标相一致,“打横炮”的现象不时出现,股市低迷真实反映了社会信心的匮乏。**我相信,这些问题在2024年都将极大缓解,我们社会的集体认识和情绪都将焕然一新,共识度大为增加。**虽然还会有很多具体困难,但是我们的机制更顺了,大家的奋斗和探索更有空间了,宽松被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撑了起来。有了这一切,2024年充满希望。
别再犹豫,也别深陷抱怨,更不要做阻力。让我们大家共同拥抱一个比2023年更好的2024年,一起往前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