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这个“亲美势力”,令中、印同时警惕_风闻
乌鸦校尉-乌鸦校尉官方账号-51分钟前
大家好,我是乌鸦。
近来,缅北战事不断升级,我国外交部也发出警告,“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缅甸北部和缅甸东部的妙瓦底、大其力地区”。
目前,缅甸国内不仅各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都选择向军政府武力发难,就连长期稳定,缅族占绝对优势的下缅甸地区也开始被战火波及,不少缅族反对势力也出来对抗军政府。
这其中以支持昂山素季一派的人民保卫军(PDF)势头最旺,因为PDF的目标是拿下缅甸首都内比都和旧都仰光,并最终推翻军政府。
这也使得大量缅军精锐被调回下缅甸地区防守,分散各地的缅军因为丧失了“大缅族主义”的思想钢印,士气不断下降,战力愈发拉胯不说,还丢失了大量军事据点,甚至成建制投降。
不过,对于缅甸军政府来说,除了昂山素季派的PDF为心腹大患外,绝大多数各路民地武并不构成致命威胁,毕竟,包括“缅甸民族民主”(MNDAA,又称“果敢同盟军”)的各路民地武的诉求无非就是继续高度自治,并维持在自家一亩三分地当“土皇帝”的愿望,最起码目前还承认自己归属缅甸。
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缅甸西北部活跃的克钦独立军(KIA),这伙武装不但是各路民地武中唯一明示要分裂独立的势力,更是美帝多年扶持的小弟。
更棘手的是,他们的野心并不小,一旦他们趁乱得势,不仅会对我国在缅甸克钦邦的投资项目造成威胁,更有可能对我们领土安全造成一定隐患。
1
克钦邦,是缅甸东北部以克钦族人为主的一个自治邦,与克伦邦及掸邦一样,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其东部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接壤,北部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相邻,西北部则与印度接壤,西部与(缅)实皆省紧密相连,南部则与(缅)掸邦相邻。
克钦邦首府在密支那,设有密支那、八莫、葡萄三县及18个乡镇市,其支柱产业是各种宝石,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密支那地区。翡翠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明、清两代,从云南永昌(现保山)、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商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
而克钦邦的主体民族克钦族则是缅甸的八大少数民族之一,与中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同属一个族群。实际上克钦人对自己的称呼就是“Jing pho”(景颇) , 而目前缅甸官方通用的“KACHIN”(克钦)的发音是源自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对缅甸境内的景颇族的称呼。
在缅甸,克钦族人口有约150万人(从2004年后再无全面统计,该数字为预估),占缅甸总人口的2.4%,主要分布在克钦邦、掸邦和实皆省。
克钦族属蒙古民族的东南亚支裔,外貌大体和汉人相似,与缅族也有亲属关系。根据查证,在缅甸生活的克钦族是由别的地方迁移过去的。
根据考证和克钦人自己的传说,克钦祖先来自青藏高原东部,并于七世纪开始向南部迁移,八世纪就在高黎贡山固定下来,十一世纪,他们沿恩梅开江、迈立开江逐渐迁入今缅甸境内。
克钦族到了缅甸过后,分成两支向南方迁移。一支从孙布拉蚌出发,另一支就跟着山脉的方向,向南前进。15世纪克钦族再次南迁,开始与缅族、掸族接触,文化受到影响。
19世纪尚处在原始阶段的克钦人
克钦族的传统社会形式为村社制,其基层政权实质上仍为头人、山官、土司所掌握。克钦族在头领的带领下,不许为了个人利益而投机取巧,损害公民的消费权、身心健康权和申诉权、自主支配权等利益。克钦族的经济行业主要包括农耕、畜牧业养殖、矿产资源开发以及手工艺品制作。
