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4200多个爆品,这一年抖音成为服饰品牌新的“时尚发源地”_风闻
浪潮新消费-50分钟前
时装大师与他们的国际秀场,曾决定着每一季的流行走向。
而在“人人都是创作者”的今天,时尚的源头变了。无论是夏天的多巴胺,还是冬天的美拉德,或是新中式、老钱风等穿搭关键词,多缘起于内容平台。就连时装周的秀场,也被“搬”进了短视频和直播里。
内容的宇宙里,趋势每分每秒都在幻化与形成,带动供给的丰盛与需求的增长。近期,巨量引擎大众消费业务中心举办的服饰行业年度峰会,透露了抖音上服饰生态的繁荣。
2023年,抖音商家数同比增长80%。在线上电商增速趋于平缓的一年中,抖音服饰贡献了全网69%的增量份额,平台的服饰品类也更加多元细分,奢侈品大牌、潮流品牌和新兴商家均涌现出高增长代表,其中男女装、内衣的增量均超70%。
今年双11同样验证了抖音服饰的消费热度,在存量竞争激烈的大促中,抖音上一共涌现出了4200多个爆品,其中出现亿元爆品3个、亿级商家40余家。罗蒙、鸭鸭、Belle、小野和子等服饰品牌分别拿下行业榜单TOP1。
挖掘2023年抖音服饰品牌的共性经验,可以发现:
在抖音这个全新的“时尚发源地”上,服饰品牌想要撬动2024年生意的高增长,需要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捕捉时尚趋势的敏锐力,承接与引领潮流的内容力,以及推动成交转化的布局力。
在消费复苏的2023年,人们外出社交、旅行、运动等外出场景激增,服饰行业随之迎来黄金窗口期,但与此同时,时尚的流转提速,挑战随之而来。
一方面,时尚潮流本来就瞬息万变,受到季节、流行周期等传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户外和社交场景增多了,人们对穿搭的需求更旺盛,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流行趋势变化得更快了。
另一方面,理性消费观成为大势所趋,消费者的购买频次减少,“价格力”与 “品质升级”的诉求同时存在,而不同的细分人群,乃至同一人群在不同场景中,都出现了明显的需求分化。
在挑战不断的一年中,服饰品牌们加速涌入了抖音,以往的传统认知已经被打破。
不仅是本土服饰品牌、时尚潮流品牌、新趋势品牌在抖音生长,奢侈品和头部国际品牌的矩阵也越来越庞大。
诸如HUGOBOSS、Gucci 、PRADA、LV、YSL、宝格丽等奢品大牌,都将“做好抖音”视为一堂生意必修课,品牌热度持续攀升。
2020年进驻抖音的Gucci,迄今已经吸粉340万,累计获赞2680万。平台上整体与奢品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月均流量消耗破300亿,月均搜索量超过1.4亿。
从本质上来看,大至跨国巨头,小至个体商家,他们押宝抖音的原因, 源于平台的“发现性”和“联结力”,让这里成为捕捉一线流行趋势、直面人群沟通需求的阵地,为品牌的产品研发与营销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在趋势洞察方面,抖音成熟的达人和UGC生态是一大优势。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的时尚达人同比增长了46%。海量的明星、KOL与KOC,每天发布短视频、直播分享穿搭与好物,品牌通过这些内容和数据洞察,可以第一时间捕捉流行的风向在哪里,进而指引货品打造与营销动作。
抖音官方也在加码资源。借助巨量星图功能、话题运营机制等方式,品牌能够率先捕捉到一线趋势,精准踩中热点,明晰营销方向。
2023年,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渗透,叠加外出运动场景的增加,一众运动品牌在抖音经营中迎来业绩丰收。
国际运动装备品牌Under Armour 安德玛中国区市场互动营销总监Mandy Zi回顾道,“今年抖音团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行业内热卖款式、正在热议的社交内容,帮助安德玛快速定位趋势产品和制作内容。”
同样将抖音视为趋势洞察主阵地的,还有以追“风”能力见长的潮流时尚品牌们。
创立于2009年的NPC就是其一,品牌主理人李晨认为,“抖音是一个足够包容、多元的平台,流行趋势是一浪又一浪的,你只有不断去了解时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忘初心,才有可能持续生长。”
**抖音的人群联结力,是品牌们加码布局的第二个关键点。**作为日活超6亿的人群巨池,抖音的用户基数大、人群结构丰富,尤其是年轻女性占比高,购买力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服饰消费人数增长40%,其中高消费人群占比过半,高价格商品同比增速达66%,并且,有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使用抖音。
这意味着,品牌可以将抖音作为一个重要的DTC阵地,快速响应不同人群的分化需求,驱动产品研发和营销。
通过巨量引擎提供的“人群聚类功能”,服饰商家可以针对性推出符合细分用户偏好的产品,提高品牌在特定人群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NPC就发现,经营抖音给自己的全盘生意带来了深刻变化,依据抖音趋势推陈出新,锻炼了品牌的灵活快反能力,同时吸纳了一大批年轻用户,满足了多样化人群的特定需求。
