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民所读书目作者(部分)_风闻
王汤清-1小时前
我买过很多书,也看了许多。但本人不才,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没成就什么事业,但觉得自己的眼界、心胸开阔了一些,心地善良了一些,比较傲,不管是傲气还是傲骨,这不能由我自己说了算。我说如下内容,也知道不是很妥,但不是为了张扬。恕我直言,因为当今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看重的是权钱色,而不是你读了多少书。
所读书目作者(部分):1、国际政治:资中筠、张维为、阎学通、王辑思、张文木、尼克松、基辛格、亨廷顿、钱琪琛、郑永年。2、军事:乔良、王湘穗、戴旭、张召忠、马骏。3、文化:龙应台、陈文茜、李洪峰、王岳川、李银河、熊培云、谢涌、梁濑溟、于丹。4、哲学:任剑涛、周濂、赵汀阳、叶秀山、傅佩荣、李泽厚、周国平。5、法学:蔡定剑、贺卫方、王绍光、丛日云、俞可平。6、历史学:高华、杨奎松、杨天石、傅国涌、萧功秦、袁伟时、吴思、张宏杰、柏杨、唐德刚、许倬云、黄仁宇、刘绪义、黎东方。7、国学:南怀瑾、季羡林、范曾、钱文忠。8、美学:叶朗、朱良志、蒋勋(台湾)、朱光潜。9、作家:许知远、刀尔登、郑世平、毛喻原、王小波、韩寒、刘墉、爱默生。10、评论家:秦朔、李敖、马立诚、凌志军。11、教育学:朱永新、李希贵、高万祥、李镇西、袁振国、卢志文、敢峰、窦桂梅、刘道玉、郑金洲、黄全愈、杨振宁、杨福家、孙云晓、刘彭芝、程红兵、郑杰、纪宝成。12、思维读物:罗振宇、万维钢。13、考古学:李零。14、咨询策划:史贤龙、马兆林、项保华、温元凯、王志纲、陈放、余明阳、王惠湘、何学林、王力、大前研一(日本)。15、文学评论:钱理群、孔庆东、刘再复。16、文化散文:余秋雨。17、跨学科:易中天。18、软科学: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19、社会学:郑也夫。20、佛学:星云大师。21、记者:奥亚娜•法拉奇(意大利)、王鲁湘、马国川。22、管理学:陈春花、魏炜、路江涌、何钟秀、刘光起、余世维、汪中求、成君忆、高建华、樊登、韩岫岚、柯维(美国)。23、经济学:吴晓波、王东京、陈志武、郎咸平、谢国忠。24、人才学:王通讯。25、成功学:菀云(原名薛明明)。26、创造学:鲁克成、周道生、汪刘生、袁劲松。27、知识经济:吴季松。28、人工智能:吴军、李开复、杰瑞.卡普兰(美国)、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29、互联网:马化腾、水木然、仲昭川。其中黄全愈、袁劲松、周国平、王志纲、孔庆东、余秋雨、王通讯全套读过;朱永新、刘再复、钱理群、易中天、尼克松、基辛格、郑永年、加藤嘉一、资中筠、熊召政、陈晋、南怀瑾等大部分读过。
继续开头部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审视社会,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
读书给大脑以丰富的信息,这是大脑发育中心智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很难想像,一个没有阅读的人,有什么创造力。
读书能帮助我们超越语言和思维的局限,做一个积极的人。
读书是让有限生命更为深邃精彩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比较短暂,而读书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是长期的。
读书可以使人摆脱平庸,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从众跟风、人云亦云。
但读书也不是唯一的,网络是纸质书的补充、替代。书籍和网络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从广义上去说,上网、看有些视频也是读书。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识八方人。
我列的这些书目作者希望对人文社科有兴趣的网友有所启发。在网上,我并没有权力去教育任何人,只是有感而发。不对之处,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