克钦族的农业种植区域包括了平原、山坡早地以及梯田种植这三大类,比较固定的种植方式是后两种。重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等,雨季山坡旱地栽种较为疏漏,多数用火刀耕、休闲丢荒的方法实行。种植的农作物为稻谷、包谷和一些果蔬。
就这样,克钦族一直在当地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这一状态直到19世纪晚期美国传教士的到来才被打破。
当时,传教士汉森夫妇和其他美国人来到克钦邦传播基督教,并帮助克钦族建立自己的文字系统。
美国人的到来改变了克钦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在克钦人心中,美国人成为了他们的“领路人”。而克钦族人信奉基督教的比例也达到了90%以上,
与缅北的掸邦、果敢一样,克钦邦同样也拥有独立的武装,而且是缅甸最大的武装派别之一。
二战期间,美国大力支持克钦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美国军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并与克钦人合作建立了101突击队。克钦人的战斗技术和勇敢精神让美国人大开眼界。
战争结束后,为了感谢克钦人的贡献,美国要求英国在英属缅甸建立自治的克钦邦。至今,克钦军仍然受到美国中情局的支持,装备有美式武器,并与美国保持着紧密联系。克钦邦在美国社会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得到了美国基督徒的同情和支持。
缅甸从英国独立后,包括克钦人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都为民族自决和独立而斗争。缅族联盟政府与克钦之间的矛盾使得持不同政见者于1960年成立克钦独立组织(KIO)。当时仅拥有27名成员的克钦独立军(KIA)于1961年作为其武装力量成立。
KIO在克钦邦维持了一个缅甸法律外的官僚体系,并且拥有对克钦邦与中国接壤边境地区的独家控制权。在这个领土内,KIO设有警察部门,消防队,教育系统,移民部门和其他自治机构。
KIO在与中国的边境口岸征收税款,并在克钦邦境内从事各种商业交易,通常涉及开采玉石,木材和黄金等自然资源。由于与腐败的缅甸政府有业务往来,部分KIO的领导人也卷入了贪腐丑闻。
1962年,依靠政变上台的奈温政府单方面废除缅甸联邦宪法后,缅甸国防军中的许多克钦族士兵叛逃,加入了克钦独立军,使其逐渐壮大。克钦独立军不仅与缅政府军士兵作战,而且偶尔与自己队伍内外的共产党人发生冲突。缅甸共产党时而是克钦独立军的盟友,时而是其敌人。终于在1989年,受共产党人支持的克钦新民主军从克钦独立军分裂出来。
克钦邦受克钦独立军控制的地区从1960年代中期到1994年几乎完全保持独立,与缅甸其他地区隔绝,经济则依靠同中国的玉石贸易为支撑。
在1994年缅甸军队夺取了克钦邦的大部分玉石矿后,克钦独立军于同年2月24日与当时执政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这也代表着从1961年开始到1994年克钦武装与缅甸政府军30多年的冲突暂时宣告结束。
但是这个停火协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缅甸的地方武装复杂且派系复杂,缅甸由7个邦和7个区组成,而所有的武装派系加起来平均到每个行政区域头上能超过两个。
到了2011年开始,克钦邦与缅甸政府军的冲突再一次被点燃。
2
2011年6月9日,克钦独立军与缅军爆发武装冲突。政府军打破了停火协议,袭击了克钦邦八莫城以东,太平江沿岸的太平江水电站附近的克钦独立军阵地。战斗在整个克钦邦,以及掸邦的西北部开始爆发。
战斗是由于政府方试图夺取克钦独立军控制的位于克钦邦和掸邦受中国政府支持的利润丰厚的能源项目(即太平江水电站)周围的地区,接管该水电站而爆发的。近30名中国工程师和大坝工人被缅甸政府军控制。
其后,经过缅甸政府、克钦独立军和中国政府的谈判,滞留在水电站的中国人才获准经过克钦独立军控制的边境地区返回中国。
尽管时任缅甸总统登盛于2011年12月声明他已命令缅军停止在克钦邦的进攻,但冲突一直持续到2012年。
2012年3月最大战斗爆发,双方沿着密支那–八公路展开交战。克钦独立军进攻鲁昌附近的其培镇板瓦村周围的缅甸军事哨所,结果缅甸政府军十分的拉胯,直接被打得抬不起头来而被迫撤出该了地区。克钦独立军还在缅甸政府军控制的玉矿中埋设了地雷爆炸,造成140名政府军丧生。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战斗再次爆发,克钦独立军袭击了政府军,缅军则发动空袭和炮击严重破坏了克钦独立军的设防阵地。
