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总体来说比印尼菲律宾华人好些_风闻
拳击猫-1小时前
原标题为:《马来西亚:文化多元主义的追求》
在后殖民时代的马来西亚,华人族群通过抗争,成功地维护了华人社会和华人个人的民族认同。
马来西亚国家独立的宪政基础建立在殖民统治时所设定的框架之上:英属马来亚名义上的法定统治者是马来苏丹,英国殖民官员以苏丹的名义实际管理马来亚,而马来精英只负责文化方面的事务(主要是宗教事务)。
然而,当进入后殖民时期,仅仅由马来精英负责主管马来亚事务时,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当时,占总人口约三分之一的华人,以及占总人口约十分之一的印度人,同样也具有不可剥夺的诉求。日本占领马来亚激化了华人和马来人的关系,因为当时的抗日游击队既由英国官方提供武器装备和战略指导,又由当时被禁止的马来共产党担任领导,参加抗日游击队的主要是华人。日本人则为马来人提供庇护,并寻求和他们联手,既抵抗游击队,也反抗英国殖民主义。当战争结束之后,华人要求公民权,要求文化权的呼声此伏彼起,当局无法对此充耳不闻。
从1948年到五十年代中期,形势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全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华人共产党人重新组织起来,进入丛林,开展游击战。此时,其矛头所指,不是抗日,而是反帝。一个当时未曾预料到的结果是,在控制并最终打败了游击队的武装反抗之后,英国人由于得到了马华公会的政治支持,因而给予马来亚华人社会以信任和支持,这就为马来亚华人在马来亚国家独立后政治架构中的发言权添加了份量。
最终,受英国教育的马来人和华人精英同意了“马来人至上”的政治架构。根据这一架构。所有族群都享有政治上平等的公民权。非马来人各少数族群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但是。作为“国家的”文化标志(语言和宗教),则只能以马来文化为代表。而且,1957年的“独立宪法”还确定了若干马来人优先的条款,包括维护马来人的经济地位,保留在英国统治时期承诺实施的马来人在应聘时享有优先权。如此矛盾的政治架构,如果各族群之间没有斗争,那或许是可行的。然而到头来,争斗总是不可避免的。
实现了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群领袖人物的"联盟",马来亚通往独立的道路基本顺畅。该联盟主要由英国教育的各族群精英当领导,它排除了那些激进的族群领导人,这些人在族群问题上采取的是坚定的维护自身权力的立场。在独立后的头十来年间,他们的态度相对比较节制。
然而,优先考虑和平稳定的马来亚联盟政府无法满足各族群基层民众的要求,尤其是无法满足马来人的要求。1969年5月,联盟在大选中惨败之后,年轻的马来人随之引发了大规模社会骚乱。马来领袖们由此清楚地意识到,他们那些贫苦的本族同胞并没有能够从宪法所给予的温和的优惠政策中获得多少好处,宪法所给予马来人的主导地位实乃徒有虚名。
在马来人至上的原则得到更明确的伸张之后,和平终于恢复了。相关规定包括伊斯兰是国教,马来语是国语,伊斯兰文化是马来西亚国家的基本规范。尽管在新政策的启始篇章中,仍然给非马来人的"合法权益"保留有一定的空间,并保证在法律面前各族群一律平等。但是,各少数族群,尤其是华族所能够享有的活动空间却被大大压缩了。而且,新政策明文规定不允许公众讨论这些"敏感问题"。政府的政策,既建立可能的合作,又压制一切涉及族群问题的讨论,仅允许各族群领袖关起门来进行内部协商,坚决实现公众生活的“去政治化”。这一切实际上是英国殖民国家统治信条的再现,维持了受英文教育的马来人和华人精英之间的相互包容。政府必须置于政治之上,任何煽动性的行为,包括那些愚蠢的公众质询,都应该加以镇压。
几乎是在马来西亚于1957年获得独立的同时,华人就面临着围绕华文教育展开第一场文化战斗。华人作为少数族群,他们反抗马来文化至上的抗争能力,主要依靠由华人自己独资建立和运营的华文中学。自1961年以来,政府对华文小学予以资助,条件是它们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进行教学。
然而,由政府拨款的中学必须以英文或马来文进行教学。自70年代后,又进一步改为只能以马来文进行教学。许多华文中学因此拒绝了政府的拨款,成为由华人社会自己提供支持的独立中学。时至2002年,全马来西亚大概总共有60所这样的华文独中。
语言问题
语言和教育一直是充满情感的问题。在华人看来,无论是华人个体或华人社会整体的认同,都有赖于华文的传承(中国人的说法,共同的方言是将华人社会联为一体)。华文的传承只有通过以华文为媒介的教育才能实现。关于使用共同的语言是现代华人认同的基准的观念,是在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后传入马来亚的教育哲学。这一理念将现代国民意识置于文化基准之上。即使在马来亚独立之前,华人社会的活动家,如著名的答答富翁陈祯禄,以及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会总会主席林连玉(1901-1985),都坚决反对任何有意在马来亚淘汰华文教育的计划。
林连玉,福建人,出生于福建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他接受的早期教育中不仅有中国的经典,而且还包括改革者如康有为、梁启超的著作。他毕业的学校,系由新加坡福建籍著名慈善家陈嘉庚在其家乡所创建的师范学校。林连玉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因该校关闭,林连玉南下来到马来亚,在吉隆坡一所著名的华文中学(吉隆坡尊孔学校)找到了一个教职。在日本占领时期,林连玉继续留在马来亚,并于1951年成为马来亚公民。由于林连玉毫不妥协地要求华人拥有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力,激怒了马来西亚政府。1964年,林连玉的公民权被褫夺。
根据林连玉的主张,促进华人文化与建设马来西亚国家乃并行不悖。但是,在那些笃信国民文化单一性的人看来,林连玉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甚至是对马来西亚不忠的表现。然而,林连玉认为,保存华人文化,有利于促进马来西亚国家的发展。如此观念所蕴含的,并不仅仅是以文化自豪感的形式所展示的华人民族主义。事实上,此类自豪感在印度尼西亚激起了强烈的排华思潮。不过,林连玉提出的理念,是在华人社群主义(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与效忠于一个政治上统一、但文化上多元的马来西亚国家之间,搭建起一道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