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年中美終須一別_风闻
简思智库-简思智库官方账号-58分钟前
**作者:**深蓝,自由撰稿人 。
德国也好,日本也好,美国更甚,别搞那些歪门邪道的,好好发展科技和勤国爱民才是王道。
CBER預測歐洲最流年不利的是德國,好快就會家道中落。
不過,英國這邊風景獨好,起碼可以在德國預計被擠出經濟大國三甲之列的2026時,穩守當前的第六位,至於最大贏家是誰?
請看本文分析。
全名The 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是英國首屈一指的智庫,聖誕節翌日發表一份驚世預測,對德國前景不太看好。
果然,德國總統朔爾茨在稍後的新年致辭,便發出德國需要面對重重困難的警示,世界局勢動盪,德國先受俄烏戰事拖累,被迫選擇使用非俄的昂貴原油,輸入高通脹,自毀德國製造業神話。
外媒報導,德國雇主協會聯合會主席杜爾格表示︰「與歐洲相比,德國能源成本最高、稅收最高、費用最高、工資最高,基礎設施落後。」
換言之,德國已變是得了「四高一低」的病,坐上德國病夫之位這位商界領袖抱怨︰「德國已經成為了一個糟糕的生產基地,我們陷入困境。其他歐洲經濟體正在增長,而我們卻沒有。這是不可接受的。」
CBER稱,德國最差的日子不是2024年,去年最慘情是日本。
上半年德國GDP超過日本,德國不出意外今年取代日本,重點係日本將「永別」三甲寶座。
不過,德國亦只是過場角色,曇花一現,事關德國由於失去製造工業優勢,2026年就要讓位步大力雄的東西大國——印度。
另一東方大國,中國GDP可望2037年超過美國穩佔世界首位,不過,中國有比起印度和美國都要失色之處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如是者,美國有可能2050年反超中國,印度此時未可挑戰中美,中國撐得住,世界No.1可以保持到2080年。
換言之,期間的「上下四十三年」是為中國時代(2037年起至2080年)。
論者認為英國的分析始終對中國優勢始終保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沒有英國眼界那麼闊,單聚焦全球汽車領域作出分析,引述俄羅斯經濟專家稱, 10年後德國的「雙B」即奔馳和寶馬「將會消失」。
原因是德國汽車品牌再沒有一個增長無限的市場,過去是中國,明天是哪?非洲還是美國?
其實最大原因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良好,舉國70多個品牌逐鹿中原,華為、小米兩大手機商都分別轉進這跑道,生成一股「中國汽車力量」,德國「雙B」不可能抵擋這個趨勢,所以兩大德國汽車名牌不死,最大機會是被中國企業收購。
網上流傳一個很自大的中國汽車主義貼文,大意是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開始走出高價路線,從豪華轎車、SUV到跑車都朝1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位出發,例如紅旗的電動車有望達1000萬元級數,與現屬寶馬旗下的勞斯萊斯平起平坐,所以敬告下一代孩子們︰你們再不努力,以後只能開奔馳、寶馬或者奧迪。
一文勝千語,如果中國穩奪全球上中下價位的汽車銷售,這個龐大的產業必然帶動中國進入高收入社會經濟時代,這是中國as No.1的壓艙石。
美國可以2050年反超已經超過了的中國嗎?我想問一問,美國憑什麼,落草為寇抑或下海做海盜?
無論那個選項,2080年美國如果還要講軍事的話,都會好似今天坐舢舨撼航空母艦,穿拖鞋打遊擊的胡塞武裝一樣,值得尊敬,只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