此时的克钦独立军也开始有了勾结西方国家的迹象,当时的美国政府表示,将对缅甸政府使用武力升级“正式表示关切”,这种表态很明显就是在拉偏架,克钦邦作为一个缅甸的行政区域,缅甸政府军打击分裂势力是完全符合国际法的。
2014年6月14日,独立军占领了两座水电站,并劫持了六名政府军士兵和几名中国工人数小时,随后缅甸军队冲进了水电站。事件共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
2014年11月19日,政府军士兵袭击了拉咱附近的独立军总部,打死至少22名叛乱分子。
自2011年6月战斗恢复以来,克钦独立军与缅政府之间进行了多轮停火谈判。
然而,根据瑞典记者贝蒂尔·林特纳2012年12月18日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的报道,许多人批评外国支持的停火努力“不讨论政治问题,只强调停火、裁军和经济发展,那些对话者——包括由挪威政府发起的‘和平支持倡议’和瑞士人道主义对话中心的另一项倡议——本质上都是在宣传政府的观点”。
《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说,一些克钦族商界领袖呼吁昂山素季帮助调解争端,2012年1月6日,昂山素季表示,她并没有收到政府的正式邀请以允许她介入谈判。
2013年1月18日,在缅甸召开国际捐助者会议之前,登盛总统单方面宣布军队与克钦独立组织停火。据说停火于次日,即1月19日生效。但实际上第二天也发生了轻微战斗,而且,缅甸政府于1月20日发动了全面攻击,随后包括“持续的迫击炮和火炮轰炸”,“数百名缅甸士兵”袭击了位于叛军控制的拉咱镇郊外的独立军基地。
据报道,登盛政府受到来自“政界和商界”的压力,他们认为“不断升级的冲突将破坏缅甸摆脱数十年外交孤立的局面”,并在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军方指挥官敏昂莱总司令缩小作战规模。敏昂莱将军回应说,军方只会进行“自卫”。
同年2月4日,缅甸政府与克钦独立军在中国瑞丽会谈,同意缓和克钦邦的军事紧张局势,并于2月晚些时候举行进一步的和谈。
然而,所谓“进一步会谈”并未如期开始。据报道,2月26日,一名克钦独立组织中央委员会成员声称,他们不会在2月与政府会面,因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就谈判问题与“克钦人民”进行磋商。最后,缅甸政府和克钦独立军于2013年3月11日在中国瑞丽重启和谈。
同年5月30日,缅甸政府与克钦独立军签署了初步停火协议,这将有希望进一步推动达成和平协议。但是这并没有达成最终正式的停火协议,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敌对行动。
2014年4月,缅军又双叒叕袭击了克钦邦曼西镇、克钦邦和掸邦北部的多个克钦独立军据点,以根除木材走私并控制其据点周围的战略路线。之后克钦独立军要求于5月10日在密支那举行会议,以缓和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但是缅甸政府没有回应。
逃难的曼西镇百姓
之后,双方又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2014年的4月,在缅甸和平中心由各民族武装团体和缅甸政府发起的和平谈判拉开了帷幕,但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不在谈判代表之列。
所以一直到现在,克钦族与缅甸政府之间都没有达成正式的停火协议,而之前在2013年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双方还是你来我往不断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比如2018年4月1日至6日期间,缅军袭击了曼西镇的独立军阵地。独立军随后于6日袭击了位于帕敢镇的缅军第86营军事基地,打死8名政府军士兵并俘虏13人,最终当地人声称有18名缅军士兵和3名独立军士兵在冲突中丧生。
截至 2018年5月,克钦邦已有6000名流离失所者逃离武装冲突和缅甸军队的炮击,而另有数百人仍被困在交火中的村庄。饥饿成为他们的普遍问题,一些人不得不靠吃香蕉茎充饥。