“第一代穿NPC的人已经成家立业,通过抖音我们又结识了很多年轻人,这些用户可能单纯在直播中了解到我们,成了一年粉、两年粉、三年粉。”李晨介绍道,“我们会基于内容洞察和数据,为不同人群定制产品,比如秋冬我们做了高品质羊绒材质,满足死忠粉的需要。做品牌就是要带着消费者一起去成长。”
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十余年的安德玛则指出,在营销方面,安德玛长期沉淀了大量消费者标签,可以判断需要定位哪些人群,将这些标签应用到抖音,再结合平台的大数据洞察,他们寻找到了更加精准的目标消费者,实现了效果最优解。
**如果产品是心脏,那么营销就是血液。**服饰品牌在捕捉到最新的流行风向,打造出趋势产品后,下一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借内容营销承接住这股潮流,站上巨浪的波峰,成为时尚趋势的引领者。
作为时尚热点的发源地和发酵地,明星、达人、用户和品牌,在抖音共创了一个蓬勃的内容生态。浪潮新消费发现,在抖音上成功突围的服饰品牌,通常都非常擅长以内容手段追赶和引领趋势,并在内容能力上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能够抓住平台上的热点话题造势,并借力平台IP放大整体势能,即有追热点的“快能力”。
2023年,抖音上时尚热点层出不穷,比如技术变装流玩法“如何成为一个国际超模”、秋冬穿搭新趋势“美拉德穿搭”,内容播放量已经分别超过13亿、24亿次。
庞大的流量脉冲下,不少服饰品牌都借助巨量引擎的星图功能“蹭热点”,获得了大幅曝光和讨论度。
抖音当下的热点运营机制已经很成熟,服饰品牌还可以将趋势热点与平台IP结合起来玩——从预测热点,到话题上线,再借势热点快速冲上热榜,一整套玩法下来相当丝滑流畅,GMV增效最高可以达到228%,提高热点营销的确定性和影响力。
此外,品牌广告也正在抖音上玩出新花样,成为服饰品牌破圈的动力。
今年9月,宝格丽就联合抖音开创了全新的开屏广告样式——轻松上滑触达信息,定制版“项链ICON”给用户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品牌印记。
这一尝试让宝格丽成功破圈增长,A1、A2人群分别上涨937%、1027%,品牌日均搜索上升了38%。
**热点造势、品牌广告是短期爆发的助攻手,但同时,好的品牌也不会忽视原生内容的长线打造。**只有在自主内容上做出差异化创新的服饰品牌,才具备深度沟通消费者、留存人群资产的“慢能力”,这决定了一个品牌能走得有多长远。
品牌自播就是一个很好的内容抓手。NPC向浪潮新消费分享了品牌的实践经验,从主持人转型主播的李晨坦言,直播可以迅速缩短中间链路,助力品牌快速增长。
但同时他也在思考,这种快模式能否用来传递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慢文化”呢?
“很多潮流品牌曾经是小众的,街头的,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在直播间,大家都在讲工艺面料、折扣力度,但我会见缝插针讲一讲设计背后的故事,这个slogan的含义是什么,或者某个图案的出处在哪里。”李晨说。
李晨还分享了另一个小故事。今年夏天,NPC与玩偶品牌小骑士联名合作,邀请了主理人来直播间分享。
这位主理人并不懂直播卖货,花了十几分钟讲了小骑士的精神内涵,源起于对都市女性的关怀,讲完后上架产品,在没有任何促单动作的前提下一秒售罄。
“品牌背后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就看你如何去传递,很多时候直播提供的是一种软性价值,粉丝在这里不只是希望得到一个产品,还有时间陪伴、精神文化和情绪价值。”
关于直播“快与慢”的思考,安德玛直接将其分为两个属性:带货直播与内容直播。“今年我们发现,很多同行都在增加内容直播的投资。” 安德玛中国区市场互动营销总监 Mandy Zi表示。
2023年的会员节IP活动中,安德玛做了三场内容直播,沉浸式还原了篮球、拳击等运动场景,挖掘和讲述每个运动员的故事,并在互动上设计了很多问答竞猜、抽奖环节,单场停留时长甚至达到一分半钟。
在分秒必争的“注意力战场”上,用户可能只停留5秒、10秒,甚至更短,难以感受品牌的深度。
安德玛的尝试验证了一点:在内容型直播中,品牌拥有了更长的时间输出深度价值,并且这些内容还可以剪辑二创,传播发酵后形成长尾效应。
“内容直播的带货表现令我们惊喜,虽然不能与带货直播媲美,但观看人群在更长远的周期内表现出不错的粘性和转化。因此,我们将继续投资内容直播形式,保持两条路齐头并进的策略。”Mandy Zi说。
结合安德玛、NPC的实践来看,卖货与品牌输出,并非无法平衡的两级。
NPC在日常店播中注重软性内容的巧妙“植入”,将潮流文化、品牌主张渗透于带货过程,让效率与精神兼容。
安德玛则从策略定位角度出发,让内容直播与带货直播双管齐下、“各司其职”,通过探索二者合理比例来兼顾销量增长与品牌塑造。
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在抖音探索出“品效”的合一与平衡,也与抖音平台的强内容属性密不可分。
用户在抖音养成沉浸式观看短视频与直播的习惯,如果品牌能提供兴趣内容与优质产品,就能激发出潜在需求,同时拉高用户停留时长,让消费者不仅在直播间买东西,也在这里种下对品牌的感知和心智。
其实无论是紧跟趋势追热点,还是在直播间慢下来讲故事,都是在抖音上传播的一种形式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内容这块跳板,在平台资源的赋能下不断去尝试突破,摸索出一条适配自己的打法,成为时尚流行趋势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