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着力构建改革开放历史知识体系——中改院建设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的案例实践_风闻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官方账号-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知识为人类。56分钟前
**【编者按】**2023年12月21日,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主办的“国情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主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会议邀请到多位学术界的重要学者围绕国情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改院副院长、改革开放史研究所所长陈薇作题为“着力构建改革开放历史知识体系——中改院建设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的案例实践”的主题发言。本文根据陈薇副院长现场发言整理,已经本人审定。
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邀请,参加这一次关于国情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主题研讨会。今天上午在线听了各位专家关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分享,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以着力构建改革开放历史知识体系为题,以中改院建设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等重点工作为案例,就会议主题做一些讨论和交流。
一、改革开放史是开展国情研究一项重大而基本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我国45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45年来,中国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试验场”。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而全面地、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
**二、**构建改革开放史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性、紧迫性、现实性
刚刚过去的12月18号是改革开放45周年,到2028年将是改革开放50周年,整整半个世纪时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重要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由于机构变化、人员流动、存放场所迁移,以及缺乏统一收集等原因,导致许多改革史料没有得到系统地归集整理和妥善的留存保护。抢救性收集珍贵的改革开放史料,具有极强的现实紧迫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2年2月开始,中改院作为改革智库,主动开展了这项系统性、抢救性收集改革开放历史资料和研究工作。11年前,我们这项工作起步时面临的条件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改革开放30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梳理该从何入手?另外,怎么样解构改革开放历史?以什么样的主线开展这项工作?11年前开展这个工作的时候还是缺乏答案。中改院当时在征求体改系统老领导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第一,建立电子库、口述库、实物库,分别收集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第二,突出中改院做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特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收集。
三、中改院构建改革开放历史知识体系的几项实践
**1. 建设全国首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这是中改院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运营的数据库。“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板块从2018年12月18号正式上线,以编年史的形式刊载出了改革开放重要文献资料,包括不同年份的改革重要文献、重大事件、回忆口述、社会记录等等。数据库可以实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大事记检索查询。从目前后台用户使用情况来看,不乏来自全世界、全国各地重点知名大学、高校科研机构,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
**2. 建设中国改革信息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目前没有在网络上公开推出,但是是自主研发的全国第一个针对改革历史知识信息的服务平台,其中对外包括改革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对内包括改革知识信息服务平台。我将重点介绍知识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集改革开放信息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于一体的系统,基于改革大数据构建数据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对各类改革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分析等操作,实现对改革数据的全面整合和全息化管理。平台包括数据中心、管控中心和历史信息中心。第一,数据中心通过领域、属性、情绪等多维度分类,收集、展示改革相关数据。第二,分析中心:由热点发现、情绪趋势分析、热词分析、传播分析四部分组成,为用户提供多维度数据分析。第三,管控中心由数据管理、话题/栏目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标签管理、信源采集六大功能区域组成。第四,改革历史信息中心由文献库、事件库、人物库、机构库、地区库、口述库、实物库七小库组成,通过各库所展示的侧重点不同,以达到历史数据共享的目的。
建设知识服务平台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为后续针对改革开放历史做标签梳理和相关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建设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工作到今天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时间,得到了各方改革老领导、老专家的肯定。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书记贺光辉曾说,建设中国改革信息库功德无量。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各界社会的支持。
**3. 开展抢救性的口述改革历史人物访谈。**截止到今天我们一共采访326人,形成800多万字文字笔录和700多个小时高清视频,应该说是在国内比较少有的独家特色资料。
4. 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建设口述影像形成数据库二期工程。
5. 收集实物资料,建设伟大复兴之路——中国改革开放史料展,拍摄的9集历史纪录片《风云40年》,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等等。
6. 推出20多部改革开放历史出版物,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国家出版基金、中国出版政府奖等等。由此,助力建立改革开放史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7. 开展改革开放历史研究和培养改革开放史博士研究生。**今年,迟福林院长出版《亲历改革》,也作客了“国情讲坛”向青年讲改革开放史,使改革开放历史服务现实需求。
四、几点思考
中改院作为改革智库,11年来所做的改革开放史数据库建设、史料收集和展陈、学术出版、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是一项客观留存历史、服务社会需求的系统性工程。参加今天的本次会议,对我们下一步继续开展好改革开放史工作有重要启示。怎样进一步总结、归纳、提升,形成自身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是一项重大命题。
1. 收集丰富可信的史料仍然是第一步基础性工作。
**2. 充分认识和把握数字革命意义,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要以数据为支撑。**当然这方面也要看到数字革命的两面性。举个案例,分别向Chat GPT和文心大模型提问“什么是改革开放”?不同的模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会带来什么冲击或机遇?有的高地如果不抢占,就会被别人抢占。
3. 坚持开放性,在开放交流中兼收并蓄,在开放中推动创新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4. 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以问题为导向为现实服务。**今年迟院长给青年讲改革开放史,我们感到加强青年改革开放史教育真的是一篇大文章。
5. 优化叙事,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建立起中国改革开放史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最后回到今天报告中的第一句话,“改革开放史是国情研究一项重大而基本的课程”。改革开放历史这项系统性工作是公益性事业,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得到各位专家指导和支持,也希望与国情研究院探讨合作与交流,希望能够在大家群策群力下把改革开放数据库用好,把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留存好、书写好。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文字 |:郭璐蕾)
更多现场实录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敬请关注!