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藏在河南小村庄里的万人音乐节,一办就是整整700年_风闻
摇滚客-摇滚客官方账号-有态度地听歌、看剧1小时前
来源 | 摇滚客
今日BGM,《水浒英雄会》,河南坠子。
在河南宝丰县城还有3.5公里的马村街,是个连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
但每年年初的时候,这里却有一股神奇的吸引力,诱惑着无数人前往。
近千个人默默收拾好自己的二胡、大鼓、木管或者古琴,告别自己的家人,在深夜出发了。
冒着冬日里的寒冷,他们从自己的家乡出发,走上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不过是为了在马街村村头的麦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共享这场盛大的聚会。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在50年前的美国,50万年轻人共赴了一场爱与和平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被全世界盛赞为最伟大的一次音乐壮举。
后人无数次想复制伍德斯托克的辉煌,却因为治安、医疗和策划等种种问题,无法再次重现那场盛宴。
可是在中国河南省的宝丰县城外,有一块麦田地,却已见证了持续700余年的繁华喧闹。
这就是马街书会。
从宋代开始,每年正月十三这天,都会有数千位艺人赶到这里表演。
这些艺人也吸引了几万名观众,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个村头田间,观看这些艺人的演出。
,时长03:05
在视频里,来自江湖的艺人,就扯着嗓子面对观众直接唱。
一句句唱词怒吼出来,砸在空气里,也有不一样的力量,这是中国本土的摇滚。
结尾处的红衣老人,连续四十多年赶马街书会,牙都掉完了,可还是认真地跟观众担保:明年来了,你还来找我。
没有详尽的宣传,艺人和观众都是靠口耳相传间,自发赶来参加这场民间盛会,最多的一次人数达到20万人。
没有成熟的策划,艺人都是自愿前往,坐在人群中就开唱,演出费不过是观众的那些叫好声和掌声;
没有规范的后勤,村民招待了大部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用简朴而温馨的食宿,给他们提供了千里之外的温暖。
国外无法复制的盛会,却在河南小县城里,连续700年不停歇地上演着。
这是属于中国的**「伍德斯托克」**,这是被老一辈艺人创造出来的一场传奇。
毫不夸张地说,一年一次的马街书会,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
当日子辗转到了农历新年,这些戏曲艺人们心中的热情被书会点燃,一个个负鼓抱琴而来。
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他们喝着大酒,唱着老歌,跟着周围的同好们一起切磋享受。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央视纪录片《不散的书场》里,有姐弟俩顶着风雪,从山东赶到这里,只为来看看马街书会的热闹场面。
还有河南的艺人,从十二岁开始,每年都来参加书会,从未间断过。
被记者采访时,掰着指头一数,才发现当时62岁的她,居然已经来了五十年。
五十年的岁月,就这么流传在马街书会的歌声中。
登上过春晚舞台的姜昆和丁志诚,也常跑来马街书会取经。
这里不缺艺人,也不缺观众,每一次的热情氛围,都足以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动。
姜昆甚至曾激动地形容:「这里是曲艺的大本营。」
但相比起曲艺的大本营,滚君觉得,马街书会更像属于爷爷辈的音乐节。
没有哪个音乐节比这里更自由了。
在2019年的马街书会上,穿着长马褂,头戴礼帽,下巴挂着几缕胡须,口中牙齿全掉光的老艺人,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就是那个开头视频里,向观众担保明年还会再来的老人。
老艺人动静皆宜,举手投足间都是江湖里带来的幽默和逗趣。
唱到尽兴处,老人「咕咚咕咚」灌下几口白酒,趁着醉意又来了几段说书。
坐在他身边的老伴虽然生气,但见他兴致甚佳,唠叨几句便由他去了。
马街书会上演唱的艺人们,从不用排练,张口就来。
他们从不怕展现自己的生活,因为自己的作品,也全都是由生活而来。
,时长01:25
「小三轮上支一张方桌,一根竹竿挑起大喇叭,两把椅子麦田里放」,这是马街书会上随处可见的舞台。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五步一出河南坠子,十步一台京韵大鼓。
举目四望,各式乐器声和人声交汇在一起,这里是声音的天堂。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几千名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们,就地而奏。
在这些简单的舞台上,表演是最重要的,谁的拿手好戏出彩,谁就能引来一大群人围观。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说唱艺人顾不得喝口水,听书人早已忘记脚下的泥田。
这里不分老少,能听懂的讲门道,听不懂的看热闹。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还有观众听得入迷,顾不得什么年龄辈分之间的差异,索性双膝跪地,全情沉醉其中。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
或是人群之中的忘情弹奏。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或是树林中的安静独奏。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清朝文人司士选曾写过:
「年年书会来相聚,醉归乃到夕阳斜。」
尽兴玩乐三天之后,大家相互作别,麦田回归平静,艺人回归生活。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马街书会成了一种文化集散地,书会里不止有本地的河南坠子,还有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丰富戏曲类别。
在这里走一圈,就能听到中国民间最草根的音乐。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每场演奏都有观众,每个艺人都有舞台,每种音乐都被尊重。
每一个演出者梦想中的纯粹演出,就这么发生在最平凡的田间。
这里很普通,但却很伟大。
2006年,马街书会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这个延续了700年的文化遗产,关于它的诞生有过无数传说,但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一个老师的故事:
「相传从前马街村有个叫马德平的老艺人,一生桃李满天下。农历正月十三老艺人去世,徒弟们都来悼念他,为他献技献艺,许愿年年来给他说一天书,后来就形成了马街书会。」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对于马街当地人来说,等到热闹的马街书会开场,新年的大幕才真正地被拉开。
66岁的马街村民张满堂曾在采访里说:「每年正月十三之前,村里人都要准备好吃喝,招待亲友,也招待艺人。」
在他们眼中,每一个远道而来的艺人都是自己的远亲。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在这样的温情氛围里,无数穷苦艺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慰藉。
而每一次卖力演出之后的掌声与喝彩声,又让他们重拾自己对艺术的执着和希望。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曾经,中原盛极一时的民间书会不止马街一家。
开封的朱仙镇,南阳的赊旗店都是大家听戏的好地方。
但到了今天,只有马街书会依然活跃。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可以看到,马街村民为了保护这个流动的音乐盛宴,做出了无数努力,甚至还将书会改编成话剧《老街》,演到人民大会堂。
但在现场的照片和视频里,还是能发现,现场的年轻人不多,能欣赏这些民间音乐的,大多还是老一辈。
(图片截取自马街书会官方网站)
**马街书会就像最后的火种,**铭刻着中国传统音乐曾有的辉煌,也用自己最后的光照亮着无数民间艺人,告诉他们未来仍有希望。
只希望这最后的光不灭,最后的火种不散。
文章封图头图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文章插图来源:马街书会官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