常年的冲突让克钦族和也缅族结下血海深仇,克钦的分离思潮也在不断加剧,更棘手的是,克钦族不断加固的独立的民族意识不仅让缅甸军政府视为心腹大患,更让我国和印度两大邻国也产生警惕之心。
因为,克钦分离势力追求的,不仅是克钦邦脱离缅甸,他们还妄图染指印度东北邦,中国云南部分区域。
在这些最为激进的克钦极端民族主义者眼里,缅甸克钦邦、印度阿萨姆邦克钦族群、以及中国云南境内怒江西案的景颇、怒、粟粟都属于一个整体,理应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也引起了中印两国的警觉。
印度自不必说,因为印度东北部的几个邦内也有克钦武装的存在,因此,包括克钦独立军在内的几支缅甸克钦族武装长期和印度政府不对付。
而克钦独立军总部所在的拉咱市和云南盈江县那邦镇仅一河之隔,当地其各类物资基本都需要通过中国云南进口,同时,克钦独立军主要资金都靠同中国的贸易来获得,其中以翡翠和稀土为主。
但克钦内部的反华情绪也十分浓厚,除了政治和宗教层面的亲美传统外,克钦内部许多人也认为中国联合缅族军政府占克钦的“便宜”。
克钦人反华游行指责“中国不是我们的好邻居”
举个典型的例子,2015年,驻克钦邦的缅军通过抢夺来的翡翠矿生意就赚取了50亿人民币的利益,而克钦独立军控制的翡翠矿仅赚了1亿人民币。
这让许多克钦普通人认为是中国是在帮缅族军队成功销赃,两者一起在掠夺克钦人的财富。
离谱的是,中国和克钦方面这点有限贸易不仅被克钦族骂,在克钦的缅族中也有人指责中国是在“支持克钦分裂势力”。
缅族反华游行
去年10月下旬,缅北战事开启后,不少“大缅族势力”借机散步反华言论,其中就有一条是指责我们以“不可思议的低价,从克钦军手里采购稀土”。
我们对于包括克钦独立军在内的缅甸克钦势力需要保持警惕,不仅是因为他们中的激进派有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更是因为克钦方面为了获取到足够多的军费,也和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一样,搞过贩毒、赌博在内的歪点子,这不得不防。
克钦境内的罂粟田
虽然缅政府不少时候也十分荒腔走板,但至少国家之间的交往有正常的规则;而跟全世界大多数“分裂势力”一样,克钦方面只会认你直接利益上的支持,讲理他们是怎么也听不进去的。
中缅两国的正常贸易,也经常被克钦独立军恶意解读为“中国支持缅军”,并时不时采取一些极端的举动。比如2023年7月初,缅甸方面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召开边境安全会议,我国相关人员与缅军一同前往(缅方实则是车队安保力量),然后遭遇伏击,车队第二辆车被射中了五次;肇事者就是克钦独立军。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谁对谁错并无意义,尽量减轻区域局势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才是唯一有价值的课题。
克钦境内战火不断
参考资料:
赵美燕:克钦邦民族冲突与缅甸和平进程
李晨阳.缅甸的克伦族与克伦族分离运动[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
文汇编[C].2003
李晨阳,卢光盛.缅甸: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0(04)
尹鸿伟.KIA:克钦独立军[J].南风窗.2002(10)
齐逾.中国景颇族与缅甸克钦族社会经济比较[J].昆明师专学报.1998(01)
B·φ·瓦西里耶夫,陈鹏.缅甸的民族问题[J].民族译丛.1991(04)
赵维扬.缅甸的北大门——克钦邦[J].东南亚.1986(03)
贺圣达,李晨阳.缅甸民族的种类和各民族现有人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贺圣达,李晨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缅甸民族问题研究述评[A].“东南亚民族
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3
[林华雄,王介珍.缅甸克钦族与目脑盛会[J].民族译丛.1980(06)
陈衍德.文化冲突与容忍:缅甸克伦族和缅族的碰撞与并存[J].东南亚研究.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