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_风闻
晨枫-军事撰稿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3分钟前
【本文来自《【新之说】《繁花》观影笔记(前言):“沪语”的难题和前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作为交流工具,还是用普通话吧。
就像行话、切口一样,不需要“外人”理解,是“圈内人”的用语,私下场合用语。
电视剧里用上海话,就是勾出了这样的圈内感。
至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感觉是确实存在的,语言是载体,但远不是全部。比如说,王安忆、程乃珊都是妥妥的海派作家,但用普通话读她们的作品一点不违和。陆文夫的《美食家》也是一样。还有汪曾祺。他们也至少是海派的近亲。用上海话读老舍,倒是挺拧的。
在某种程度上,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可以比照伦敦、纽约文化,比如同样现代怀旧型电视剧,Belgravia、Bridgerton、Sanditon都很英系,Gilded Age就很美系,Downton Abbey实际上美英混杂。
但要说京派、海派的精髓和核心,可能前者更加大气,后者更加精致,更多的我就说不上来了,留给专家吧。
听过太多“伪上海话”,包括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甚至上海话博主,很多发音都变形了。具体来说受苏北口音影响很大。不是鄙视,语音本来就是变化的。过于纠结正宗,不是文化上追求纯粹,而是纯粹失利。
这个“竹子”姑娘一听是真上海人,但普通话说得真赞!宝山的口音没有听过,我对上海县、松江的口音比较熟悉。确实,每个村就可以有不同的变体,都在上海县,梅陇、莘庄、七宝、颛桥都不一样。当年还能说的挺溜,不过也很多年了,现在你要我说,我是说不上来了。
年轻土著上海人对上海话缺乏共鸣,可能与从小社交环境“不准用上海话”有关。我小时候高级酒店只有外宾能进去,所以我现在全世界的豪华酒店走进去都没有心理障碍,但上海的豪华酒店走到门口就好像随时会遭到门卫呵斥的感觉。心理阴影是很长的。
上海人说普通话有一个情不自禁的场合:要特别加强语气、教训人、强调重点的时候,或者吵架吵急了,普通话就冒出来了。即使一辈子互相说上海话的夫妻之间,吵架吵急了,也会冒出普通话来,即使普通话说不溜。刚才新之在一大段普通话里夹进Native speaker、竹子夹进OK一样,感觉也是在需要加重语气的时候情不自禁。用“外语”加重语气,这个文化现象挺好玩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演技。
上海话有一个独特优势:学英语在发音上相对容易。英语可以说得很烂,但说得很像。这一点,北方人、湖南人什么的容易有困难。在国外接触各地来的国人的英语,容易发现这个现象。上海话和日语的发音倒是没有注意过,日语我不懂。
最后,上海话是不是难学,上海人没有发言权。但上海人对学普通话是有发言权的。现在普通话普及了,年轻一代的普通话说得一点口音都没有,但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可是费劲。这可以说是普通话难学吗?不是,只是发音习惯没有形成。
观察海外华人子女,形成两套甚至三套截然不同的发音习惯是做得到的,也谈不上多难,只要有环境。现在学校就是学普通话的环境,家里说方言还真是可以。只是估计家长也会随着孩子说普通话,大家方便。这样,方言真的要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